孔子十分注重人之内在精神世界的拓展。他明确强调人性之尊贵性,在注重“知天命”亦为天所知的过程中,与天达成和谐一体的同时,也鲜明地认定了人所具有的“人能弘道”,为天地立心的特质。由此,孔子开拓出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终极关怀价值系统。正是立足于这一价值系统,孔子对于传统以来的对待鬼神的宗教性态度作了调适。概括而言,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说,一方面要把心思集中于人道之宜,另一方面对于鬼神要既严肃、虔敬而又不为之所惑。在一定的意义上,孔子对于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世界的开拓,以及“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可以看做是中国文化早期发展中“宗教人文化”趋向的一个结穴处。周初以来,中国先民希望从“殷人尚鬼”的历史阴影中摆脱出来的愿望,终于较为完备地得到了实现。随着人文世界的不断开拓与鬼神世界的不断收缩,远鬼神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只有彻底摆脱了鬼神对于人世的主宰,才能充分发扬“人能弘道”的尊贵性。1.字音字形(1)狎(xiá) (2)公伯寮(liáo) (3)愬(sù)2.重要词语(1)敢问死:表敬副词,冒昧(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致力于(3)仁者先难而后获:不易,困难,引申为努力(4)吾不与祭,如不祭:yù,参与(5)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狎,亲昵而不庄重;侮,轻慢(6)夫子固有惑志:疑惑之心(7)吾力犹能肆诸市朝:肆,杀人后陈尸示众;诸,之于(8)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奥,室内西南角,最为幽静,是尊者休息的地方。古代认为那里有神,为一室之主。灶,灶神(9)君子敬而无失:严肃认真 (10)何患乎无兄弟也:担心,忧虑3.通假字(1)樊迟问知:通“智”,聪明(2)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通“诉”,这里指进谗言,到某人的上级或尊长面前说他的坏话(3)人皆有兄弟,我独亡:通“无”,没有(4)道之将废也与:通“欤”,疑问语气词4.词类活用(1)季路问事鬼神:名词用作动词,侍奉,服事(2)敬鬼神而远之: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对待;形容词用作名词,远代的祖先5.特殊句式(1)道之将行也与,命也:判断句(2)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介词短语后置句(3)公伯寮其如命何:如……何,对……怎么办(4)“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宾语前置句(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判断句6.成语积累(1)慎终追远:终,死亡;远,远代的祖先。谨慎地对待丧礼,恭敬地追思远代的祖先。(2)敬而远之:表面上尊敬,但不愿接近,保持一定的距离。(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死生有命运主宰,富贵由上天安排。(4)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全国各地,引申为全世界各地。普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好兄弟。7.名句积累(1)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语段赏析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赏析 子路问怎样事奉鬼神。孔子说:“活人还不能事奉,又怎么能事奉鬼神呢?”子路又说:“我冒昧地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活着的道理还没有弄明白,又怎么能明白死呢?”孔子是个实事求是的人,所以不会用自己不懂的东西去蒙骗别人。他对鬼神和死亡都缺乏了解,因此就坦然承认,这正是“不知为不知”的具体体现。这与其同时代的一些人以宗教虚假谎言来欺骗人是不同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依然有鬼神的记录,而比较统一的习惯,是把自己去世的亲人都当成鬼神来祭拜,希望他们能保佑自己,同时通过对他们祭拜的形式,表达对先人的纪念和尊重。生和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生也就没有死,有了生就必然有死。生和死都只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也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在生的时候,应该把重心放在怎样好好活着上面,而没有必要过多地去考虑死的问题。或者这也是孔子为什么说“未知生,焉知死”的道理所在。m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赏析 樊迟问什么是聪明。孔子说:“致力于百姓之所宜,严肃地对待鬼神但远离他们,这就可以说是聪明了。”2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人先付出艰苦的努力而后有所收获,这就可以说是具备仁了。”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明确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观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这种不肯定、不否定,甚至不去询问、怀疑和思考的态度,是中国的典型智慧。因为任何询求、怀疑和思考,都需要运用理性的思辨,而用理性的思辨是不可能证实上帝鬼神的存在的。这至今仍属真理。既然如此,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核心,才是智,才是仁。2·1·c·n·j·y3.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赏析 祭祀祖先的时候,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祭祀神的时候,好像神真的在那里。孔子说:“我不亲身参加祭祀,祭了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孔子不信鬼神,信人力。“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就是人力。孔子不相信有神灵能拯救于民,只有人身体力行,才能改变社会现状,改变自己的人生。