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一、荷马史诗与伊利亚特一般说希腊,喜欢说希腊神话与传说,那么西方文化中希腊文化是摇篮,和我们中国文化相比,很多研究文化的学者们,他们老是有这样一种遗憾,就是说,相比起西方文化来说,中国古代文化固然有非常丰富的文学艺术方面的一些杰作,但是,有一点好像是似乎比较遗憾,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好像没有一部堪称为典范的史诗,没有史诗。所以乃至于有些人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史诗的民族,我们没有史诗,我们古代固然也有《诗经》《尚书》,我们有“四书五经”,但这些东西它基本上不是史诗,它记载的不是一种以英雄为主角的这样一种宏大的叙事,它不是这样的东西,而它记载的都是一些道德教化功能的一些东西。而我们说到的希腊神话与传说,其中神话已经构成了它自成一体的系统,也为西方的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而传说已构成两部非常重要的史诗,那这两部史诗是生活在公元前9到8世纪的一位游吟诗人荷马所写的,一部叫《伊利亚特》一部叫《奥德修纪》。 三千年前的古城特洛伊,被战争的硝烟所笼罩《伊利亚特》,这部创作于公元前9世纪的史诗,正是古希腊人关于这场战争的最早的,也是惟一的史料,在这部神话与历史相融合的作品中,它所描述的特洛伊战争留给后世的印象永远和荷马史诗的“神”分不开。年代的久远以及神话给战争笼罩上的虚幻的外衣,让这场战争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真假难辨。 那么,《伊利亚特》到底是历史,还是游吟诗人虚构的千年传说?打了十年的特洛伊战争真的是因为一个女人引起的吗?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与现实世界真的就是毫无关联吗?这节课,我们就重返三千年前的古城特洛伊,来一起看看这一场著名的战争。荷马是古希腊著名的盲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之间。他四处流浪,弹着竖琴,唱着古代英雄的颂歌。古希腊著名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据说就是通过他的吟唱才得以流传千古。这两部史诗既是古希腊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史诗反映的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历史,也因荷马史诗被称为“荷马时代”。荷马的史诗,它整个讲的都是迈锡尼时代,所以它的很多传说,它的很多记载也是带有传说性质的,有很多是真的,有很多是假的,很难说那些就是真的,那些就一定是假的,它是混杂在一块的,所以它反映那个时代整个一个特点,整个时代的这样一种氛围,就是那个时候是征战,不断地征服,不断地打仗,是一个征服的一个时代,这是我们说的《伊利亚特》或者《特洛伊》整个的大体上的情况。那么我们今天就从这个问题开始切入,我们来看看特洛伊战争是怎么样发生的,它的来龙去脉是怎么一回事。二、阿喀琉斯与木马计特洛伊是在小亚细亚就是在今天亚洲境内,但是,正如我们曾经说过的希腊是一个大希腊的概念。古代的希腊是整个爱琴海领域,爱琴海周围地区都叫希腊。 特洛伊城有一位国王叫普里阿莫斯。普里阿莫斯,他有一位妻子叫赫布卡,赫布卡十月怀胎临盆的头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她生下来一团火炬,这个火炬就把整个特洛伊城烧为灰烬,那么第二天早上果然就生下一个孩子,生下个男孩就觉得这是个不吉之兆。13
希腊人非常迷信,非常相信征兆,所以他们觉得孩子是一个祸根很可能会给这个城市带来灾难,于是就把这个孩子叫一个仆人把他丢掉到山上去喂狼,喂野兽。结果,这个仆人动了恻隐之心,就把他交给了一个山上的一个牧人,于是让他在山上跟牧人开始放牧。那么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帕里斯,这个帕里斯就是特洛伊战争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祸根。最后导致了整个特洛伊十年征战都是由帕里斯引起的。 帕里斯是如何引发了这场灾难性的战争的呢?希腊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由神安排的。他们给这场战争的起因编了个美丽的神话。说的是古希腊佛提亚的国王珀琉斯和海神忒提斯举行婚礼,奥林匹斯山上的许多神仙都应邀而来,未受到邀请的“争吵女神”怒气冲冲不请自来,把一个金苹果扔在桌子上,上面还刻着一行字:“送给最美丽的女神”。金苹果马上就在女神之间引发了一场没完没了的争吵。于是,宙斯命令女神们到特洛伊去请帕里斯来评判为了得到金苹果,智慧女神雅典娜保证他变成最聪明的人。天后赫拉答应使帕里斯成为一个国王,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发誓将全希腊最美丽的姑娘给他做妻子。最终帕里斯选择了阿佛洛狄忒,说她是最美丽的女神,那么帕里斯的这一选择怎么会跟特洛伊战争紧密相联呢? 希腊人是一个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希腊人选择美一点都不奇怪,这就是希腊人,这是典型的。如果是个罗马人,他很可能选择权力。但是,是个希腊人情况就不一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说,这个选择是典型的希腊人的选择,于是这样金苹果之争最后就是以阿佛洛狄忒的胜出而结束。那么正是由于帕里斯选了阿佛洛狄忒,而且帕里斯长成一个少年以后也是臂力过人,也参加了奥林匹克竞技会,也获得了锦标,所以后来回到自己的城市里边以后,终于被他的父亲认出来了。 