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ID:1186393

大小:5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7-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熟练、准确地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2、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及倒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符号的确定。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中L的点O上.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1)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2)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3)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4)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二、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设计:(组内讨论)问题1、观察由P28-29问题得出的式子:(1)(+2)(+3)=+6;(2)(-2)(+3 )=-6;(3)(+2)(-3)=-6;(4)(-2)(-3)=+6;思考:积的符号与两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积的绝对值与两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任意数与0相乘,得数是多少?因此,我们就有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问题2、①自学P30例1②数a的倒数是(a≠0),为什么要a≠0?③完成P30练习1、3、问题3、自学P30例2完成P30练习2、问题4、推广: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______,教案《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问题5、自学P31例3完成P32练习三、学生展示(要提醒展示同学语言表达要干净、准确、流畅。其余同学要注意做好笔记,并认真倾听)1组展示问题1及P42练习12组展示问题23组展示问题34组展示问题45组展示问题56组展示问题6四、问题延伸1、若ab<0,a>0则b0若a<b<0,则ab0,(a+b)(a-b)0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数同1相乘,仍得这个数B.一个数同-1相乘,积是原数的相反数C.一个数同0相乘,仍得0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积为13、如果ab=0,那么一定有()A.a=b=0B.a=0C.b=0D.a、b中至少有一个为04、如果mn<0,那么必有()A.m<0,n>0B.m>0,<0C.m,n异号D.m,n同号5、若a+b>0,且ab<0,那么必有()A.a>0,b<0B.a<0b>0C.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大D.a,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五、信息反馈课本P382、7、(1)(2)(3)P3910、、1、12、六、课后反思: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2  第2篇罗保林《变化率问题、导数的概念》的教学反思  〖预览〗《变化率问题、导数的概念》的教学反思延长县中学罗保林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变化率问题、导数的概念”等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由于新教材未设计极限,于是我尽量采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作图,自我感受整个逼近的过程,并用形象的几何画板及Flash展示动态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导数的几何意义及“以直代曲”的思想。本节课主要围绕着“利用函数图象直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释实际问题”两个教学重心展开。先回忆导数的实际意义、数值意义,由数到形,自然引出从图形的角度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然后,类比“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的研究思路,运用逼近的思想定义了曲线上某点的切线,再引导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思考,获得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是曲线上某点处切线的斜率”。完成本节课第一阶段的内容学习后,教师点明,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在研究实际问题时,某点附近的曲线可以用过此点的切线近似代替,即“以直代曲”,从而达到“以简单的对象刻画复杂对象” 的目的,并通过两个例题的研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完整地体验导数与切线斜率的关系,并感受导数应用的广泛性。本节课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知识、每一个发现,总设法由学生自己得出,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笔演算等活……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3  第3篇《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伊川县西场学校王俊娜  〖预览〗《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伊川县西场学校王俊娜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又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可以互相转化,这就导致了这节课的知识点杂而又杂。而教案的设计也必须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原本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为了让这个过程变得生动、精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教案的设计上我们打破了课本上原有的顺序,让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些。但教材上并没有合适的情境提供给我们使用,而我们还必须要创一个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 如何让我所创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又能很好的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百分数、小数与分数三者互化的必要性。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我并没有直接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试做,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后,观察比较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真正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正是有了百分数化小数的学习过程作为铺垫,学生在学习小数化百分数的时候,才有了本节课精彩的自然生成:百分数化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再把小数点左移两位就可。虽然有学生表达不是很清,但思路是好的。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没能兼顾到学习差的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这也是教学……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4  第4篇反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反思  〖预览〗一、数形结合的处理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数”与“形”的统一体,本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通过“描点法”作图、观察几个具体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课件演示展示“由动点生成函数图象”,很好地反映了“数”、“形”之间的这种内在的联系。2、借助直观图形,帮助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即考虑“已经”形式化的“数”的本质“特征”,又使“数”、“形”之间达到统一。3、在总结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组题目,目的也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体会“数形结合”、应用“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平台,使学生经历利用“图形直观”来认识、解决与函数有关问题的过程。