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民族中学:刘婷诫子书—诸葛亮
诫子书诸葛亮
目标导航: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作者简介
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杜甫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其对后代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诫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背景简介
读准字音,熟读成诵夫(fú)淡泊(dàn)淫慢(yín)(suì)遂庐(lú)(bó)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告诫,劝勉书信fú,句首发语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用来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明确,坚定到达远大目标,形容词作名词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增长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修养性情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作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动词,学习名词,学问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疾行,指迅速逝去意志消失最终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来得及年纪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作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问题探究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文章主要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君子之行……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4、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刻苦学习,珍惜时光。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章主要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文章从修身和治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须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①、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②、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③、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结构:诫子书修身—静(正面)治学—躁(反面)惜时—将复何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小结:诸葛亮在这篇只有86字的书信中,表达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殷切希望,劝勉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立志,惜时而有所作为。
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