这个时候老父亲看了这个孩子失落了十多年,现在已经长成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一位青年,所以这个父亲也感到当年不该把他抛弃掉,于是就认了他,然后他就重新让他成为特洛伊的王子。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阿佛洛狄忒既然已经获得了金苹果,而且阿佛洛狄忒曾经许了诺言,所以阿佛洛狄忒就要实践自己的诺言,于是她就引导着帕里斯来到了希腊,就来到了当时希腊有个城邦叫斯巴达,而这位斯巴达一位国王叫墨涅拉俄斯。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是全希腊乃至全世界最美丽的美人,叫海伦。 那么就是这样,所以在阿佛洛狄忒这位女神的引导之下,特洛伊城的这位花花公子帕里斯就诱拐了斯巴达的王后海伦。然后就把她带回特洛伊。斯巴达的国王出去了,等他回到自己的家里一看,他的妻子被特洛伊的一个王子给诱拐了。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来找他的哥哥。他的哥哥就是当时著名的迈锡尼城邦的国王叫阿伽门农,是他亲哥哥。然后就让他的哥哥为他做主。于是在他哥哥的号召之下,因为迈锡尼当时是希腊最大的城邦,最有号召力的,实际上就是个军事同盟制,军事民主制的一个领袖,那么,在阿伽门农的号召之下希腊的各路英豪,各个城邦都派人就组成了这支军队。 这支军队就浩浩荡荡地开过爱琴海杀到了小亚细亚,杀到了特洛伊,于是就拉开了艰苦卓绝的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可谓是“冲冠一怒为红颜”13
,就是为了一位女人然后打了这十年的战争。特洛伊最伟大的英雄叫赫克托尔,可以说是战无不胜的英雄,在所有希腊联军将领里面只有一位英雄可能比赫克托尔更厉害,那就是我们要讲的特洛伊这部电影或者是史诗《伊利亚特》里边这部史诗的主角阿喀琉斯。那么阿喀琉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阿喀琉斯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就是那个大海女神忒提斯和人间的国王珀琉斯结合所生的孩子,他是最伟大的英雄,阿喀琉斯由于他的母亲是位大海的女神,他的父亲是一位人间的国王,他是人和神相结合,他当然就是一位英雄,他在出生以后,他的母亲由于大海女神所以就把他两个脚抓住将全身泡到冥河里面泡着。 冥河“死亡之河”叫冥河,把他泡到冥河里面泡着。据说泡到冥河里面的人是浑身上下刀枪不入,因此他是刀枪不入,金刚不坏之身,但是他的两个脚没有泡进去,他的母亲是倒提着他把两只脚抓住把他泡进去,因此他两个脚后跟就是他的致命弱点。在西方语言的语汇里面有个成语叫阿喀琉斯的脚踵或者是叫阿喀琉斯脚跟,就是指一个人致命伤,也就是,阿喀琉斯浑身是刀枪不入,但是他的脚后跟,只要你射中他的脚跟,他就必死无疑,用我们中国武侠小说里面的话叫气门,那就是他的气门,你把他的气门一点破他就死,那么同样阿喀琉斯的脚跟就是他的气门,因为他浑身刀枪不入,因此没有人打败他。 在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战争中,真可谓是英雄辈出,而核心人物则是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勇猛正直,他痛恨自己弟弟帕里斯的无耻行为,但是面临着即要入侵的敌人,他勇敢地挑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阿喀琉斯,这个海神忒提斯和国王珀琉斯结合所生的孩子,则是希腊联军中首屈一指的英雄。那么同样都是英雄,他们是势均力敌,共存共荣,还是龙虎相争,两败俱伤?因为前面我刚才讲的都是一个背景,一个铺垫。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里边是没有这些背景,没有这些铺垫。荷马的《伊利亚特》是从这个战争的第十年开始,前面已经打了十年了,打得双方势均力敌,不分胜负,从第十年开始,从一件小事情开始,这件小事情就在文学史上一般被称为阿喀琉斯的愤怒,是为什么呢?就是为阿喀琉斯在战场上获得了一位女俘,抢夺了一个女奴。一个女俘奴,抢了特洛伊城一个女俘长的很漂亮,那么,希腊联军的统帅阿伽门农,他也喜欢看上了这个女俘,他要得到这个女俘,他就利用自己是统帅的这样一个身份就硬是强行把这个女俘占为己有,阿喀琉斯就不干了,阿喀琉斯说明明是我的锦标,是我的战利品怎么能让你呢,那么双方就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但是阿伽门农利用自己是统帅的这样的地位,就是硬是强行非要把这位女俘占为己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喀琉斯就一怒之下退出战斗,这就是荷马史诗著名的阿喀琉斯的愤怒,他就从这个地方退出战斗。因为阿喀琉斯他退出战斗的理由是非常清楚的,就是他认为,我本来没有义务参加这场战斗,因为这场战斗就是为了你阿伽门农的弟媳妇海伦被特洛伊的王子诱拐了。13
我们大家都是来给你帮忙的,而你现在不讲道理,把我获得的锦标,获得的战利品,你给夺去,那我肯定是不愿意再参加你战斗,所以他就退出,而事实上阿喀琉斯本身就有一个命运的思想,就是说阿喀琉斯本身,他在参加这场战争之前,他的母亲因为是一个大海女神,他母亲知道阿喀琉斯的命运将会是怎样,他的母亲知道阿喀琉斯如果参加这场战斗,如果他一旦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那么,也将是阿喀琉斯的断命之日,所以他的母亲不愿意,他的母亲是大海女神,不愿意让阿喀琉斯参加这场战斗。 