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课题: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会应用其解决相关问题。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难点: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准备:ppt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教学设计:一、复习与回顾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用符号表示为:这节课我们就应用绝对值来解决有理数的加法问题。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东西走向的笔直的公路上蹒跚而行。现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如果小兔子先向东行走3米,再继续向东行走4米,则小兔子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多少米?答:小兔子两次一共向东行走了7米。(+3)+(+4)=+72.如果小兔子先向西行走3米,再继续向西行走4米,则小兔子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多少米?
答:小兔子两次一共向西行走了7米。(-3)+(-4)=-7问题一:两个符号相同的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由谁来确定?和的绝对值由谁来确定?答:(学生观察并思考)和的符号由它们共同的符号确定,和的绝对值由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加来确定。3.如果小兔子先向东行走2米,再继续向西行走5米,则小兔子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多少米?答:小兔子两次一共向西行走了3米。(+2)+(-5)=-34.如果小兔子先向西行走3米,再继续向东行走6米,则小兔子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多少米?答:小兔子两次一共向东行走了3米。(-3)+(+6)=+35.如果小兔子先向东行走3米,再继续向西行走3米,则小兔子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多少米?答:小兔子两次又回到了原点。
(+3)+(-3)=0问题二:两个符号不同的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由谁来确定?和的绝对值由谁来确定?答:(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当两个数的绝对值不同时,和的符号由绝对值较大的符号确定,和的绝对值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来确定。(2)当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同时,和为0.练习巩固:²(-5)+3=(-9)+9=²(-6)+0=(-4)+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有理数相加减,当两个符号遇到一起时要用括号括起来。三、例题讲解,剖析新知例1.计算下列各题:(1)180+(-10)(2)(-10)+(-1)(3)5+(-5)(4)0+(-2)解:(1)180+(-10)(异号两数相加)=+(180-10)(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170对值)(2)(-10)+(-1)(同号两数相加)=-(10+1)(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11(3)5+(-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0(4)0+(-2)(一个数和0相加)=-2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1)(+4)+(+3); (2)(-4)+(-3); (3)(+4)+(-3); (4)(+3)+(-4);(5)(+4)+(-4); (6)(-3)+0; (7)0+(+2); (8)0+0.2.计算下列各题(1)(-25)+(-7); (2)(-13)+5; (3)(-23)+0;(4)45+(-45)3.拓展练习:(1)(-0.9)+(-2.7); (2)3.8+(-8.4); (3)(-0.5)+3;(4)3.29+1.78; (5)7+(-3.04); (6)(-2.9)+(-0.31);(7)(-9.18)+6.18; (8)4.23+(-6.77); (9)(-0.78)+0.4.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值为()
A正数B负数C零D无法确定五、归纳小结,总结新知1.两个有理数相加,“一观察,二确定,三求和”首先观察判断加法类型,再确定和的符号,最后求和的绝对值2.有理数加法法则:l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l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l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六、作业•习题2.4第1、2、3、4题。•优化设计: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七、板书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探索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本节课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