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有理数加法法则学业水平达标要求(高层次包含低层次要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第1课时新授课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性目标(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点课程标准广州市评价标准了解理解掌握经历体验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⑵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⑴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⑵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1)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教材分析(含重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学情分析(含难点)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策略及其说明(含媒体应用)1、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积极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环节(时间)教学活动过程设计设计意图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环节1(5)环节2(5)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个物体在一条笔直跑道的原点上,先移动3米,又移动2米,能否确定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吗?(1)如果物体向东跑了3米,再向东跑2米,运动到 米处,离原点 米.在数轴上可以表示为:写成算式是: 小结:两数相加,(2)如果物体向西跑了3米,再向西跑2米,运动到 米处,离原点 米.这一运算可用数轴表示为:写成算式是: (3)如果物体向东跑了3米,再向西跑2米,运动到 米处,离原点 米.这一运算可用数轴表示为:小结: 两数相加,写成算式是: ,(4)如果物体向西跑了3米,再向东跑2米,运动到 米处,离原点 米.这一运算可用数轴表示为:写成算式是: (5)如果物体向东跑了3米,再向西跑3米,运动到 米处,小结: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尝试在数轴上操作,从而推导出有理数加法的第一种情况。(同号相加)类比第一种情况,在数轴上找出结果,尝试找出结果,并用式子形式表示,最后学生在教师辅助下尝试归纳出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学生自主探究,归纳结果。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感受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并且从中感受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异号相加的法则稍稍比同号相加有难度,故在此辅助学生一步一步归纳出两个有理数,异号相加的法则。
环节35环节4(5)环节5(5)离原点 米.这一运算可用数轴表示为:写成算式是: (6)如果物体向西跑了3米,再原地不动,运动到 米处,小结:离原点 米.这一运算可用数轴表示为:写成算式是: 【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绝对值 .2、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3、一个数同0相加,.二、即学即练: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将错误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1)(-3)+(-4)=7 ( ) (2)5+(-9)=4()(3)(-6)+10=-4()三、例题讲解:计算(1)(-3)+(-9)(2)(-4.7)+3.9解:原式=()解:原式=()==学生总结有理数运算的法则。学生自主练习,夯实基础。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按要求按格式进行两个有理数的基本加法运算。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加深对有理数加法的认识与运用。让学生去归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加深学生的印象。新授课后,让学生马上巩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当堂进行简单检验。黑板板书,规范书写,抓好学生的书写格式。
环节6(10)环节7(5)四、学以致用:1、计算(1)15+(-22)(2)(-9)+0(3)(-0.9)+1.5(4)(5)-1+2、用算式表示下面的结果(1)温度由-4℃上升7℃;(2)收入7元,又支出5元;3、口算:(1)(-4)+(-6)=,(2)4+(-6)=(3)(-4)+6=,(4)(-4)+4=(5)(-4)+14=,(6)(-14)+4=(7)6+(-6)=(8)0+(-6)=三、研学拓展:3、若│a│=3,│b│=5,则a+b的值是多少?自主练习结合上学段的绝对值,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教师巡堂,堂检查学生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挑个别典型展示。检验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环节4(1)小结: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作业:学习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