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叫天灯,又叫许愿灯.当年,诸葛亮(字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诸葛亮命人制作了很多这样的灯,在城内借着微风同时放飞,并命众军士大喊:“诸葛亮坐天灯逃走了!”司马懿信以为真,带领大军去追赶,诸葛亮就此缓解了平阳之围。后人为纪念诸葛亮足智多谋,称此灯为“孔明灯”。从那以后,中国就有了放飞孔明灯的传统,用这种方式来祈福迎祥。二说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搬来救兵,其后果然脱险,於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现在的人们将孔明灯用于祈福迎祥、许愿祝福,所以又叫祈福灯、许愿灯、天灯.
作者简介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诸葛亮诫子书
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写作背景《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养养非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淫淫yi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弛,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诸葛亮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诵读全文,注意读音和停顿。夫(fú)淡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ú)放声朗读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放声朗读
一、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1、自译与质疑结合。2、补充注释:诫:警告,劝诫书:即书信,是一种常用文体以:用来;广大:使……广博成学:成就励精:振奋年与时驰:年华意与日去:意志;岁月遂成枯落:最终;枯败;凋零。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的操守,依靠安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看清世俗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平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需要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遂成枯落,多不接世,于是成为没有用处的人,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只能悲哀的守着那穷困的房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
通译全文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通译全文
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问题设置与探究: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吗(道理或事实均可)?A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B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5、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用了双重否定,语气更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肯定作用。
积累名言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
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巩固练习1、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的?(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2、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3、填空: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听歌趣背。岁月悠悠越千年诸葛古训代代传今日重温诫子书修身立德效圣贤效圣贤君子之行牢记在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之行牢记在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宁静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哎啰啰哎啰啰哎啰啰哎啰啰非宁静无以致远君子之行牢记在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君子之行牢记在心学以广才志以成学志以成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哎啰啰哎啰啰哎啰啰哎啰啰非志无以成学君子之行牢记在心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君子之行牢记在心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将复何及淫慢不能励精,险躁不能治性,哎啰啰哎啰啰哎啰啰哎啰啰险躁不能治性君子之行牢记在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之行牢记在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宁静致远宁静致远
诸葛亮几千前前对儿子说的话,今天还有意义吗?你如何理解?
品读孔明《诫子书》悟透十种“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宁静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
“俭以养德”。【节俭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计划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增值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
“怠慢则不能励精”。【速度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不谋而合。
险躁则不能治性”。【性格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冶性”。【时间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想象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象力比知识更有力量。【精简的力量】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更有效果。
薛谭学讴(ou,唱歌),自足而归,知不足而得返。就是“躁”的最好的例证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