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春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用原文说说孔子是怎样鼓励弟子们讲述自己的志向的?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2、用原文说说孔子是怎样鼓励曾晢讲述自己的志向的?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4、孔子为什么笑子路?是不是否定他的志向?孔子认为他言过其实了,因此“哂之”。子路有勇而无谋,仅有匹夫之勇,治理一个国家,光凭着勇敢精神是不行的,需要的知识很多很多,缺一不可。所谓“勇者不惧”,是说你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得到所有人的帮助,你也就没有问题了,什么都不害怕了,也就是一个“勇者”了!凭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呢?子路说的是国家大事,是一种大英雄、大政治家的事业;但要有文化基础,要有学问修养,不应该那么简单;可他大言不惭,一点都不谦让,自认为很行,孔子才笑他。至于他说的那个治理国家的理想并没有错,孔子并不否定;只是笑他太自满、太轻率。
5、孔子对冉求的讲话持什么态度?至于冉求,就更不懂治国之道了。方圆六七十里的小国,和方圆几百里的大国,以及方圆几千里的最大国,其国家治理的方法都一样,只不过人数多了点,地域面积大了点而已。国家机器的运作都是一样的,政府职能部门都是一样的,社会行为规范也都是一样的。冉求的话,讲得也蛮好,实际上就是政治家的作为。“方圆六七十和五六十有什么不同呢?”不论地方大小,治理之道都一样。孔子这样说冉求,没有一点否定的意思;只是用来治大国与治小国都是一样的。
6、公西华“言志”之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是什么意思?“宗庙会同”,乃是主持一个庞大的各诸侯国联席会议,做这样一个会议的司仪,也就是秘书长,你还认为“小”?还是小事?那么什么样的事才是大事?虽然公西赤是用很谦虚的语气说的这个话,这却显露出他对自己的才能认识过分了。对于公西华的思想,孔子认为是一个大政治家的见地,只是话说得非常谦虚罢了。主持“宗庙会同”,操办各国国君参加的联合会议,事关重大;公西华还说是小意思,学习学习。讲得谦虚,志向并不小。所以孔子反问,如果这是一件小事,天下还有什么大事呢?孔子不是否定公西华志向,而是肯定公西华具有以礼从政的素养与才干。
7、孔子要大家说说自己的志向,曾晳并没有说出什么志向,只是描绘了一幅春游图,孔子还赞成他,为什么?春秋战国是一个特定的时期,大动荡,大变革,社会动乱,战争频繁。孔子等人对这样的现实不满,期望治世太平。第一这幅春游图表达了曾晢的志向,也暗合了孔子的理想。第二,为君之道。当领导,并不是非要事必躬亲,管理好几个主要领导人,各负其责,为君者就可以忙里偷闲了。因此曾皙所说的就是真正的治国之道。因为,只有天下太平、社会安定、经济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才会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美好境界。一个国家治理得好不好,一个领导人当得好不好,只要看有没有这种境界就行了。曾晢的用世精神不比前三者差,且表达得比较含蓄,教化礼乐寓于其中,所以,深得孔子称道。练习二
8.孔子“吾与点也”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尽管他们彼此不全相同,但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即“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而且都偏于直接从政治着手。但曾皙就不同了。同样希求大同之世,但成功不必在我,而着重在于文教德化方面;政治目的,不过在于求得富强康乐。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同时那幅安详、自得的生活素描图含蓄地道出了孔子的心事,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所以孔子感叹:“吾与点也!”这一章,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自述其政治上的抱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
(1)孔子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2)曾点描绘了一副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3)曾点所描绘的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4)曾点志趣高远,较之另三个学生驰心政务,已达到极高的精神境界。练习一
1、孔子诱导: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弟子述志:直言治国之志3、孔子评志:肯定志向,指出不足结构
侍坐孔子问志:平等民主。四子言志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侧重强国)----鲁莽直率,好胜自负。冉有:可使足民(侧重富民)----敦厚谦逊,不卑不亢。公西华:愿学焉,愿为小相(侧重礼治)----委婉谦恭,善于辞令。曾皙:暮春者“浴”“风”“咏”(教化治国)----从容洒脱,豁达自得。孔子评志:释“哂”由“与”点之因。
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思想。
1、人物神情风貌:1)子路争强好胜、勇于任事:“率尔而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冉有的谦虚:“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与子路“且知方也”比较)。3)公西华的谦退:“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与冉有“可使足民”比较)4)曾点的从容:“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先声明“异乎三子者之撰”等。5)孔子的长者风范和闲暇心情:逐一启发诱导,“夫子哂之”(委婉而善意的批评)。“何伤乎”(鼓励曾点),“夫子喟然叹曰”(真情互动)。2、师生的平等和谐:孔子聊天式的开场白,子路的“率尔而对”,曾点的鼓瑟。本章还用了对比手法。“率尔”与“铿尔”相对,“哂之”与“喟然”相对,表现了子路与曾点截然不同的性格,孔子对二人志向的不同态度。练习三
文中的状态形容词:郁郁乎(二课)硁硁乎(四课)恂恂如(九课)侃侃如(九课,十二课)訚訚如(九课,十二课)踧踖如(九课)与与如(九课)行行如(十二课)斐然(十二课)循循然(十二课)忽焉(十二课)率尔(十三课)铿尔(十三课)滔滔(四课)便便(九课)练习四
2.“徒诵其言”批评历代读书人只知机械地诵读孔子的言论,却并没有弄懂孔子话语的意思。“言”即上文“以孔子有是言也”的“言”。“已知其人”意为已经了解了孔子这个人,承上文“人皆以孔子为大圣”。“不曰”是说这些人不认为自己是“徒诵其言”,“而曰”是说这些人反而认为自己“已知其人”。练习五臆度的表现:(1)孔子认为圣是人生修为的最高标准,连尧舜也难以达到(见教材第五课)。不但是圣,连比圣低一等的仁,要想真正达到也很不容易,所以孔子不轻易以仁许人(参见教材第七课)。由此可见,孔子“圣则吾不能”的说法,是符合他的一贯看法的,不是什么“居谦”。(2)在《论语》等先秦文献中,并没有孔子批评老子的任何记载。所谓“攻乎异端”,至今解释各异,即使解为“批判异端邪说”,也没有证据表明孔子这句话是针对老子。至于佛教,释迦牟尼与孔子为同时代的人,孔子在世时尚未闻佛教为何物,佛教传人中国是远在其后的西汉末年,说孔子“攻乎异端”是针对佛家而来,更属无知妄说。
五、一词多义(补充)(一)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4、加之以师旅5、以俟君子(二)言:1、亦各言其志也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三)乎1、以吾一日长乎尔2、摄乎大国之间3、异乎三子者之撰4、何伤乎
一词多义(一)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2、毋吾以也(认为)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4、加之以师旅(用,介词)5、以俟君子(而,连词)(二)言: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三)乎1、以吾一日长乎尔(于,比)2、摄乎大国之间(于,在)3、异乎三子者之撰(于,跟)4、何伤乎(呢)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宗庙之事,如会同如(如果)(至于)(或者)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2、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遂与外人间隔4、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通“欤”,吗)(给)(赞成)
1、以吾一日长乎尔2、求,尔何如3、子路率尔而对曰4、铿尔,舍瑟而作尔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今齐地方千里3、余心方动,欲还方(你们)(你)(助词,表状态)(助词,无义)(正道)(方圆)(正)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或此或彼,二者必居其一B、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乘犊车,从吏卒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今齐地方千里D、比及三年,可使知勇天涯若比邻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