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课后谈谈山东大学附属中学陈维丽晨起,读陈维丽老师凌晨发来的课后谈,激起我当年闻鸡起舞之志,惭愧于自己虚度年华多时。一个工作仅仅七八年的老师,识如此深刻,见,如此广阔,行如此执着,令我佩服!建议每位老师都读一读这篇课后谈,也许你也会感慨万千。——张宗达老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第一次读到这两句话时,我还是一个孩童,当时并不解其中真意,只是煞有介事地将这两句话抄录到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时光流逝,动若飞鹏,再次相遇,已是我而立之年。而此次重逢,不再是对这八个字浮光掠影,而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带着孩子们借由它的源头文字《诫子书》,解读这八个字的深远意境。一、由《诫子书》读诸葛亮《诫子书》凡八十六言,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借以教育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成为自己所期待的人。诸葛亮期待自己的儿子成为什么人呢?开篇第一句“夫君子之行”,他想让儿子成为“君子”。随后,他提到了君子有怎样的品行,即向儿子明确了君子的内涵“修身养德”、“明志致远”、“广才成学”、“励精治性”,也就是说诸葛亮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能修养身心、涵养品德、有坚定的志向、有远大的目标,能增长自己的才干、成就自己的学业,能振奋自己的精神,并能修养自己的心性的人。而若要拥有这样的品行,诸葛亮也给予儿子以指导,即要“俭”、“静”、“淡泊”、“宁静”、“学”、“志”、“不淫慢”、“不险躁”等,并从反面说明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讲了时不我待的道理。短短八十六言,对儿子有期待、有教育,有方向、有指导,可谓是知行合一。《诫子书》是诸葛亮教育儿子的一封家书,言为心声,这更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概
括。从《诫子书》中我读到诸葛亮是一个儒学者,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其一,从他对儿子的教育中可读到诸葛亮的“君子”追求。“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反复诠释,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器”、“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等等。成为“君子”是儒家对人的教育期待,并对“君子”这一概念进行不断的阐述和定义。诸葛亮对儿子的期待亦是如此,由“君子之行”起笔。其二,诸葛亮对“君子”的界定也很儒学。“修身养德”,这与中国传统的“立德、立言、立功”不谋而合,“立德为修身养性之本”。在当代教育中,我们也有提到,要做事,先做人,这大概就是“立德”之说在当代教育的衍生。而在《大学》中也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这些都与诸葛亮对“君子”的阐述毫无二致。其三,诸葛亮对如何成为君子的论述也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说明了“志”的重要性及要“坚守志向”;《论语》中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诸葛亮“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表达思想异曲同工;《论语》中提到的“克己复礼,为仁”强调自我的约束的重要,与《诫子书》中提到的“俭”也是一致的。然而《诫子书》中诸葛亮的思想也不唯有儒家的思想,他在《诫子书》中说“淡泊”、“宁静”,这样一种内心恬淡、宁静专一的心理追求又恰是道家的“无为”,“无为自化,清净自在”是道家自我心仪的境界。有人说“儒家讲敬,道家讲静,佛家讲净”,说到此诸葛亮也是真真的道家大师。只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的追求,既超越了儒家的“敬”,也不完全是道家的“静”,而是在“淡泊宁静”中“明志致远”,他在宁静淡泊的心态之下,依然不忘记自己的远大志向,并为此坚守终生。这不就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吗?然而,诸葛亮的追求不是“齐家”和“治国”,因此他算不上一个优秀父亲,也成不了一代帝王,他的追求是“平天下”,解天下苍生于乱世水火中。恰如《三国演义》中,当诸葛亮于茅庐之中对刘备畅谈三分天下后,仍无出山之意,刘备一句“置天下苍生何?”让诸
葛亮鞠躬尽瘁了一生。无怪乎给少主的《出师表》洋洋洒洒千余字,末了还“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而留儿子的《诫子书》也不过八十六个字。当然,老父对幼子的殷殷期盼,谆谆教诲还是让人唏嘘不已。将自己的一生的浓缩后,全付于这八十六个字,虽无丝毫抒情之意,但是为人父的殷切和担忧,读来确实让人感慨。“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警醒,是担忧,全都出于真情。如若用一个字来概括全篇的话,我选择“静”,宁静专一是静,约束不放纵自己也是静,内心恬淡是静,坚守志向也是静。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静”也许是最能成就他的箴言。二、由《诫子书》读语文课堂这是学科德育渗透的一个课例。其实无需刻意,语文文字的本身对人就有教化功能,古人言“文以载道”。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体现在课堂的细枝末节,实现在学生的举手投足甚至是眼神之间,受益可能是在当下,也许是在未来。带着这样一种理解,我在设计我的课——《诫子书》。课堂设计分板块:导语设计、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我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字谈起,这也是我与《诫子书》的初相遇时的文字。板书设计我很用心,以“静”为羽扇柄,以竖版“修身养德”、“明志致远”、“广才成学”、“励精治性”为扇骨,意在在体现文章结构的同时,揭示文章内涵,即《诫子书》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追求。