故孔子不是坐家祈祷,而是周游列国传道。孔子祭祖,但不祭神。祭祖,是培养孝心;祭神,是驱灾免祸,行侥幸心理。4.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赏析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丧礼,恭敬地追思远代的祖先,百姓的道德就能趋于仁厚了。”孔子并不迷信鬼神,却十分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只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做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体现。只有做到忠与孝,社会与家庭才可以得到安定。曾子在强调完“慎终,追远”之后,又接着说“民德归厚”。他说话的对象,好像不是老百姓。在春秋时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统治者忙于各种政治斗争,疏于自身及所属人民在德化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以致整个礼教衰微、形同虚设。受统治者的影响,老百姓对自己亲人的感情也趋于淡化。在这种情况下,曾子对当时的统治者提出,如果你们能够修宗庙,按时祭祀你们的祖先,那老百姓也就会上行下效,民德自然归于淳厚了。重点研读1.《论语》里说的天,有时指上帝、天神,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有时指自然界,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19.25章)。说说课文所涉及的“天”主要指哪一种意义。答案 《论语》中提到的“天”有多次,包含三个意义。一是指自然之“天”,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19);二是指义理之“天”,文中仅出现一次:“获罪于天,无所祷也。”(3.13);三是主宰或命运之“天”(即课文中指的上帝、天神),出现得较多。但是,孔子讲“上帝、命运”之“天”的背景一是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28);二是处于困境或险境时的自慰鼓劲:“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三是发怒时的指责或自我表白:“吾谁欺,欺天乎!”(9.12指责子路),“知我者,其天乎!”(14.35)。孔子怀疑鬼神存在,“不语怪、力、乱、神”(7.21);“祭如在,祭神如神在”(3.12);孔子病危,拒绝子路祈祷(7.35);楚昭王病重,拒绝祭神,孔子赞他“知大道”(《左传哀公六年》)。课文中“天”的含义:5.13中“夫子之言性与天道”(自然之天);16.8中“畏天命”(自然之天);3.13中“获罪于天”(义理之天);12.5中“富贵在天”(上帝、天神,主宰命运之天)。2.天人之辨是中国古代哲学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fèn),
董仲舒则主张天人感应。阅读下面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各自观点的理解。你认为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是怎样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荀子·天论》)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汉书·董仲舒传》)答案 荀子对“天”(自然)的认识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天”的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不受世人影响。一个国君应该引导百姓顺应、认识、掌握、利用“天”的规律,“制天命而用之”,做好一切准备,应对“天”带来的灾异变化,才能使国富民强。反之,则使国家灭亡,百姓遭殃。董仲舒生活的年代,正值汉武帝“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统一国人,因此,将儒家思想按统治者要求来解说,将“天”(自然)与“人”(人世、人君)对应,认为国君乃“天”之代表,大自然的一切显现都代表了“天”对人世的意志。此所谓“天人感应”,用此来为封建统治者作为“合法”统治的理论,欺骗百姓。孔子对“天”的认识,有三种意义(见上题),他既敬畏、顺应“天命”,而又不完全盲从、服从“天命”,比较实际,重视现实,重视国家百姓。3.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罕言“性与天道”,说明他的关注重点在哪里?这种观念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答案 说明孔子关注的重点在现实,在国家民生,实现他的“礼”“德”“仁”的理想。这种观念影响后世的儒家和文人重视、关心现实、国家、百姓,例如中国古代诗人、诗歌,就是如此。也影响了后世文人少理想、幻想色彩,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不多,即使有,也很重视民生实际(如李白)。我国古代少神话传说,也与此有关。古代“小说”被认为是“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之类的东西,因此“小说”便成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消遣性读物。清代袁枚的笔记小说集就取名《子不语》,是孔子所不说的东西(“子不语怪、力、乱、神”)。合作探究孟子是孔丘孙子子思学生的学生,以孔丘思想的继承人自居。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丘的“礼治”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另外,还主张“以德服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持“先验论”观点,
