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目标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重点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难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法引导探究学法诵读法自学法合作探究法一、预习导航一、课前准备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②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2、写作背景详见反页二、课上交流1、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②班上交流:由一个同学介绍搜集整理知识,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二.合作探究1. 教师范读课文 ,疏通字音障碍。给黑体字注音: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思而不学则殆不亦说乎诲人不倦诲女知之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学生自读,读顺,读通。3、小组合作,翻译全文。把下列句子意思写出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变式拓展1)找出本文通假字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