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课时跟踪检测(七)求诸己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所以:……的原因 修己以敬敬:尊敬他人B.闻义不能徙徙:迁移,移向 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宰:主管C.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废:废除 今女画画:止步不前D.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讼:责,责备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过:批评解析:选B A项,所以:用来……的/敬:为人处世严肃认真;C项,废:停止;D项,过:超过。2.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修己以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内自讼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3)揖巫马期而进之____________________(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____________________(5)尧舜其犹病诸____________________(6)不善不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7)君子亦党乎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2)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上前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 (5)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 (6)形容词作名词,优点 (7)名词作动词,偏私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取于吴,为同姓B.非不说子之道C.孙以出之D.力不足者,中道而废解析:选D A项,“取”通“娶”;B项,“说”通“悦”;C项,“孙”通“逊”。4.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修己以安百姓 ②巫马期以告 ③小人之过也必文 ④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解析:选C ①目的连词,而,来;②介词,把(之);③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④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5.下列各句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如斯而已乎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B.①力不足者,中道而废②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C.①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②君而知礼,孰不知礼D.①揖巫马期而进之②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解析:选C A项,衬足音节,和“已”一起表“罢了”/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B项,连词,表顺承关系,就/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C项,均为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D项,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6.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1)不患莫己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为可知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束带立于朝。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愁没人了解自己。(宾语前置,应为“莫知己”)(2)只追求可被别人了解的真才实学。(被动句,“为”表被动)(3)品德不修养,学问不讲习。(宾语前置,应为“不修德,不讲学”)(4)穿戴整齐立于朝廷之中。(状语后置,应为“于朝立”)二、《论语》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9.21)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19.8)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4.27)7.从子夏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理解子夏的话,明确子夏在谈论小人对待过错时的态度。因此确定成语。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答案:文过饰非8.以上语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它对我们当前的社会生活有何指导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整体把握师徒三人的观点,三人都认为人应该知错改过,并且认为知错能改的精神值得赞赏。进一步联系社会生活,可以谈论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也可以谈如何在改进中完善自我。答案:表达了君子和小人对待过错的不同态度:君子能直面过错并勇于改过,小人掩饰错误而不能改过。君子知错能改,瑕不掩瑜。我们对待错误也应该持这种态度,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7.31)9.孔子认为为官的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10.根据上述两章文字,说说孔子的政治思想和修身思想有哪些共同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是知(识)礼善(正)道;二是审时度势(应时而变);三是正直知耻;四是闻过则喜。