乃至于当时希腊联军想动员阿喀琉斯参加的时候,他的母亲就用了一个小诡计,把阿喀琉斯梳上辫子,把他放进邻国国王的家里跟邻国女孩子混在一起,让你看不出来,发现不了他是位英雄就想躲过这场战争,结果没有想到希腊当时派去寻找阿喀琉斯的,派去说服阿喀琉斯的是一位非常智慧的叫奥德修,也是荷马史诗写的,第二部史诗叫《奥德修记》里边的主角,奥德修非常聪明,他知道阿喀琉斯可能混迹于这一批女孩子之中,怎么能识别他呢,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就是放了一大堆化妆品,各种各样金银首饰,一些饰物金银首饰放在这儿,旁边专门放了一个盾牌,放了一个矛,然后就把这些国王的女儿和阿喀琉斯一起喊来,突然用一种非常恐慌的声音说,好象意思是说敌人来了,坏人来了,强盗来了,这个时候搞了一帮人做戏,演得很真,所有这些国王的女儿都惊慌失措,惟独只有阿喀琉斯一个人上去抓住了盾,抓住了矛,所以这样一个诡计就被识别了,所以阿喀琉斯就这样没办法才参加了这场战斗,所以他当时就是说,我本来可以不参加这场战斗,那么现在,既然你用主帅的身份不讲道理,那于是我就退出了战斗,所以这样阿喀琉斯就退出了这场战斗,那么,阿喀琉斯一退出战争,在战场上整个双方的这样一个态势就发生了根本上的逆转,由于阿喀琉斯是希腊联军最伟大的英雄,最勇敢的英雄。 所以一旦他退出了战斗,希腊联军就没有办法抵抗特洛伊人的进攻,尤其是特洛伊的王子赫克托尔是一位大英雄,所以这样赫克托尔领导的特洛伊人就把希腊联军一直打到了海边。后来,阿伽门侬发现没有阿喀琉斯的参战希腊人是不能取胜的。于是他就向阿喀琉斯示好,就说我们能够和解。但是阿喀琉斯坚决不同意。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喀琉斯有一位战友,就是我们在电影里边看的,就是说据说是他的表弟的,实际上荷马史诗写不是他表弟,是他从小一块长大的一位好朋友叫帕特洛克罗斯,那么这位帕特洛克罗斯为了挽救希腊军队的命运,于是他挺身而出,他借来了阿喀琉斯的盔甲帽徽,头盔和盔甲穿在身上戴在身上就冒充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打了这场战斗。 但是,他毕竟不是阿喀琉斯,所以他在战场上最后被赫克托尔杀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喀琉斯为自己的朋友之死再一次的愤怒,于是他重新复出来参加这场战斗,而且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他的死期将至,因为他的母亲一再劝告他,如果你在战场上面对的是赫克托尔。当然,赫克托尔最后被你杀死,赫克托尔不是你的对手,但是你杀死赫克托尔之日也将是你自己断命之时。但是,阿喀琉斯在《荷马史诗》里边,他就表示哪怕我自己死掉了,但是我为了我的荣誉,为了我朋友,为了给我朋友复仇,我虽死无憾,所以他勇敢地出征了。在战斗中,他果然杀死赫克托尔,而且最后把赫克托尔的尸体在特洛伊城前来回地奔驰,来炫耀自己的赫赫武功。当然,最后特洛伊这个战争都是以最后特洛伊城的老王普里阿莫13
斯夜里来到了希腊人的军队里边,来到希腊人的帐篷里边向阿喀琉斯请求归还赫克托尔的尸体,然后得到阿喀琉斯的同意,然后他把他自己心爱的儿子的尸体迎回到了特洛伊城,然后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一场葬礼来结束了。 正如帕里斯终将成为特洛伊的祸根一样,命运的安排让赫克托尔也难逃阿喀琉斯之手,而阿喀琉斯等待的也是一个悲剧式的结局,帕里斯借助神的力量用暗箭射中了阿喀琉斯容易受伤的脚跟。没有了英雄的战争,战争依然在继续着,战局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变化,谁又将成为这场打了十年战争的最后赢家呢?赫克托尔死掉以后,希腊联军继续攻打特洛伊,但是这个时候特洛伊人,他那个城墙非常坚固,他就闭门不出,闭锁不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久攻不下,最后没有办法,后来希腊的一位我们说最智慧的那个英雄就是我们说叫奥德修。奥德修,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想了一个木马计,就做了一匹很大的木马,这个木马里边镂空了,就把希腊的一些勇士藏在肚子里头,然后希腊人就假装撤退,撤退就把这个木马抛弃在这个海滩上,他们自己就乘船好像走了,那么这样特洛伊人一看希腊人撤退了,他们打开城门看到一个很大的木马,他们就以为是希腊人带不走的一个东西,所以他们就把它当做战利品,就把它搬回了特洛伊城里边。 那么到了夜里,夜深人静了,大家都休息了,这个时候这些希腊的勇士们,他们把木马的机关打开,然后跳出来,里应外合,把城门打开,这样希腊人就攻入了城。然后,就一把火烧杀掳掠,最后一把火把特洛伊城烧成灰烬,那么果真就应验了特洛伊的王后赫柏卡做的那个梦,梦见生下了一个火炬,这个火炬把这个城市烧为灰烬,果真就是这样。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希腊人大获全胜,对特洛伊城进行了掠城,把特洛伊城烧杀掳掠,最后一把火烧成灰烬,然后夺回了海伦。那么夺回了海伦,有一个情节非常有意思的,当希腊人把海伦迎回到他们的战船上时,因为是为海伦打了十年战争,那么可以说我们刚才说“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么为了一位女子无数希腊勇士以及他们的敌人特洛伊人都献出了生命。三、历史与传说 但是,当希腊人通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最后终于把这位女人抢回来的时候,把海伦抢回来的时候,他们丝毫没有责备海伦。一位作家这样描写也是一位神话作家谈到这个时候,他说当希腊的战士们在战船上看到海伦,这么一位美丽的锦标的时候,他们都喜欢叫锦标,就是一个战利品,这么美丽一个锦标的时候,他们想为了这样一位美丽的女人打上十年坚苦卓绝的战斗是完全值得的,因此,他们丝毫没有责怪海伦,很快地原谅了她,而她的丈夫墨涅拉俄斯也并没有因为他的妻子跟别人私奔而对她进行虐待,而是很快也是原谅了她。看到这一点,我就想起我们中国实际上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比如说,咱们早前的三代,夏、商、周,咱们中国夏代是灭于妹喜,那么商代是毁于妲己,周代周幽王,西周是毁于褒姒,千金一笑点烽火台,所以我们总觉得女人好像就是红颜祸水,包括甚至连李自成兵败最后怪罪到张圆圆身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看看西方这个史诗里边描写对女性的那种尊重,这确实跟中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包括一些事实里边所记载,我觉得整个价值取向是完全不一样的。 尽管荷马在《伊利亚特》中以传神之笔记述了古老的英雄故事,然而关于其历史真实性的争议也一直延续了下来,在古典时代,人们对荷马史诗深信不疑,但到了18、19世纪特洛伊城和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越来越受到怀疑,它们被看成是模糊不清的神话或传奇,学者们甚至怀疑有没有荷马这个人,直到一位传奇人物的出现才使人们的认识有了改观,那么揭开这层迷雾的人究竟是谁呢?他又是如何向人们证实特洛伊战争的确存在的呢?13
