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案示例这是一篇阐述儒家思想的修身之作。文章对儒家的做人标准,从理想追求到道德行为,到人际关系,到艺术鉴赏,都有所涉及。这些真知灼见,千百年来影响着我们,是我国乃至东方思想文化的精髓。在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时,我们将——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当堂成诵。2.学习并积累重点词语。3.感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走近作者一、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他广收门徒,收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据说有三千弟子,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在《论语》中。二、作品信息《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论语》的篇章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节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融入文本一、整体解读(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能够经常反省检查自己是人的一大美德。曾子说的这三方面是从他的个人经历和认识提出的,也的确是很重要的。孔子认为“见贤思齐”,才会不断进步,“见不贤”对照、反省自己,才会改正缺点。
这是孔子回答子贡的话,也是儒家提倡的“恕道”。孔子认为,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这则讲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人担负着重大责任,要走的艰苦的路还很长。孔子赞成人们追求“富与贵”,但不能妨碍人民的利益,如果妨碍了,你就不能拥有。孔子也不反对人们厌恶“贫与贱”,但是行了“仁道”却得到的是贫贱,君子也不能因此而抛弃“仁道”。孔子心目中的君子的标准是先行后言的。他强调,人应该把行为端正和勇于实践放在第一位。孔子主张“成人之美”,不仅要正己,还要帮助别人成就美德,反对袒护放纵行为不端的人,说那是成人之恶,是小人之行。周代做官才有丰厚的俸禄,所以‘“富”就是做官。做官要以自己的修养来“求”。表述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三月不知肉味”,可见孔子对音乐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孔子通过对点的赞许,提倡人的自然常态,认为人应和自然亲近,融入自然,乐在其中。孔子一生本想通过做官以“仁道”治天下,但终不得志。曾点的话对孔子似乎有所触动,孔子听了以后大加赞赏。二、问题研讨1.《论语》是早期的语录体散文,它的文学性表现在什么地方?《论语》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性。记录者并没有追求一定效果的文学意识,而在人物对话中,往往用简练的言辞,就表现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例如:(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一段,语气生动,孔子的形象也跃然纸上。这在《论语》中是比较生动的描写。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处世之道?甲生: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乙生: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无法维持。
师评:两位同学都动了脑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很好。确实,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就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三、名句鉴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去强加在别人头上。这句话看似简单,要求好像也不高,但如果能够从大事到小事处处都做到,恐怕并不容易。比如说,一个人当然不愿意别人在背后议论他,贬低他,但他是否从来不在背后议论别人呢?这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问题。用另一个说法,那就是“推己及人”,要从自己的利害关系推想到对别人是有利或有害。如果人人能时刻注意到这一点,世上的纠纷就会大大地减少。四、靓点点击语言简练,富有哲理。《论语》大多运用口语,明白易懂。孔子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但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五、文言知识1.通假字莫春者莫通“暮”,暮春。2.一词多义3.词类活用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做状语,译为“每天”。)4.古今异义吾日三省吾身(三:多次,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今用作数词。)体验活动1.这是一篇阐述儒家思想的修身之作。文章对儒家的做人标准,从理想追求到道德行为,到人际关系,到艺术鉴赏,都有所涉及。请带着感情背诵全文。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新儒学大师的预言
今天的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练习全解一、课文主要涉及哪几方面的人生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十则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至(三)则,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第二部分是(四)至(八)则,讲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富贵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第三部分是(九)、(十)则,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二、解释下列句中的粗体字词。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手?忠:诚心诚意。信:诚实。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省:反省检查。3.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恶:厌恶,讨厌。4.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料想。5.吾与点也!与:赞赏。三、课文中的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试着把它们找出来,并用这些成语各造一个句子。找出的成语如下: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成人之美注意所造句子要通顺。四、熟读并背诵课文此题要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熟悉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才是牢靠的。自主实践一、语言实践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1)子在齐闻《韶》,,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2)孔子讲的对人要宽容的话是“”。(3)曾子自省的三个方面是“”。(4)曾点所说的“”这些话令孔子大加赞赏。2.给下列粗体字注音并释义。(1)内省()(2)莫春()(3)喟然()3.翻译下列句子。(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二、阅读实践(一)(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4.这则人物对话,表现出怎样的文学性?(二)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
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得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于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5.给下列句子中粗体字注音。(1)季氏将伐颛()臾(2)虎兕()出于柙(3)龟玉毁于椟()中6.解释下列句子中粗体词的意义。(1)季氏将伐()颛臾(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4)不患()寡而患不安7.下面句子中粗体词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C.因而近于费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8.下列句子中粗体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是谁之过与无乃尔是过与B.孰为夫子何以伐为C.子见夫子乎见其二子焉D.则将焉用彼相矣今由与求也,相夫子9.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0.补出下列句中省略的成分。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11.从文中找出三个至今常用的成语。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参考答案]1.(1)三月不知肉味(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1)xǐng检查(2)mù暮春(3)kuì叹气3.(1)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2)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3)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德,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相反。”4.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性。在人物对话中,往往用简练的言词,表现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这一段,语气生动,孔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在《论语》中是比较生动的描写。5.(1)zhuān(2)sì(3)dú6.(1)攻打(2)居,充任(3)憎恨(4)怕7.C8.A9.B10.之11.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12.我怕季氏所忧虑的并不在颛臾,而在我们国君的门屏之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