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太子丹论[清]侯方域天下有绳墨之论,而挫英雄志士之气者,如以荆轲为盗是也。况乎狃①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于成败之形,而不察于确然之数,以忠臣孝子不得已之深心苦行,不痛惜其不幸,而反以为罪,则何以为后之国家者处仇敌法也?昔者燕太子丹遣荆轲入秦,刺始皇不中,秦人来伐,王喜②斩丹头以献于秦,国竟以灭。宋儒③曰:“丹有罪焉,故书斩④。”呜呼!丹之心事,可以告之皇天后土而无憾矣!本意欲杀敌,不遂则死,已决绝于易水送荆轲之日矣,其书“斩”者,固其所笑而不受也。然则何以罪丹乎?曰:召衅也。夫强秦之欲灭燕,岂待有衅哉?彼六国之见灭者,又坐何衅也?刺亦亡,不刺亦亡,三尺童子能辨之矣。即云幸而苟延焉,乃蜉蝣之朝夕也,尚不得为蟪蛄之晦朔也。有两人行而遇虎者,其一惶恐拜跪而乞哀以死,其一大呼奋臂斗不胜而死,而论者顾以乞哀为智,以大呼奋臂为狂佻而撄虎之怒,则何其愚且谬也!且太子丹之遣荆轲也,或筹之熟矣。秦之横行而不可御,乃天下惊魂震魄,自慑伏于秦,非秦果能制天下也。斩竿一呼而天下瓦解,相去几时?秦既无德以入人,其势又非蟠结而不可动,设一旦其万乘之君立死于匹夫之手,国有不内乱乎?天下豪杰因以知其不足畏。而太子丹者且收合六国之余烬以西向而前吾恐嬴氏之亡不待沛公之入关矣其以泄暴秦之威而倡天下之义莫此一击若也。宋人有见于战国之世,圣人之道不明,先王之法不立,其公子养客而侠士轻生,故一切以儒者之论绳之,恶聂政⑤之以私害公,而并及于轲;恶原、尝、春申之属,而并及于太子丹。譬如有医之于药者,不察其人之何病,而概以乌附⑥为不可用,日以宽和之剂养其肠胃,又安能起久痼而生之乎?宋之亡也,秦桧、汤思退之流,日以挑衅之说,挟持杀戮天下之谋臣战将,始终以讲和误其国。仅有一大儒如考亭者,犹所见之如此,亦何怪乎三百年间,多议论而少成功哉!然则轲可为忠臣,丹可为孝子乎?曰:由今日论之,轲可为忠臣矣。而要之,其人则英雄而感恩者也。若太子丹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注] ①狃(niǔ):因袭,拘泥。②王喜:燕王喜,战国末年燕国最后一代国君,太子丹的父亲。③宋儒:指朱熹,即下文的“考亭”。④斩:无罪被杀曰杀,有罪被杀曰斩。⑤聂政:战国时韩国人,严遂与相国侠累争权结怨,聂政为严遂刺死侠累。⑥乌附:又名乌头,可入药,治风寒等症。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何以为后之国家者处仇敌法也处:处理,对待B.又坐何衅也坐:因……而获罪C.秦之横行而不可御御:抵挡D.故一切以儒者之论绳之绳:制裁解析:选D 绳:衡量。1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A.固其所笑而不受也 其皆出于此乎B.即云幸而苟延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C.则何其愚且谬也臣死且不避D.譬如有医之于药者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解析:选D A项,代词,他,指太子丹/副词,表示揣测语气,大概。B项,句末语气词/兼词,于之。C项,连词,表并列,又/连词,表让步,尚且。D项,介词,对于。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批判的眼光评判历史人物的功罪得失,反对“丹有罪焉”的观点,赞扬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的壮举,论述了“以成败论得失”的荒谬。B.作者认为,宋儒的观点颠倒了燕国灭亡的因果,混淆了判别懦夫和英豪的标准,反映出宋人的外交弱势心理,所以三百年中,“多议论而少成功”。C.第五段作者借论宋人对战国社会的看法,批判了“以私害公”的社会现象和“讲和误国”的可耻行径,宣泄自己郁积心中对黑暗官场的愤激之情。D.文章运笔恣肆刚健,行文纵横开阖,论证层层深入,比喻手法的运用,使议论形象生动,结尾高度评价了历史英雄主义精神,洋溢着凛然的正气。解析:选C 文中第五段并没有批评“以私害公”的社会现象,而是批评宋儒对太子丹和荆轲的偏见;而且作者批判的矛头也没有指向黑暗的官场。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何以罪丹乎?曰:召衅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以宽和之剂养其肠胃,又安能起久痼而生之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来给太子丹定罪呢?回答说:招致事端。(2)每天用药性平和的汤药调养他的肠胃,又怎么能治好久治不愈的痼疾而使他活命呢?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而太子丹者且收合六国之余烬以西向而前吾恐嬴氏之亡不待沛公之入关矣其以泄暴秦之威而倡天下之义莫此一击若也解析:“者”表停顿,其后可断;“收合六国之余烬”为动宾结构,所以在“余烬”后可断;“以西向而前”中“前”是动词,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应断;“吾恐嬴氏之亡”主谓宾结构完整,后面可断;“矣”是一个句末语气词,后面可断;“其以泄暴秦之威”后面可断可不断;“倡天下之义”为动宾结构,后面可断。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答案:而太子丹者/且收合六国之余烬//以西向而前/吾恐嬴氏之亡/不待沛公之入关矣/其以泄暴秦之威//而倡天下之义/莫此一击若也(“//”处可断可不断)参考译文:天下有死板运用旧规矩论事,而挫伤英雄志士豪气的事,譬如把荆轲看作盗贼就是这样。况且拘泥于只看结果的成功与失败,而不去分析实际情况如何,对忠臣孝子被形势所迫的深沉用心和艰苦卓绝的行动,不顾念怜惜他的不幸,却反而认为他有罪,那怎么能作为后来国家的人对待仇敌的法则呢?从前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到秦国,刺杀秦始皇不成功,秦国来讨伐燕国,燕王喜斩了太子丹的头,把它献给秦国,而燕国最终还是灭亡了。宋代儒者说:“太子丹有罪,因此在记载他事迹的书上写‘斩’字。”唉!太子丹的心事,可以告知皇天后土而没有遗憾了!太子丹本来的心愿是想杀仇敌,不能成功就情愿死去,这在易水送别荆轲的时候就已打定主意了,那为他写的“斩”字,本就是他所讥笑而不接受的。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来给太子丹定罪呢?回答说:招致事端。强大的秦国想要灭掉燕国,难道要等待对方挑起事端吗?那六国被灭亡,又是因什么事端而获罪呢?行刺要灭亡,不行刺也要灭亡,三尺小童也明白这个道理。即使说侥幸能延缓灭亡的时间,也是像蜉蝣的朝生夕死罢了,就连像蟪蛄的月初活到月末那样也做不到。