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店塔初级中学李强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科书2012教育部审定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有理数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加法以后所接触的一个新的运算。有理数减法以有理数加法为基础,并且本身还作为后继如有理数混合运算,同类项合并,方程,函数等的基础。虽然在小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怎样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但是怎样引导使学生从有理数的加法过渡到减法,使减法的数域扩大到整个有理数进而继续系统掌握有理数减法,理解减法在实际中的意义,以及数学化归、归纳等思想的灌输仍是这节课非常重要的任务。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作用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并利用有理数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以及应用,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等同伴间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与归纳;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问题.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中已经初步学习了简单的减法并且能利用减法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是现在减法的数域扩大到了有理数,并且还要用有理数的减法去解决问题,学生对这种转变并不能马上适应,而且,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后,要想办法利用有理数加法来得出减法法则这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学生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基础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应用于实际的意义.此外,对于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经历的数学活动比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比较薄弱,所以要适时正确引导学生,并且规范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以及合作,提高学生合作探索知识的效率。三、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充分让学生投入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体会知识的来龙去脉。为此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所以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
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从列举特例到归纳出一般的减法法则再到应用减法于实际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四、说教学程序:(一)、引入课题环节:1、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新课的讲授作好铺垫。2、(情景导入)列出减法算式:4-(-3)=?。(根据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呢?由问题的给出,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二)新课讲解环节:1、通过PPT给出以下算式:减法加法(+4)-(+3)=+7(+4)+(3)=+7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4)-(+3)=(+4)+(3)再给出以下算式:减法加法(+5)-(+2)=+3(+5)+(-2)=+3继续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5)-(+2)=(+5)+(-2)从而,它启发我们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进行2、通过左右两列算式的计算比较,请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最后老师再完整地总结出法则。文字叙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字母表示:a-b=a+(-b)(说明:简明的表示方法,体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实际运算时会更加方便)3、强调运用法则时: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其相反数,减数变号(减法============加法)4、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1.计算:例2.计算例3五、课堂小结环节:(师生共同完成)六、布置课后作业:课本P42习题2.6的1、3通过作业反馈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七、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