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意思是说求知识、才能,只要把他失掉的本性找回来就行了,也就是说,不用到现实中去实践。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孟子系统地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性善”理论。请以“走近孔孟”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提示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理论,孔孟之道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之多。在封建社会中,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可是细细比较,二者的思想还是有着细微不同的。前人对此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资料,为我们今天的活动提供了方便。探究 第一步,购买或借助网络等工具搜集《孟子》以及有关孔孟比较研究的相关资料。第二步,重新研读《论语》《孟子》,从不同的方面概括孔子的思想以及孟子的思想内容,然后对二者进行比较。做好笔记,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第三步,研读相关的研究资料,深入理解二者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思考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第四步,研读孔孟生活时代的有关历史资料,比较其生活时代的不同,体会孟子思想发展变化的社会动因。第五步,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论文,总结自己的探究所得。考点一 文言翻译【命题规律】本考点设题采用主观题形式,设置2~4道小题,以3道小题居多。对要求翻译的句子的选择,充分考虑下列因素:一是成为理解句子关键或难点的若干常用实词,以一词多义为主;二是句中有词类活用的现象;三是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四是句子的语气有特点;五是前后分句的层次关系要有恰当体现。www-2-1-cnjy-com【例题解析】将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司马光《训俭示康》)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的关键点除了几个常见实词外,还有一个特殊句式,两个活用词语。“不役于物”为被动句,应译为“不被物役”,“远”“丰”都为形容词活用为使动,“使……远离”“使……丰裕”。【答案 (因为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受外物的牵累,
可以走正直的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丰裕家室。所以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之共(有特点)。”点拨 实词翻译要准确。“准确”的第一层意思是选择恰到好处的词,比如把“则能谨身节用”的“谨”译为“谨慎”,应该不错,但还不是很恰当,它就不如“约束”更符合句意的“神”。“准确”的第二层意思是,如果直译较生硬,就可变通的用意译。如“远罪丰家”直译为“使犯罪远离自己,使家庭丰裕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可,但不如把它译为“避免犯罪,丰裕家室”来得简洁顺畅。【考点总结】文言文考查中文言语句翻译所占比重很大。如何读懂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翻译水平。要想理解文言语句,就要留心句中关键词语、句式特征、上下文句意。翻译时要做到忠实原文、表述规范、流利畅达。具体方法有:1.对换,用现代汉语双音词置换句中单音词,用本字置换通假字。2.保留,像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可保留不译。3.删略,有些虚词可以不译,互文可以合并译出。4.添补,补出文中省略的词语。5.实在无法直译的句子可以灵活处置。6.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调整文言特殊句式考点二 文言断句【命题规律】近两年,句读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比例增大。北京、广东、湖南、重庆等均考查了断句。断句材料有的出自文言文阅读题,有的另选文段【例题解析】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_赵_之_于_齐_楚_扞_蔽_也_犹_齿_之_有_唇_也_唇_亡_则_齿_寒_今_日_亡_赵_明_日_患_及_齐_楚_矣_且_救_赵_高_义_也_却_秦_师_显_名_也_不_务_为_此_而_爱_粟_为_国_计_者_过_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这段文字中的“也”“矣”是断句的一个重要线索,这两个字,常作句末语气词。答案 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点拨 文言虚词断句的一般规律是:“曰”后往往加冒号;“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加句号;“哉”字后面跟感叹号;“也”“者”表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况。2-1-c-n-j-y【考点总结】
文言句读知识什么是句读呢?“句”指句末停顿,“读”指句中语气的停顿。古人很重视句读训练,因为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怎样才能做到句读正确呢?1.理解词义,疏通文理例:(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文选》将其断成“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是错误的。原因就是断句者没能理解“锋”“镝”“铸”三个字的意思。(2)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左传宣公二年》)《春秋左传读本》将其断成“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这也是错误的。原因就是断句者没有注意到后面的“与之”,这样就造成了语意的重复。2.熟知典故和文化知识例: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会注考证》的断句者没有细心考察中国古代的记日制度,将其断成“十六日,夏太后死”,这是错误的,因为在《史记》中是用干支记日的,数字和日连用总是说多少天。3.遵守语法规范例:(1)且夫天者,气邪?体也?(《论衡·谈天篇》)有人将其断成:“且夫天者,气邪?体也。”句末打句号是错的。因为文言中常将“邪”“也”两字呼应来表示选择问句,标点者不懂这个规则,点错了。(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古文观止》将其断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文言中“所”指代“闻”的对象,即渔人闻知的情况,它不可能指代“闻”这一行为的主动者。如果要表示村中人的话,应该说“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