但是首先我们说特洛伊战争是不是一场真正的战争,这个在历史学界,在考古学界也曾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从古希腊那个时候开始,古希腊人,包括希腊的历史之父,西方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他认为特洛伊战争是果真有其事,但是到了18世纪以后,随着理性主义的崛起,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展,那么很多具有理性,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们,就越来越多地怀疑说关于什么特洛伊,这样一些传说可能都是假的,都是古代人杜撰出来的,于是乎,从17、18世纪开始越来越多人就不相信特洛伊战争史实的真实性,那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有一位德国商人,是一位非常有钱的,他通过克里米亚战争发了大财。 一位商人叫施里曼,这位施里曼他从小就是读荷马史诗读大的,所以从小就热衷于、执迷于荷马史诗,他就相信荷马史诗里面描写任何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他由于早年赚了大钱,所以到了后半生,他有的是钱,他就准备去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他就准备到传说中描述的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地方,就是在今天的小亚细亚,今天的土耳其境内的一个城市叫特洛伊城,就在这个地方想去挖出来古代特洛伊的真实遗迹。他怀着这样一种善良的愿望,而且这个人据说是对特洛伊,对荷马史诗痴迷到这种程度,乃至于他当时发誓一定要娶一个能够把荷马史诗倒背如流的希腊女子为妻。 后来他果然找到了这位希腊女子,那么这样他就和这位妻子结婚以后,然后就和他的妻子两个人来到了今天土耳其小亚细亚,土耳其境内,就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东南边,就是小亚细亚还没有到欧洲,在这个地方就根据荷马史诗描述的地理位置,然后就雇佣了一大批土耳其人,就开始挖掘。 当然,因为那个地方是属于土耳其管,土耳其官方政府对这件事情是不太感兴趣的,所以,他只能偷偷摸摸地干,因为土耳其政府不同意他来进行发掘,那个时候可以说考古学还没有作为一种科学正式诞生,那么施里曼他就雇佣了一大批土耳其人,因为他有钱所以通过在这个地方挖,挖了很多东西出来,果然就挖出了遗迹,挖出了特洛伊战争的遗迹,当然,事后证明施里曼所挖出来的遗址不是真正特洛伊的遗址,是比特洛伊战争可能还要早一千年的一个更古老的特洛伊城市的遗址,而且他挖出很多据说《荷马史诗》里面真实描写的东西。 比如说,挖出来当时希腊联军总司令或者叫统帅阿伽门农的一个金面相,挖出来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里面描写过某一位将领喝酒喝水所用过的一个杯子,那个杯子上雕着什么东西,那么果然挖出来就是那样的东西,还挖出来了据说阿伽门农穿过的鞋还有陶器各种各样的东西,那么他当时就信以为真,而且由于这些东西都非常珍贵,特别是挖出来了很多金银财宝,施里曼当然因此发了大财,他本来是投资来挖这个东西,他要找出这么一个真实的确证,后来发现这个东西对他来说是无价之宝,所以他后来把这些东西给他妻子带走存放,还曾经照过一些照片。13
他就成为了第一个开始把考古当成一门科学来对待的这样一位人,尽管他不是一个职业的、专业的考古学家,那么由于施里曼的作用,所以从施里曼以后很多西方人就纷纷地开始到小亚细亚,到希腊,到克里特,到迈锡尼去发掘古代的传说中的一些遗址。 施里曼发掘的遗址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至2200年,比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要早1000年,尽管施里曼以后还主持了几次对特洛伊的发掘,但直至1890年病逝,他也不知道自己发现的是另一种完全不为人所知的比荷马所说的特洛伊还要古老得多的文明,但特洛伊的传奇与施里曼的名字仍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个醉心于荷马史诗的传奇人物为我们找到了湮没了几千年尘土之下的充满神话传奇色彩的城市特洛伊,从而给荷马的传奇故事增添了许多的渲染力量。考古最终证实了特洛伊古城的真实存在,那么,在《伊利亚特》这部英雄史诗以及希腊传说中身为主角的英雄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又将折射出希腊人怎样的生活态度呢?会为我们了解和认知古希腊文化思想提供怎样的帮助呢?四、英雄与诸神 那么在希腊的传说里边,我们说有一些英雄的故事,除了阿喀琉斯的故事以外,还有一些故事也是非常出名的,总体来看,希腊传说所歌颂的这些主角,这些英雄,他们与神相比,他们明显地具有一个道德上好像要高一筹的对比,这就是我们发现希腊神话和后来的基督教,以及和其他民族神话不太一样的地方,就在希腊神话里边,神固然是比英雄具有更大的能耐,能力更强,而且他是不死的,英雄是要死的,神是不死的,而且神的皮肉受了伤很快就会痊愈的,所以他是不死的。