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案例名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六年级提供者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从全册课本的安排来看,本组课文与第四单元“人间真情”这一组表现人物爱心的课文遥相呼应,可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划人物的方法。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习得作文的方法,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的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适当介绍时代背景。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读《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鲁迅著作和鲁迅精神打下基础。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3、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学校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课外活动感兴趣;2、学生已学习《少年闰土》,对鲁迅有了初步的认识。3、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好。4、经过动员学习,学生能掌握调查访问的基本方法,大部分同学对研究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以话题为中心,突破书本条框的控制,广纳各种有益信息。从语文教材内容纵向发展的角度,对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2、营造出一个轻松、活跃的语文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尽情分享与畅谈自己的见解。3、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树立崇高理想,激励自己的学习。4、拓宽自己的视野,争取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积累到一定的文化知识。内容:1、引导学生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背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组织一个“谁知道最多鲁迅先生的事迹”的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较多。3、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你最敬仰的人是谁?4、开展一个不说名字描写班中某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猜猜是谁的活动。
5、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写作方法。6、每人写一篇“我的——”为题描写人物,不少于300字的作文。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学生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3、投影仪、视频展台和大屏幕;4、上课环境为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前期准备进行组织动员,给学生提供预习的相关资源(范例,调查记录表等),发放资料介绍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与方法。1、请求学校领导的全面协助。(因为要用到学校的各方面资源和场地)2、征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3、组织开展学习研究性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等。让学生初步感知知识。需要准备一些学习资料。探索交流1、教师及时提供参考书籍,网址、图片,开放图书馆、电脑室。2、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安排好场地。1、阅读学习进度表。2、阅读活动记录表。3、熟悉小组内成员。让学生自主探索并进行交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动手操作1、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各小组顺利完成研究学习,保证人人参与。2、制订合作学习规则给学生,使研究活动顺利进行。1、开展一天“图书开放日”活动,学生们自由阅览书刊、杂志、报纸。(注意图书归档)2、全体成员参加一个“谁知道最多鲁迅先生的事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的比赛,以小组为单位。3、开展一个不说名字描写班中某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猜猜是谁的活动。总结反思1、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展情况,发挥好指导作用。2、鼓励辅导后进生,确保全部成员顺利完成学习方案。1、每人写一篇“我的------”为题的作文。要求300字以上,描写自己的一个亲人、老师或朋友。2、分小组和全组进行总结和反思,填写好评价表,活动记录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知识,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掌握知识。七、教学评价设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习成果评价表姓名班别年 月 日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得分自评组长评教师评一、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1、认真参加每次活动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3、做好资料累积和处理工作4、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5、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二、在活动中的表现6、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7、关心同学,有一定的责任心8、能对自己进行“反思”9、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想法与成果10、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三、主动学习的表现11、能用多想办法收集资料12、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13、有求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14、独立思考,自主学习15、积极实践,敢于操作总评(星星总数)÷3(总自评+总组长评+总师评)÷3注:1、评价结果分五个星级2、五星表示优秀;四星表示较好;三星表示一般;两星表示尚可;一星表示仍需努力八、帮助和总结
全体活动组学生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之后,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思维更加活跃,各小组更加团结协助,同时也锻炼了胆量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多渠道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事迹。学生的阅读能力,作文写作能力相应提升。原本沉闷、紧张、拘谨的语文学习环境逐渐被活跃、轻松、灵动的气氛所替代,学生后来的学习表现更为投入,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老师们也总结了自己的教学得失,彼此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现了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目的。本次研究性学习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如:分组还不够细(由于知识水平的不均衡等),其次活动的形式要更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有待更加完善。今后的学习研究将扬长避短,争取把语文活动搞得更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