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2011.11.1学习17课少年闰土的生字及重点语句,同时读课文3遍以上1、学习生字(对生字进行注音、组词、找形近字)2、学习词语【词语解释】猹(chá):一种动物,像獾,喜欢吃瓜类。许下愿(xǔxiàyuàn):即许愿。讲迷信的人对神佛有所祈求,许下某种酬谢。也借指事前答应对方将来给以某种好处。祭祀(jìsì):旧社会过节时或每逢祖先生辰忌日,人们向神或祖先献供品,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值年(zhínián):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时,每户轮流负责准备,轮到谁准备的那一年,就叫值年。五行(wǔxíng):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迷信的人利用五行来推算人的命运。闰土五行缺土,所以起名叫“闰土”,表示五行齐全。允许(yǔnxǔ):许可,同意。装弶(zhuāngjiàng):弶,捕鸟的用具。装弶,就是把弶准备好,用来捉鸟。竹匾(zhúbiǎn):一种边较浅的圆形竹器。秕谷(bǐgǔ):干瘪的谷子。素(sù):平素、向来。课文里的“素不知道”就是向来不晓得。如许(rúxǔ):如此,这么些,那么些。其间(qíjiān):其:那。那中间。或指某一段时间。文中指西瓜地里。无端的(wúduānde):没有来由的。无穷无尽(wúqióngwújìn):成语。穷:尽、完。无穷无尽就是没有止境。形容数量极多。潮汛(cháoxùn):一年中定期的大潮。11
【近反义词】近义词:无端—无故希奇—希罕允许—答应熟识—熟悉盼望—希望往常—以往郑重—慎重许愿—许诺反义词:熟识—生疏允许—拒绝伶俐—笨拙郑重—随便【句式示例】〔原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天空中挂着圆月。〔原句〕这少年便是闰土。〔扩句〕这紫色圆脸的少年便是能装弓京捉小鸟雀的闰土。3、学习句子例如:①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②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如许”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③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11
2011.11.2学习17课少年闰土的课文内容,同时读课文3遍以上1、1、你从哪些文字中了解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长得什么样?(活泼可爱的海边的农村)。文中是怎样描写他的?(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从这些描写中,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闰土是个朴实天真、很受大人疼爱的健康的海边少年。)2、这是一个多么讨人喜欢的海边农家少年啊!课文中的“我”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原因。文中的“我”喜欢闰土是因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3、“我”往常的朋友是哪些人呀?是和“我”一样的少爷。4、“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课文中讲了几件事?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讲捕鸟、拾贝壳、管西瓜和看跳鱼儿这四件事。5、在这几件事中,作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件事?看瓜刺猹。6、阅读课文中所写的四件事,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关于小说《故乡》的写作背景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2011.11.03学习任务,同时读课文3遍以上1、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1自然段。3、摘录课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神态的词语和句子。11
4、再次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写了闰土著人的哪些事?你从中能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勇敢机智、聪明能干、见多5、把描写描写闰土外貌、神态的词语勾画出来,并摘抄课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神态的词语和句子。6、学习读后感细读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布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忽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他,正和闰土在厨房里谈天说地呢。这是初遇闰土的第一天。闰土很高兴,他和我不停的述说着在城市里看到的东西。少年闰土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然而,闰土在岁月里一点点一点点地长大,成了一个大人。他不但是身体上的改变,也是心里之中的改变,他对鲁迅恭恭敬敬地叫:“老爷。”而先前那欢笑着叫鲁迅:“迅哥儿!”的闰土早已经在社会的冷酷之中淡淡的,消亡了。让人费解。所以说以前的社会是吃人的。才让鲁迅要拿起笔去反击这个社会,为后人开出一条大道来,让后人走过这条道开出新的路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人们常常说要懂事,可这不一定,还不如天真无邪,欢声笑语要好的多。当看了这篇文章,我感到了一种凄然的感觉,自己不禁颤了一下,难道友谊在时间的过滤之后会褪色,会暗淡吗?当鲁迅激动得叫了一声:“闰土哥!”而闰土默不吭声。之后,又喊了一声:“老爷!”我知道他俩的友谊不那么深,原来的大海已如一条溪水。我变得恐惧起来,我害怕现在的挚友会贬值,多年以后,也许知识记得有这么一个人。我不希望这样,就像鲁迅不希望水生和宏儿走他们的路。哎,难道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友谊吗?2011.11.04一、【难句分析】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是怎么的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11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的用法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而“无端”一词则是“说不清原因”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2.我素不知道天下这许多的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去卖罢了。“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前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这句话从两个方面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许多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有可能被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我”抒情感想的句子。