但是我们发现神们在道德水平上往往比不上英雄,神往往是显得好像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勾心斗角,贪生怕死,当然他不死,但是他怕疼,他皮肉受了伤,他就会大喊大叫。 但是我们看英雄他们往往表现出更高的一种道德水准,就是他们为了他们的朋友,为了他们的国家,为了一个荣誉,他可以大义凛然地去死,阿喀琉斯就是一个典范,荷马写了两部史诗,一部叫《伊利亚特》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特洛伊的战争。这个故事我们大家都很清楚,还有一部叫《奥德修记》,《奥德修记》就是讲的我们刚才说的希腊联军最聪明的那一位英雄叫奥德修,就是木马记的设计者奥德修,那么《奥德修记》就是讲特洛伊战争结束以后,希腊英雄一把火把特洛伊城烧成了灰烬,然后希腊的英雄就各自回到自己家乡这么个故事,特别是写主要其中就是写奥德修如何经历了千辛万苦回到自己家乡的故事,那么《奥德修记》里边谈到奥德修经过了很多非常稀奇古怪的一些苦难。 当然,它是把神话传说都糅合在一块写的,经过很多很稀奇古怪的地方,其中,有一次他路过了阴曹地府,在阴曹地府里边,他就碰到了已经死掉的阿喀琉斯,那么他发现阿喀琉斯正在地狱里边威风凛凛地统率着所有的鬼魂,成为鬼魂之王,那么两人之间就有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我觉得也是典型地反映了希腊人的生活态度。那么这个对话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奥德修就跟阿喀琉斯说,你看你,你活着的时候是我们希腊人中最勇敢的战士,大家都仰慕你,而你现在死了,却在这儿威风凛凛地统率着鬼魂,因此你虽死无忧,你不要感到有什么忧虑的。这是奥德修的一段话,那么阿喀琉斯的回答,典型地反映了希腊人的生活观。 阿喀琉斯说,奥德修,我已经死了,你何必还要讽嘲我,我宁愿活在世界上作为一个最没有财产的主人的仆人,也不愿意在这儿威风凛凛地统率鬼魂。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简单地说,好死不如赖活着,那么我们实际上从希腊的神话与传说里边,我们都可以看出希腊人对待生活的一个基本态度,那么就是他们对现实的热爱,对肉体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希腊人是从来不去设想,一个人活在世上是有罪的,从来不构想一种现世的苦难去换得彼岸的幸福,这样一种观念,没有这个,所以希腊的宗教和基督教是格格不入的,是截然对立的。13
希腊人是从来不觉得自己是有罪孽的,即使希腊人也讲命运,那么我们说希腊除了神话传说,还有个非常精彩的部分就是悲剧,那么悲剧里面主要是体现着命运,但是尽管希腊人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未知的力量,大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很多未知力量,他们把它一概称之为叫命运。 他们面对的命运呢,他们感到自己惶惑不解,感觉自己束手无策,但是尽管如此,他们仍然热爱生活,他们都认为好像但凡命运总是要来的,虽然我们但凡我们自己无法控制,但是该发生的就让它发生吧,所以希腊人对待悲剧,对待命运,因为命运总是充满了一种苦难总是有一种悲剧的特点,那么希腊人面对着悲剧式的命运,希腊人总的态度,我觉得他就是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说让悲剧演得更加悲壮一些,但是我们该怎么活还是怎么活,所以希腊人从来不因为生活中有悲剧,从来不因为在头顶上有一个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着的命运,而对生活采取一种悲观的失望的消极的态度。 希腊人热爱现实生活,所以这也是希腊文化之所以美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希腊它把此岸的和彼岸的,现实的和理想的,肉体的和灵魂的,这一系列对立的东西,他都把它们水乳交融地融为一体,所以希腊的美就体现在,它是一种和谐,它是一种和谐之美,所以我们大家如果要是看到希腊的无论是它的什么东西,不管它的艺术品,雕塑,绘画还是它的悲剧,它是诗歌,它的史诗,我们要是感觉到它的美,它到底美在哪里,我们可以好好体味一下是不是我们从里边发现了这样一些东西,本来是一些对立的东西,但是对立的东西在希腊,它是融为一体的就像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像一个孩子在他身上灵和肉,理想和现实,物质和精神,这东西当然有差异,当然也会有矛盾,当然在一个儿童,在一个少年身上,这种矛盾绝对没有发展为一种尖锐的对立,它仅仅只是个差别,还没有发展到对立,所以它可以把它们水乳交融地融为一体,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想起我们的童年都是非常可爱的。 不是说我们童年时候无矛盾而是我们童年的时候矛盾尚未展开,它是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同样,希腊文化就是这样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为对大自然美以及对自己肉体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为现实就是理想,理想就是现实,人间就是天国,天国就是人间,所以这就是希腊。当然这只是童年时代正如我们每个人都要走出自己的童年一样,希腊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阶段,它也必然会超出自己的界限,因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希腊文化就像希腊的神话与传说一样,永远是西方文化乃至于我们全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的梦幻。五、阿喀琉斯的形象13