有两个人一同赶路遇到老虎,其中一人害怕地跪地磕头、乞求哀怜而被咬死,其中一人大喊着挥臂搏斗,不能战胜而死,而评论的人却把那哭着哀求的看作机智,把那大喊着挥臂搏斗的看作是发狂,认为他轻率地触怒了老虎,这是多么愚蠢而且荒谬的评论啊!再说太子丹派遣荆轲刺秦王,或许是谋划得很严密的。秦的横行天下不可抵挡,只是因为天下人魂魄震惊,自己因害怕而屈服于秦国,不是秦国真的能制御天下。大泽乡揭竿而起,振臂一呼,秦朝天下随之土崩瓦解,两件事相隔能有多远?秦国既然没有德行使贤才归附,它的势力又不是坚固而不可动摇,假如一旦那拥有万乘的国君忽然死在一个普通人的手里,国家能不发生内乱吗?天下的英雄豪杰会因此而知道秦是不值得害怕的。而太子丹召集、聚合六国剩余的力量,向西进军,恐怕秦国的灭亡,不用等到沛公入函谷关了。用这个举动来扫落暴秦的威风,而作为号召天下人的倡议,没有能与这一击来相比的。宋朝有人对战国社会的看法是,圣人的主张不昌明,先王的法则不确立,那些公子养食客,侠士为他卖命,所以一切都拿着儒者的评论去衡量它,憎恶聂政因为报私仇损害国家而牵连到荆轲;憎恶平原、孟尝、春申之流而牵连到太子丹。就好像有的医生对于用药,不诊断那人得了什么病,而一概认为乌附不能用,每天用药性平和的汤药调养他的肠胃,又怎么能治好久治不愈的痼疾而使他活命呢?宋朝的灭亡,是因为秦桧、汤思退之流,整天用挑衅的罪名,要挟杀戮天下的谋臣战将,始终用讲和的策略来害他的国家的结果。仅仅有一个大儒家考亭,所持的见解还是这样,这也就不必奇怪三百年来,议论多而成功少了啊!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既然这样,那么荆轲可以算忠臣,太子丹可以算是孝子吗?回答是:由今天来评论,荆轲可以算忠臣了。而概括这个人,他是一个英雄,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像太子丹这个人,即使说他的精神可与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四、语言表达16.电影海报的文字不仅需要直观、简洁、准确地传达出电影的主题信息,更要吸引观众的兴趣。请阅读下面有关电影《荡寇风云》的信息,然后为之拟写一条20字以内的海报广告词。《荡寇风云》根据中国民族英雄戚继光事迹改编,讲述了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与史上首支“特种部队”——戚家军一起抗击倭寇的故事,是一部英雄史诗巨制。导演陈嘉上为了真实还原抗倭风云,潜心研究两年,查阅海量资料,邀请到了专业的日本演员,打造了符合明代历史的服饰和兵器。其中主演洪金宝与赵文卓两大功夫明星首次合作。该片于2020年5月30日在中国上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英雄史”“抗倭”“真实再现”“倾力打造/大投入”“两大巨星”“首次合作”是关键信息点。海报广告词句式可自由。答案:倾力打造英雄史诗(或两大巨星首次合作)真实再现抗倭风云17.根据上下文语境,运用记叙或描写的表达方式补写中间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使文意畅通。(100字左右)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需要补写的句子只能是与“秋听虫声”相关的内容,既要衔接得当,又要运用修辞手法。答案:唯有秋夜的虫声吟唱,最是不可辜负。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在草丛间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心也不由宁静起来。在这样绝妙的交响曲中,我总会斟上一杯清茶,捧读一本心仪的书。反省自己,消除误解 作为学生,我们总是以为老师很严厉,除了学习问题,不愿和老师多说一句话。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在校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边是老师循循善诱、苦口婆心,一边却是学生表情木然、无动于衷,甚或表情愤然、面露不屑。老师感叹现在的学生难教育,学生也会抱怨现在的老师太絮叨。有些情绪化的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故意刁难老师。有的家长也加入孩子的阵营,一起讨伐老师。于是很多老师不敢轻易与学生发生冲突,天天提心吊胆,谈虎色变。其实,现在的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懒,贪玩。这当然有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但是根本原因在自己身上。很聪明的一个人,因为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法,上课不听讲,故意做小动作,玩手机,看小说,与异性勾肩搭背,惹老师生气。自以为小聪明打击了老师,却不曾想实际是害了自己。可是,怎么做,才能消除误解呢?孔子曰“修己以敬”,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也就是说,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反省,找到自身的缺点,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然后主动和老师沟通。有了沟通,才会有相互的理解与信任,消除误解,促进自身发展。和老师沟通时,首先要尊重老师,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还要有同理心,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时老师的批评虽然有些过火,但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有些恨铁不成钢,理解老师的做法,减轻或避免自己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才能逐渐改善师生关系。我们还要明白,其实老师不一定都做得对,对老师有意见就应该向老师提出来,只是需要讲究一些策略,这不仅可以让老师有更多了解你的机会,也是爱护和帮助老师,相信老师也一定喜欢这样的学生。与老师交流沟通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还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让我们主动与老师沟通,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吧![点评] 心中的小疙瘩郁积成大疖,小则影响师生感情,大则影响一生。求人莫若求己,与其怨天尤人,何如从自身多找原因,找到沟通的钥匙。沟通也是相互的,就像一个信息发送者,一个信息接收者,两人互相交换信息,使得思路扩宽,认识统一,隔阂也就减小了。这需要师生双方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