二、教学效果的达成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探究,形成新知” 环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并通过类比一次函数的研究方法,完成列表、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也可以通过观察所画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得出其图象的“特征”和函数的“性质”。然而,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图象的外在形式(双曲线)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直线)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还缺乏对反比例函数图象“整体形象”的把握。一方面,当反比例系数的绝对值较大时,部分学生画出的图形,不能完整地反映其图象“渐近”的特征;另一方面,在应用反比例函数(增或减)的性质,……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5  第5篇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预览〗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一)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观察,合作探究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以后学习约分和通分打基础,在教学中我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结合,“创设情境与创新精神” 的结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情感,再通过拓展外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一环节重点在掌握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基础上,强调知识的来源,让学生自己挖掘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产生的内在规律,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通过小组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促进了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发挥了讨论交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通过有目的的基本练习、巩固练习、综合练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知的强化了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技能技巧。  教学一开始,我以唐僧给三个徒弟分饼而引出谁分得多与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解决生成单上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生成单,生成单的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而设置的。通过预习对于第五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总结出来。而中间三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独立做后我让学生分成大的小组去探讨、去交流生成单……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6  第6篇“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预览〗“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巴南区李家沱小学傅满意这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一课。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的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其中教学重点是:掌握用“四舍” 法进行试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试商方法和调商的方法。在上课前,我先组织同学们观看了老师制作的关于本课学习的微课,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在设计时,我先从复习导入,学生在任务单上完成两个练习题目,通过()里最大能填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练习,在上课时,先让学生汇报任务单上的任务一,并让学生说说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通过前两次执教,这个环节的设计处理恰当合理。在探究新知环节,创设了小明到文具店买笔袋和台灯这一情境,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多少个笔袋?和一个台灯62元,430元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从而列出第一个例题84÷21,430÷62并观察与之前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新课,通过小组交流,以及学生上台展示计算方法然后学生与学生互动,老师顺势揭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试商和调商,再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展示错误的几种情况,在这……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7  第7篇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预览〗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学前班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10个1是一个十” 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1、注重创设情境,在快乐中学习。学前班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抽象的数字,单凭老师讲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因此我设计了用小木棒数数的方法。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学习了11-20的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了它们的组成。并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2、注重动手操作,在玩中学习。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如:在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时,把12根小棒作为研究材料,借助小棒,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围绕中心问题“这些小棒怎样摆让人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学生进行积极地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摆的方法:(1)1根1根地摆;(2)2根2根地摆;(3)5根5根地摆;(4)一边10根,另一边2根(5)把10根捆……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8  第8篇《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关胜喜   〖预览〗本次公开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一.上新课前先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我是以直接指名学生回答的方式来提问有理数乘法法则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的,我觉得不太好,如果能直接板书或者PPT展示一些相关的计算题来让学生做会更好,这样更能检查和巩固上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二.情景导入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张足够大的纸的厚度为0.075mm,对折25次后它有多高有多厚?接着引人两个问题,求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和一个棱长为a的正方形的体积,这样显得过渡有点生硬。我觉得对折25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学生得出结果为进而提出疑问,这么多个2相乘有没有更好的表示方法?然后通过a的平方和a的立方延伸出几个a相乘的写法和读法会更好。第三个不足之处是:PPT内容设置不太合理,练习和习题没有分开,以后的每一次新授课都应该将例题和习题分开,而且例题必须要有正确的解题格式和过程。第四个不足之处是:在a的n次方中,对于哪个是指数,底数和幂只是在PPT中弹出,这是学生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易混淆的知识,应板书在黑板,而且在练习题中遇到乘方应多强调哪个是底数,指数和幂以加深理解。第五个不足之处……  〔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