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十九、《诫子书》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备考2022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十九、《诫子书》

ID:1188374

大小:98.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7-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九、诫子书❶诸葛亮【近14年未考查】夫 ❷君子之行, 静 ❸以  ❹修 身 ,俭以有道德修养的人,(通过)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俭朴节约养德。非淡泊 ❺无以 ❻明志 ❼,非宁静无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没办提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式:静思反省,俭朴节约。提出实现人生志向的方式:清心寡欲,安定清静。以致远 ❽。夫学须静也,  才 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❾才,法达到远大目标。要学习必须静心,要获得才能必须(不断)学习,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 ❿则不能励精 ⓫,险躁 ⓬则不能治性 ⓭。年与 时不立志就没办法成就学业。放纵懈怠便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便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驰 ⓮,意与日去 ⓯,遂成枯落 ⓰,多不接世 ⓱,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年老志衰,(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守穷庐 ⓲,将复何及 ⓳!(只能)悲伤地守着那穷困的陋室,(到那时)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赏析评点此为诸葛亮的治学之道:静心研究,持之以恒。反面论述“不静”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彰显“静”的价值。以慈父的口吻对儿子进行谆谆教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❶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❷〔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❸〔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❹〔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❺〔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❻〔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❼〔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❽〔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❾〔广〕增长。〔淫(yín)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一、内容主旨作者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刻苦学习、珍惜时光对培养自己品德的重要性,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二、结构图解 《诫子书》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勤学立志修身养性珍惜年华三、写作特色1.正反对比,观点鲜明。本文是提倡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告诫他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2.语言凝练,意蕴深厚。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他的子孙能从中获益,就是今人读来也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本文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一、重点字词句梳理1.重点词语解释(1)夫君子之行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2)静以修身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3)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 明确,坚定  (4)非宁静无以致远致: 达到  (5)非学无以广才广才: 增长才干  (6)淫慢则不能励精淫: 放纵  励: 振奋  (7)险躁则不能治性治: 修养  (8)年与时驰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9)遂成枯落枯落:比喻人老志衰,没有用处(10)悲守穷庐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2.古今异义 (1)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 懈怠 今义: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  时间长(2)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 轻薄 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  险要(3)意与日去古义: 丧失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非志无以成学    志: 立志  (2)形容词用作名词非宁静无以致远远: 远大目标  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1处)(1)淫慢/则不能励精(2)年与时/驰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译文:(通过)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译文: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没办法成就学业。(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译文:放纵懈怠便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便不能修养性情。二、理解性默写1.文中阐述“才、学、志”三者关系的句子是“ 才须学也 ,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 ”。 2.文中“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反映了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心态。  3.文中“ 淫慢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性 ”阐释了懈怠和急躁会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 三、课文内容探究(一)理解文章内容1.开篇以“ 君子之行 ”的高标准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 静以修身 ”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俭以养德 ”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 学习 、 成才 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 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 4.“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生活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5.作者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条件是立志、学习、惜时。三者关系:作者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6.作者立足于“静”,论述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怎样具体论述的?作者论述了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两个方面的内容。无论学习,还是做人,作者强调的都是一个“静”字:学习需要静,修身需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7.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意?作者是从什么角度阐述的?这句话的含意是流年似水,年华易逝,如果不珍惜时光,必将碌碌无为,老大徒伤悲,到那时就悔之晚矣。作者从反面阐述,劝诫儿子要珍惜时光。(二)分析写作手法1.作者认为“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课后练习第三题变式]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之中又必须心“静”,如果一个人“淫慢”“险躁”,不静心,无恒心,则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2.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2019·浙江宁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三)阅读启示探究 1.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劝勉儿子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并注意珍惜光阴。2.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示例: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示例一:决心和毅力对学习非常重要,因为缺乏意志力,缺少持久力,学习就会半途而废,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示例二:人在少年时期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因为时光飞逝,意志力也会随同岁月而丧失,年少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课过关检测☞见强化练习册(教用P22、学用P19)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