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诫子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诵读课文,掌握词句意思。(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法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汲取精神养料,体会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盼之情。教学重点词句翻译、课文背诵、积累警句、理解主旨教学难点充分理解文章内涵,理清逻辑层次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讲授法、点拨法、练习法。教学用具课件板书设计提出论点 治学 静以修身 正(静)反(躁) 俭以养德 修身 4用心爱心专心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说说他是谁: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出示幻灯片:对联)2作者介绍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字孔明,人称卧龙。师:诸葛亮是千古良相,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后人眼中他更是智慧的化身。这样的一位历史名人,这样的一位智者,他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对我们也是一种启迪。(二)朗读课文: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2、播放录音。要求: (1)标记生字注音。(2)注意词句停顿。(出示幻灯片:生字)3、学生仿读提示:注意朗读节奏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出示幻灯片:朗读节奏)4、指定学生朗读,余生评价,后齐读。(三)展示目标(四)学生自学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自主译读课文。2记录词句、内容疑点,或自学发现。(师巡回指导)(五)交流合作: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生梳理:(1)词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性;驰;去;遂成枯落(2)句子: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④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根据对联内容猜人物。介绍作者情况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学习欲望。说说题目含义听录音,标记生字注音,注意词句停顿。识记生字,了解节奏,学生仿读。朗读课文,余生评价。齐读课文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学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2记录词句、内容疑点,或自学发现。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集体交流,明确识记。练习巩固:词句翻译4用心爱心专心
(3)课文理解:①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②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淡泊、立志、惜时)(双重否定、对偶句)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③请找出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正反对比论证法(出示幻灯片:知识梳理)(六)巩固练习(1)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2)做《伴你学习》,巩固词句翻译。(3)背诵指导:课文论述过程:论点——淡泊——治学、立志——惜时语言特点:对偶句(出示幻灯片:课文背诵)(七)课堂总结1学生交流学习收获。2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真正地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八)达标测试1解词:淫慢\驰2译句: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默写课文(九)作业设置:1、巩固背诵,积累警句。2、搜集关于“淡泊”、“立志”、“惜时”方面的诗句、名言,整理在读书笔记本上。(出示幻灯片:家庭作业)思考讨论交流明确再次朗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做练习听讲,理清文脉,把握句式特点。背诵课文交流学习收获做检测题听记作业教学反思本文语言多采用对偶,节奏感强,很适宜朗读,而朗读也正是理解文本的基础。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加强了朗读教学:一是听录音,进行仿读;二是引导学生体会评价,进行反复朗读。从教学效果看,这种形式是很有效的,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背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积极贯彻“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的要求,“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提问、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主要体现在朗读环节、自学环节。“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主要体现在质疑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学,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比如对其他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比如对其他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等。4用心爱心专心
教学过程应是“授之以渔”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诵读时,我提醒学生注意节奏;又如背诵时,我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特点、文章的脉络;再如质疑文本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质疑。当然,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教学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对教材的处理还有欠妥之处等。4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