“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面高墙上的四角”指“我”和“往常的朋友”们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见识太少、知识贫乏,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一小块天空,表达了作者对广阔天地、农村生活的向往。二、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段落大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我”记忆中的闰土。突然了闰土勇敢、机智的形象。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家祭时,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这段主要交代了“我”和闰土认识的缘由。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我”第一次跟闰土见面的情形。突出了闰土的父亲十分疼爱他。第四段(第6—16自然段):写闰土告诉“我”许多希奇的事情。每五段(17自然段):写“我”和闰土的分别与友谊。三、【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出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我”和闰土儿时的真诚友谊,抒发了“我”热爱劳动人民,向往农村生活的思想感情。本文【写作特点】1.通过肖像、装束的描写突出人物的外貌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刻画了人物的个性特征。2.通过典型事例写人物的特点,如“雪地捕鸟、海边拾贝壳,看瓜刺猹,潮汛看鱼”这几件事,反映出闰土是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孩子。11
〔作业本第3题〕写出句子含着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子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想井底之娃,眼见狭窄,知识贫乏。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流露出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2011.11.05和06(星期六和星期天)学习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1、注音、找形近字2、语(语言)、殡(出殡)、硼(硼酸)、咳(咳嗽)、悟(觉悟)、缤(缤纷)、3、绷(绷带)、刻(深刻)、嗽(咳嗽)、镊(镊子)、佣(佣人)、悼(悼念)、4、漱(漱口)、摄(摄影)、拥(拥护)、掉(丢掉)、愉(愉快)、奥(奥秘)、5、囫(囫囵)、滩(沙滩)、喻(比喻)、懊(懊悔)、物(财物)、难(难度)、二、学习课文中的词语解释碰壁: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本课指做事不顺当。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机构。追悼:对死者表示悲痛的仪式。爱戴:尊敬、热爱并且拥护。挽联:为哀悼死者而写的对联。吊唁:祭奠死者并对其家庭表示慰问。羞愧:难为情,害羞,并感到惭愧。惊异:惊奇、诧异。个性:一个比较固定的特性。悔恨: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恨自己不该这样。爱抚:疼爱、抚慰。深奥:含义很深,不容易懂。硼酸水:硼酸,鳞片状的白色晶体。医药上用来做消毒防腐的药水。11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把整个枣子吞下去。比喻读书、学习不加分析、不求甚解。恍然大悟:悟,明白。恍然、突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了。张冠李戴: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颠倒了事实。饱经风霜:饱,充分。风霜,比喻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生活。各色各样:各种各样。本课指各种职业,各个方面的人都有。怒号:大声地吼叫,多指野兽的叫声或风声。麻木:身体上某些部分失去感觉,也指对外界事物不关心,反应迟钝。黄包车:一种由人拉,有两个轮子的车子,是旧时载人的交通工具。女佣:佣,被雇佣的人。女佣,女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2011.11.07(星期一)学习18课课文内容一、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1.默读第四段,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小组讨论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词,想想这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扶、洗、敷、扎、掏、叫、给等表达了鲁迅关心、爱护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的感情。)鲁迅先生在救助车夫以后,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什么?(鲁迅先生想到这位车夫冒严寒出来拉车,是多么可怜,家庭生活是多么困苦,伯父由这位车夫又想到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都是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所造成的,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造成的。伯父知道根源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越想越生气,脸色变得严肃——同情穷人。)画出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想一想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1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这段描写起了烘托渲染的作用,突出了“车夫”生活悲惨。)二、读第二段,了解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联系上下文,说说“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我”读书怎样?(“囫囵吞枣”的意思是: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学习不加分析、不求甚解。“张冠李戴”就是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颠倒了事实。从这里可以看出“我”读书不认真,不求甚解。)三、分角色朗读第三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指导同学由词理解句子,学习鲁迅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这种精神。