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七年级)10 论语十则学案及练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试卷七年级)10 论语十则学案及练习题

ID:1188967

大小: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0《论语》十则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理解、运用格言、警句。3.联系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一、预习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曾()子弘()毅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为()师矣罔()殆()诲女()是知()也不亦重()乎2.解释下面每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为人谋而不忠乎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其恕乎!3.填空。①《论语》主要是记录的书,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②孔子,名____,字_______,时期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家、家。③《》《》《》《》合称为“四书”。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用课文中的原句默写填空。(1)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2)唐太宗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____________。(3)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对外国运动员说,“,?北京欢迎你。”(4)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是,,。(5)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6)提倡多向别人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7)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8)《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二、研讨交流1.“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填写)2.第八则中“重”和“远”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3.举出本文中的成语三例,并加以解释。 4.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怎样理解这句话?三、巩固拓展[基础训练]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解释词语。①时②说2.这一则主要讲的愉快,的珍贵,的修养。3.“不亦……乎?”相当于今天的句式,是意思。4.对“人不知而不愠”翻译正确的是()。A.人们是不了解(情况),因而(他们)不会恼恨。B.人们不知道,我不会恼恨。C.人们不聪明,因而不会恼恨。D.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提高训练]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论语·为政》)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述而》)1.找出文中通假字,注音并解释。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③诲女知之乎()④知之为知之()⑤是知也()3.翻译下列句子。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学习方法的?这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