据传,阿喀琉斯是人间国王佩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结婚生下的儿子,具有健美的肌体、无敌的武艺和忘我战斗的冒险性格。神谕他有两种命运:或者默默无闻而长寿,或者在战场上光荣地死亡。忒提斯爱子心切,将他乔装打扮置于女孩子群中,但智者奥德修终于识出了他。阿喀琉斯毫不犹豫地、愉快地走上了同特洛伊人作战的战场,攻城略地,建立无数功勋。他的马预言他的末日正在临近,他自己也清楚:他将葬身于特洛伊城下,但他依然挺身参战。特别是在他的挚友帕特罗克洛斯被特洛伊王子赫克托杀死以后,他痛不欲生。母亲警告他:为朋友复仇将导致他在战场上丧生。阿喀琉斯愤怒地叫:「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的被杀的朋友,我宁愿死去!他远在异乡丧命,我没有援救他,现在我的短促生命对于阿耳戈斯人还有什么用呢?让宙斯和神祗们所规定的命运临到我头上来吧!」冲天的愤怒使他变成了嗜杀的恶魔,见了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幼便杀便砍,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在同杀死帕特洛克罗斯的赫克托决战时,赫克托曾哀告说:当决战的一方死亡时,不要凌辱他的尸体。而阿喀琉斯根本不睬,残暴地将赫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罗斯陪葬。在战斗中奋不顾身乃至残暴鲁莽只是阿喀琉斯性格的一个重要侧面。他的残暴是出于对朋友的挚爱,《伊里昂纪》生动地描写了阿喀琉斯与帕特洛克罗斯之间情同手足的友谊。珍视友谊,把对朋友承担义务看得高于一切,反映了阿喀琉斯性格中温和善良的一面。这种温厚善良的本性还表现在当阿波罗把瘟疫射给希腊人并危及许多人生命时,阿喀琉斯首先站出来召集众人商量挽救同胞的对策。当赫克托父亲跪在他面前,泪流满面地吻着那双杀死自己儿子的手,泪流满面地哀求允许他赎回自己儿子的尸体时,阿喀琉斯忽然想到自己那年迈的父亲是多么珍爱自己,推己及人,竟激动地大哭起来,不仅赫克托的尸体交还给普里阿摩斯,而且答应休战十一天,让老王从容地为赫克托举行葬礼。 如果说忘我战斗与温厚善良构成了阿喀琉斯性格中两个对立的侧面的话,支配这两个侧面的内核则是对于个人荣誉的理解与追求。阿喀琉斯不畏死亡走上战场,是因为他把勇敢视为最高荣誉,怯弱者是「人间无价值的赘物」。他热爱着自己的民族,但如果个人的荣誉与尊严受到伤害时,维护这种荣誉和尊严就上升到第一位。当希腊主帅阿伽门农声言要从阿喀琉斯帐下抢走他心爱的女奴时,阿喀琉斯感到自己荣誉和尊严受到了重创,他怒气冲冲地说:「我不想让人看不起,留在这儿为你增加财富!」阿伽门农淡然地回答说:「我要亲自到你营帐里,把给你的奖赏、美丽的布里塞伊斯(案:阿喀琉斯心爱的女奴)带走,让你清楚地知道,我比你强多少,也使其它人小心,不要显得和我一样,当面给我顶撞。」阿喀琉斯气愤填膺,如果不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制止,他将杀死自己的主帅。从此,他既不出战,也不参与议事,任凭自己的同胞成批地死于特洛伊人的刀箭之下,即使阿伽门农后来登门谢罪,他也无动于衷。显然,阿喀琉斯所争的主要不是财物和女奴,而是要让阿伽门农等人再也不敢侵害他个人的尊严与荣誉,承认他是最伟大的英雄。 可见,阿喀琉斯的多侧面,并非各种单一性格的简单迭加,而是凝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他既天真又固执,既残暴凶狠又温厚善良,既有年轻人的任性无礼又尊重老人,在一种情境下,他的性格的某一侧面鲜明地突现出来,在另一种情境下,性格的另一侧面又突现出来,像一块旋转的蛋白石,既绚丽多彩又浑然一体。忘我的战斗精神、温厚善良的情感和捍卫个人尊严的敏感意识作为三个顶点构成阿喀琉斯的性格三角形,其中对于荣誉的理解与追求则是这个三角形的核心。 阿喀琉斯形象的出现是人类自我认识的漫长里程上的一个光辉的路标。黑格尔曾热情洋溢地写道:13
关于阿喀琉斯,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荷马所写的其它人物性格也是如此,例如,俄底修斯、第阿默德、阿雅斯、阿伽门农、赫克忒、安竺罗玛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的形象。 由《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组成的荷马史诗是现存的最古的希腊文学作品,标志着希腊文学的辉煌的开端,它如实地反映了远古希腊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艺术的再现了当时的文化。《伊利亚特》所记叙的主要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其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有赫克托耳、奥德修斯、埃阿斯、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菲罗克忒忒斯、阿咯琉斯等,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任务形象是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形象。 从阿喀琉斯的出身来看,在史诗中,阿咯琉斯是一位英雄,和其他的古希腊英雄一样,他具有半人半神的特点。由于当时的社会科技和文化还不是很发达,所以人们对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参杂进神祗的因素,在普通人当中若出现很多方面过人之处的人,当时的人们一般认为是神祗的后代,即英雄。所以,首先在鉴赏荷马史诗的人物方面,我们就不能将里面的人物同当今我们所看到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化的巨人相并,而应该更侧重于当时的文化来分析当时的人物。 