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ID:1188801

大小:435.6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设备或工具多媒体学生课前准备朗读课题《论语》十则课时教学流程老师创设情境初读课文再读课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生进入新课正音断句疏通文意讨论明确学习小结背诵运用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山东济宁“孔庙”的视频录像与讲解)要求学生思考:孔子曾被封建统治者神化为“先圣”也曾在文革期间背负一身“罪状”,请说说你自己的眼睛发现和理解的孔子。二、课前热身多媒体展示:1'孔子: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论语》:我国儒家经典著作,共20篇,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观看理解籍。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三、初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布置听读任务:注意读音、断句。2、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和断句。了解积累3、要求学生大声齐读课文。后自由朗读。八八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布置自学任务: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听读 2、教师巡回指导点拨3、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疑难4、教师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五、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课文及重要的文言词语意思。提问解决2、课下搜集孔子的资料,并积累几则其余的自己感兴趣的论语在下节课交流。作业3、背诵全文。背书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重点字词解释或者翻译二、齐声背诵全文:检查字音停顿三、分组讨论探究布置讨论任务:十则语录中哪些是探讨学习方法的,记四、自由论坛要求学生说出对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条论语的认识。五、体验反思要求学生思考:举出实例说一说哪一条自己做的比较好,活实践中应如何做。哪些是探讨学习态度的。哪一条还很有差距,复习齐读请分类笔讨论明确自由发言以后的生反思《论语》十则知识整理一、文学常识1'关于《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约485章,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由于孔丘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2、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瞰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为“至圣”“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孔子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二、文白互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 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了。”〔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肯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一这就是聪明智慧。”〔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日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文: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译文: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2)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体会,新的发现。)(3)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3、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2)是知也(是,古义:这,这个,这样。今义:表示肯定判断的动词。)(3)死而后已.(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4)三人行(三,古义:表示多。今义:三,表示确数。)4、一词多义:(1)而:①表承接(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②表转折,却(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知:①了解(人不知而不愠)②领悟(温故而知新)③明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同“智”,聪明。(是知(zh1)也。)5、涉及的成语:(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4)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9)岁寒松柏:严冬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凋谢。比喻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高贵品格。(10)己所不欲5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6、需掌握的字的读音:论(Itn)语不亦说(皿e)乎愠(yOn)三省(xmg)传(chucn)不)习乎曾(zaig)子罔(wdig)殆(dci弘)诲(hu1)女(rd)知之凋乎是知(zh1)也自省(xmg)不欲,如女W吆)毅(y1焉(y"ie)己(ji)所哉O)施于人死而后已(y1)四、特殊句式:an)(zoi)1判断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省略句:(1)可以(之)为师矣。(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3、固定句式,: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是吗?)五、区分内容:1学习方法:(1)学而时习之。 (1)温故而知新。(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习态度:(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思想品德修养:(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名句默写: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板书设计课后心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