“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碰壁”?(“碰壁”指做事不顺当、行不通。文中指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因而反动派对鲁迅先生恨之入骨。)“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句话可以从三方面指导学生理解。①从字面分析:天黑了,伸手不见五指,人走在黑暗中因看不清,容易碰到墙壁或其他障碍物;②从句子的含义来分析,在那反动分子横行、白色恐怖的旧社会,进步人士、革命人士常常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③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作者就是要揭露旧社会黑暗、罪恶。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们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革命者处处受迫害,人民革命斗争处处遭到镇压。)“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明白了什么?(“恍然大悟”的“恍然”是突然清醒的样子,“悟”是明白的意思。这个词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我”明白了是把鼻子碰扁了。)作者“明白”的对吗?“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为什么?(孩子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理解错了。所以在座的人都笑了。)11
由“碰壁”谈起,虽然这场谈话谈笑风生,可是当时人们心情并不轻松,因为他们言谈中无不流露着对敌人的憎恨。2011.11.08(星期二)一、朗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课文以引起回忆——回忆几件事的思路,以自然空行为标志,把课文分为五段。二、小组合作朗读课文,通过讨论,确定各段段意。第一段:主要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段:主要讲鲁迅先生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主要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主要写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夫。第五段:主要写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四)讨论、了解鲁迅先生,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组织同学讨论、了解鲁迅先生,使学生懂得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3遍2011.11.09(星期三)学习《一面》一、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二、对词语的理解 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在课文里有鲜明的意思。11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莽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摩挲:用手抚摩。 颓唐:精神不振作。 打眼:引人注目。 憎恶:憎恨,厌恶。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二、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默读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011.11.10(星期四)一、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段落大意〕《一面》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记叙“我”在内山书店见到鲁迅“一面”的情景。“我”因班车未到,天又下雨,便到内山书店避雨,想要购买鲁迅翻译的《毁灭》,钱又不够,内心矛盾。鲁迅便出来送书,于是“我”便有幸见了鲁迅一面。第二部分(从“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到最后),抒写“一面”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二、重难点讲析1.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对此,该怎样理解。 可以从这些方面来理解:(1)因为外祖母不仅像一般的长辈那样爱自己,而且和“我”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2)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地对待自己;(3)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内心的话都能和外祖母交流;(4)说外祖母是“终身的朋友”,是因为外祖母的爱,把“我”的心灵从黑暗中带到了“光明的地方”,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外祖母的乐观、坚毅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11
2.课文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那黑的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第一次体现了外祖母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愤愤不平,第二次表现她的宽容和快乐,第三次体现了她的坚强和乐观。3.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这段话运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没有外祖母,“我”的生活是黑暗的,没有温暖,没有阳光。外祖母的爱,把“我”从黑暗中带到光明的世界,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4.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这一系列称呼,有着深刻的含义。“同志”,表示志同道合,鲁迅和广大革命者有着共同的革命志向;“朋友”,表示亲密无间,鲁迅热爱广大革命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循循善诱,鲁迅热忱地指导广大革命青年;“战士”,表示顽强战斗,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在战斗中总是呐喊着前进。2011.11.11(星期五)学习20课《有的人》结合阅读提示学习20课《有的人》2011.11.12、13(星期六和星期天)1、抄写第五单元的“词语盘点”2、学习“日积月累”3、写成第五单元的“作文”4、完成相关的练习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