阿喀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中心人物之一,希腊联军中最大的英雄。他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首先,他在战场上几乎是百战百胜,杀死过无数的特洛伊英雄,从特洛伊人在没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和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时的不同反应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他的英勇善战,比如身着阿咯琉斯的黄金战甲的帕特洛克罗斯出击时,特洛伊人从远处看到他,以为是阿喀琉斯来了,即吓破了胆,阵脚大乱,自相踩踏致死的人无数,在阿喀琉斯罢战期间,特洛伊人在他们几次进攻中还取得过上风,都攻到希腊的战船上来了,若不是埃阿斯等希腊英雄的英勇抵抗,希腊人的战船可能都会给赫克托耳烧毁了,后来,阿喀琉斯重新武装上战场,希腊人又占了上风,特洛伊第一英雄赫克托耳被阿喀琉斯杀死,特洛伊人元气大伤。其次,阿喀琉斯忠于自己的朋友,当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时,他真心实意的痛惜帕特洛克罗斯的牺牲,决心为他复仇,于是他又重新武装上战场,杀死了赫克托耳,并将他的尸体捆绑在战车上驱车游行,虽然这是阿喀琉斯凶残的体现,但这也是他忠于朋友的体现。因此,阿喀琉斯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13
阿喀琉斯也有他的弱点存在,比如当大统帅阿伽门农侵犯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时,阿喀琉斯公开斥责他的损人利己,并拒绝战斗,他斥责阿伽门农的私心是正确的,但是顽固的罢战是不恰当的做法,他的罢战给希腊联军带来了不少的损失;他杀死赫克托耳后将他的尸体钉在战车上驱车游行,全然不顾特洛伊城的一片悲哀,手段是何其的残酷,这正符合当时正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的特点;后来他再次进攻特洛伊城,不顾太阳神阿波罗的劝阻,还对阿波罗口出狂言,最终被帕里斯暗箭射死。由以上三例可以看出,阿喀琉斯是也是一个残忍、任性和执拗的人。 同时,从一些细节也不难发现,阿喀琉斯也是一个具有善良的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比如当普里阿摩斯向阿喀琉斯赎回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时,他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再比如当阿伽门农夸口自己的箭术得罪了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致使阿耳忒弥斯逼迫阿伽门农将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她,否则就不让希腊的舰队前进时,阿喀琉斯也冒着被众将的斥责,前来搭救伊菲革涅亚;特洛伊战争结束以后,在大海上漂流多年的伊塔刻国王奥德修斯来到阴间寻找底比斯城的预言家提瑞西阿斯的灵魂询问他自己将来的命运时,巧遇阿喀琉斯的灵魂,他告诉阿喀琉斯的灵魂阿喀琉斯生前像神祗一般受人尊重,死后也一定是个伟大的阴魂,过得幸福的时候,阿喀琉斯却对奥德修斯说:“我宁愿在人间当奴隶,也不愿意在阴间当君王。”表明了自己热爱人间的生活态度。由以上三例观之,阿喀琉斯是一个具有善良的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 总之,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当中塑造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是鲜明多面的,他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氏族社会英雄人物的特征。 阿喀琉斯是《伊利昂纪》在特洛伊战争中着力描写的英雄之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一种文化的土壤下往往会诞生出一种特定的英雄形象,不同的英雄又各自的表现。为此,我将其与其他的一些其他国家时期的英雄的形象做了比较,发现他们之间有许多时代文化的差异,颇为有趣。 阿喀琉斯是天神帕琉斯之子,骁勇善战,在特洛伊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人作战勇猛以至所向披靡,然为人刚愎自用,自负任性,为了一时之辱即不顾大局撤出前线。在杀死赫克托耳之后拖尸以报充分表现出性格的残忍。可是人性的复杂性又使他还是具有恻隐之心,于是又应赫克托耳的老父哀求归还其子的尸体。于是,一个性情复杂而深刻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赫克托耳是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最大对手,双方均为一介匹夫,好勇斗狠。尤其是赫克托耳明知城不可守依然还要出城与之拼杀。除去他性格中的英雄主义成分之外,决定因素应该还是时代的背景。此时的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已经被看作是一种正常的行为,“甚至是分工”(恩格斯语)。在这样的大环境得条件下,这种“战争光荣”的思想自然深入人心。事实也是如此,很多荣誉都依据战场上的表现而决定分配。从文章也不难看出作者对此的歌颂:“双方的将领都是最伟大,最最光荣的,阿喀琉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赫克托耳像刚升起的太阳……”由此,也无怪乎其出战的坚决了。当然不得不承认此时的客观实际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赫克托耳出战的必要性,因为武器和装备的简陋就使战争的胜败在相当的程度上为这些“匹夫”所掌握。 而《尼伯龙根之歌》中的齐格夫里特倒是与阿喀琉斯颇为相似:都是部落王子、都几乎刀枪不入英勇善战、都最终被暗算于“阿喀琉斯之踵”……13
