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4《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ID:1185666

大小: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7-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第3节《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汾阳市冀村中学董永萍 《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课题:《1.3.2有理数的减法》科目数学教学对象初一年级76班课时1授课者董永萍单位汾阳市冀村镇初级中学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减法法则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2)初一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积极性高, 已初步具有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3)义务教育使得学生个体差异非常明显,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使任何学生掉队,实现真正的大众数学。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以“探究式”体验教学法为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同学的合作帮助下,通过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学生的探索发现贯穿始中,整个过程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情感的成功体验。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 2.学生应该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在各个环节中进行观察、猜想、类比、分析、归纳,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为主,学会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自己由“学会”变“会学”和“乐学”。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难点:1.通过实例引人有理数减法的法则;2.转化过程中两类符号的改变.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条件,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六、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入课题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有理数的加法,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需要用减法的呢?(学生思考,举例)小明同学前段时间就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某地一周的气温是一3~4℃,求这周的温差,可是他不会算,同学们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提出课题.创设一个小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思考与探索。分析问题探究新知多媒体显示温度计及以下案例: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4℃比-3℃高多少摄氏度吗?先请同桌两位同学相互讨论交流,然后请2-3个学生发言.问题2:如何计算4-(-3)呢?先引导学生回忆: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再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得出:差+减数=被减数·如:计算4-3就是求一个数“x”,使它加上3等于4,同样的,要计算4-(-3)就是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等于4.、即X+(-3)=4,因为7+(-3)=4,所以4-(-3)=7(板书上述几个步骤,最后一步用彩色粉笔写出)这时,教师可适时小结:刚才,我们用多种方法得出了4-(-3)=7,可是,如果每次进行减法运算都要这样做的话,太麻烦了;看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找到更简洁的方法.问题3:请同学们想一想,练一练50–20=50+(-20)=;50–10=50+(-10)=;50–0=50+0=;请学生口答,教师提出问题——比较每横行的两个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式子,从而提出猜想“减去一个数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相等的”。这时教师示意学生再换几个数试一试,并请学生分组合作计算、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出温差为7℃,如采用温度计从4℃数到零下3℃等,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都应效励.此处先让学生回顾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4-(-3)=7.通过学生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与意识,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争取让他们的学习方式,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在同伴的交流中获益。此处也是让学生验证 请小组代表全班汇报,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问题4:你能够用字母把法则表示出来吗?[a-b=a+(-b)]教师强调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2个要素要发生变化。1减号加号2减数相反数前面所提的猜想的正确性,用字母把减法法则表示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解决问题PPT课件展示例题.例1计算下列各题:(1)9-(-5)(2)(-3)-1(3)7.2–(-4.8)先请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然后解答之后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这几道题目的计算,你能发现什么?”(1,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2,减正数即加负数,减负数即加正数。)例2牛刀小试(学生口答)(1)6-9(2)(+4)-(-7)(3)(-5)-(-8)(4)0-(-5)(5)(-2.5)-5.9(6)1.9–(-0.6)学生思考后抢答,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3全国北方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城市天气最高温最低温温差西安多云157兰州小雨95哈尔滨小雪3-3银川小雪0-1沈阳小雪5-2呼和浩特雨夹雪-1-3乌鲁木齐晴12-1…………………………(学生口答)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易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同的习题难度可以照顾不层次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练习思考题: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为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请学生思考后,解决此问题(可请一名学生板演)想一想:8848米有多少层楼高?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体验知识的应用性。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哪些新知识?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本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我们先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然后再根据加法运算的法则进行。2、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要注意两变一不变,“两变”即减号变成加号,减数的符号要改变;“不变”是指被减数不变。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参与互动并给予鼓励性评价。综合考查学以致用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减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课后提升PPT课件展示习题巩固,学生观察、思考、交流、作答,教师及时引导更正。1.A、B、C三点的海拔分别是-17.4米,-119米,-72米。问:三点中最高是哪一个?最低点为哪一个?最高点比最低点高多少?2.选择题:(1)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数一定是()A、0B、正数C、负数D、0或负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B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C0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D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B有理数的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大;C0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D两个相反数相减得0;(4)差是-5,被减数是-2,则减数为()A、-7B、-3C、3D、7学生尝试,疏理知识,自由发表交流沟通,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1、习题1.33,42、2、导学案七、教学评价设计1.本节在引入有理数减法时花了较多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进行探索,法则的得出,是在经历从实际例子(温度计上的温差)到抽象的过程中形成种,减法法则的归纳得出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了师生的交流对话,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2.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考虑学生探索新知的需要,还考虑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掌握是建立在一定量的练习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例题中增加了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间题过程中培养运算能力.另外教师引导(提倡)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意在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系统性.在反思的基础上又让学生(或教师启发引导)去寻找一些(如减正数即加负数;减负数即加正数)规律,目的是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法则,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八、板书设计《1.3.2有理数的减法》情境引入:4-(-3)=7探究新知: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1减号加号2减数相反数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分析讲解过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