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翻译与理解。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道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传世。作者简介
诸葛亮主要经历:东汉末年,隐居南阳隆中(今湖北襄阳),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亮拟定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待机进入中原的“隆中对策”。后与东吴联盟,赤壁之战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刘备去世,辅佐后主。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实力相差悬殊,屡遭挫败,积劳成疾而病卒与前方,谥忠武侯。被后代统治者推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型。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背景简介
夫淡泊淫慢遂庐读准字音(fú)(dàn)(bó)(yín)(suì)(l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读准节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告诫,劝勉书信fú,句首发语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用来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明确,坚定.明志:明确志向到达远大目标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没办法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增长才干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修养性情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作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疾行,指迅速逝去意志消失最终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来得及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又怎么来得及!
我会整理古今异义宁静:古义();今义()慢:古义();今义()险:古义();今义()
一词多义志:1、非淡泊无以明志()2、非志无以成学()学:1、夫才须学也()2、非志无以成学()
问题探究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他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2、作者在本文中总结出怎样的人生经验?这一人生经验在文章中是怎样论述的?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须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4、你从课文中受到了哪些启示?能否为你的启示再补充一两个事例或者名言警句?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他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希望他的儿子有高尚品德、有远大志向、有真才实学,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2、作者在本文中总结出怎样的人生经验?这一人生经验在文章中是怎样展开论述的?文章从修身和治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他把人生的成功归结为一个“静”字、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也即是“淡泊、宁静”才能成功,“淫慢、险躁”必定失败。这就是诸葛亮的人生经验总结。“静”与“躁”两种人生态度与结局的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和真诚动人的感染力。淡泊宁静成功对比论证,更有说服淫慢险躁失败力,更见爱子情深
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须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立志、学习、广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篇末叮咛晚辈年华易逝,流年似水,如果不珍惜时光,必将碌碌无为。告诫晚辈要惜时。
4、你从课文中受到了哪些启示?能否为你的启示再补充一两个事例或者名言警句?立志: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淡泊:居里夫人提炼“镭”勤学:()节俭:()惜时:()
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我能行:根据提示背诵课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夫学须静也,()。非学无以广才,()。淫慢则不能励精,()。年与时驰,(),遂成枯落,(),(),将复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