这些经历使他们身上带有了了许多共同点,但是齐格里夫特毕竟是中世纪德意志的神话英雄,更多的带有了当时的时代色彩。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许多封建时代的政治纷争、等级观念、忠君思想……这些无不给他深深的打下了封建时代的烙印。反而言之,阿喀琉斯由于处在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期,更多的必须服从于当时的时代舆论,接受当时的道德规范,以氏族和部落的利益为高。所以当希腊联军频频失利之际,他又不得不继续出战。而他的拖尸泄愤之举也被作者乃至普通士兵所谴责。所以即使是战无不胜的英雄也必须服从于他自身所在的时代。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最著名的英雄,也是体育和商业的保护神,是由人而神,而阿喀琉斯则是由神而人。如果单纯以“血统”论,后者似乎更为“高贵”但我们在古希腊的神话里面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些半人半神在他们作为“人”的时候的强大力量。如赫拉克勒斯的12件大事便是在尚未升天的时候所完成。阿喀琉斯更不必言,始终作为一个部落王子、希腊联军的将领在战场上拼杀。由此不难看出虽然古希腊人对神相当认同,但并不盲目崇拜,已经是人神并重,依然是以人为本位的文化精神,同时意识到人自身的能力,在人神发生冲突时人也有反抗的能力甚至如赫拉克勒斯就曾以人的身份将天后赫拉打的落荒而逃。这就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的肯定,对现实的追求。也使他们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信。 一个英雄形象的诞生深深植根于其所处的文化之中,无论他是传说中的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他们,都不可避免的为时代精神所涂抹。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出于种种考虑对他们进行了修改,从而既丰富了形象也使他们变得更为复杂。阿喀琉斯的典型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我想,读过荷马史诗的人,对于《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这个人物,一定会留有很深的印象吧?阿喀琉斯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年轻、英俊、勇敢、威猛,他力大无穷,所向无敌……但这些只是作为阿喀琉斯行为的一个方面来写的,史诗还写出了另一个方面,即阿喀琉斯与平常人相同的气质和感情这一方面。史诗通过了一系列的情节与细节,把这一英雄人物性格的许多方面都揭示了出来。阿喀琉斯爱他的母亲特提斯;他跟随阿伽门农东征洛亚途中,因为自己所宠爱的女俘布里色斯被阿伽门农夺去,他痛哭,和阿伽门农争吵,感到自己的荣誉受到损害,便退居到自己的帐篷里,长期不参加战斗;他和帕屈罗克鲁斯与安惕洛库斯是最亲密的朋友,当帕屈罗克鲁斯被特洛伊大将赫克托战死后,阿喀琉斯要替爱友报仇,才出来参战;他对他的忠实的老仆人腓尼克斯充分信任,让他睡在自己的脚边;在帕屈罗克鲁斯的丧礼中,他对军中的老人涅斯托表示最崇高的敬礼。在作战当中,他容易发火,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他复仇心强,对于敌人表现的十分凶狠,例如他在战死赫克托之后,把赫克托的尸体绑在他的战车后面,绕着特洛伊城拖了三个圈子。然而,当特洛伊的老国王普莱亚姆来到希腊军营,见到了阿喀琉斯,请求把他儿子赫克托的尸体交还给他,这时候,威猛、暴戾的阿喀琉斯的心肠却软了下来,他暗地里想自己的老父亲,把手伸出来给哭泣着的老普莱亚姆去握…… 你看,产生于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竟是这样一个性格复杂、感情丰富的英雄。他有对母亲的热爱,对老人的敬爱,对朋友的挚爱,对弱者的怜爱;他有对强者的抗争,对敌人的残忍……试想,如果按照“四人帮”的“三突出”13
的理论,这个神界的阿喀琉斯,无疑地会被更加“神化”起来。可是,荷马所塑造的英雄阿喀琉斯,却具有人的多方面性格与极丰富的感情,从这一点上说,不仅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无法与阿喀琉斯相比拟,就是许多塑造的不很成功的英雄形象,较之荷马笔下的英雄人物也是颇为逊色的。 当然,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与我们今天的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是无法相比拟的,因为时代不同了,他们不但有着时代特点的不同,而且存在着阶级本质的不同。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的性格的多重性和感情的丰富性,要受到阶级性的制约,无论是性格的多重性,还是感情的丰富性,都有着鲜明的无产阶级性。但是,要使我们今天的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荷马的史诗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我们在塑造英雄人物的问题上应从荷马史诗那里学习与借鉴什么呢?我以为有以下三点:一、写人;二、写英雄人物性格的多方面性;三、写英雄人物情感的丰富性。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