而课堂设计的主体部分是“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设计以“读”贯穿全文始终,这是由文章的文体决定的。《诫子书》是一篇文言文,对于文言文最好的解读就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课堂为“初读文本·读准字音、疏通文意·读出节奏、解读文本·读出重音、知人论世·读出情感、情感烘托·读出自己、课堂升华·致敬先贤”,这几次读的设计结构全课,“好文五重天,一读一重天”,在读中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物的分析和解读,而其中的教育内涵便不言而喻了。为了体现出德育特色,在“解读文本”中,通过让学生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并通过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德育课的特色得以凸显。虽是匠心设计,却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这一课堂设计是在不断的磨课中最终敲定形成的,其间经历了许多次的反思和修改,也得益于教
研组内王爱侠老师、王波老师、史伟老师、张萍老师及众兄弟姐妹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还有数学组苏晓虎老师的点拨提醒。课堂设计是教师走进课堂的第一步,其实并不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得失。当我们带着设计好的教学走进课堂的时候,孩子们的反映和接受才是我们教学最大的命题。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孩子们的思维是鲜活的,当课堂的走向与我们的设计不重合时,才体现出一个教师的能力和深度。加上试讲、赛课、再试讲、录课,《诫子书》这篇文章,我讲了八遍。统观我的课堂,我仿佛受到了一次洗礼,让我感慨良多。尤其是录课带给我的启示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了课堂中的自己,像是照镜子,有些自惭形秽。从浅的来说,是我教学的姿态语言。我看了自己三个版本的教学视频,第一个是在区里赛课中录制的,第二个是我试讲时录制的,第三个是正式录课时录制的。其实,区里赛课时,在没有反思之前,我自我感觉良好。而当我看了录像课之后,这种良好的感觉便荡然无存了。在课上,我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很多细微的毛病,如说话有时会走来走去,在镜头中感觉特别晃眼,我想在课堂上是不是影响孩子们的专注?再如我说话有时会翻来覆去,语言不够简练,同一意思会表达好几遍,这样是否浪费了课堂时间?还有,课堂上服装的选择和妆容的修饰,其实也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带着这样一种反思,我继续录课,在之后的录课中,有些地方能改正,有些地方还需要自己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修炼。从深的来说,就是我的教学技能。课堂的设计就好比是内在的骨骼,而课堂实施就是让骨骼丰满,变成有血有肉的教学。因此,设计课是教师的能力之一,基于设计展开教学有时甚至比设计还重要。有些教师,并不见得有多么高深的设计,但是,高超的教学技能,深厚的学术功底,足矣让他的课堂趣味横生,让他的学生受益匪浅。而自我反思,我的课堂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学术功底也需修炼。多学习、多琢磨,并将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用于教学实践中,也许能够让自己提升。换而言之,我若时真想提升自己,让自己有所成长和进步,一需要学习,二需要时间。二者缺一不可。感谢张宗达老师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这是我教学成长史上的一次大的转变和思考,我也将带着自己的反思,奋然前行,毫不懈怠。
三、由《诫子书》读我自己初遇《诫子书》,我还是一个孩子,处于对语文的挚爱,我记下了它的文字。再次相遇《诫子书》,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因为需要展开教学,我研究着它的内涵。除却教学中带给我的思考和感悟外,《诫子书》文字本身的思想和内涵也感召着我,在《诫子书》中,我读我自己。这是我教学的第八个年头,也就是说我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整整走过了七年。七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是一个呱呱坠地的小婴儿在经历了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后期、童年前期等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后,成为一个小学生的过程。而我教学的这七年和婴儿成长的七年相比,又收获到了什么呢?想到这里,似乎有些汗颜。《诫子书》中说“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凋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岁月急逝,还有多少时光能留给自己好好研究教学?真害怕等自己老了,依然还是一个语文教学的初学者。那么多的教学智慧,那么多的精彩课堂,那么多的教学之道,若是我不能悟,不能经历,不能践行,也枉我以“教书”为志向那么多年!生活中,除了“教书”真的还有很多事情,生活的琐事、工作的杂事,生命像是一地鸡毛。能坚持住自己的志向,坚守自己的初心,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若是能于杂乱中内心恬淡,能在诱惑中宁静专一,也真是了不起。读了《诫子书》,我想通了一个问题,“内心的恬淡和宁静专一”并不影响自己志向的实现,甚至这是实现自我最佳的状态。而若想做到内心的恬淡和宁静专一,就要实施克制自己,不放纵懈怠;就要时时保持学习的状态,让自己随时接受到外界的有效信息;就要不忘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志向,追求自己的志向。而当这些都做到了,恬淡宁静的心情,无需苛求,自然也就产生了。也许经典的意义就在于此吧,遇见,就会有多不同。感谢这样一个讲课的机会,感谢《诫子书》,感谢给我们这个课题的张宗达老师。人生的很多精彩都是在不期中而遇,就像是《诫子书》,不曾想,讲了这样一节课,给我如此深刻的感受,而这些感受也将激励着我不忘初
心,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