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论语》十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冀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论语》十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冀教版

ID:1189166

大小:4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五单元21 《论语》十则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诲(  )女知之乎!(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5)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6)终夜不寝(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中通假字、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的掌握情况。答案:(1)yuè (2)wǎnɡ dài (3)huì (4)wéi (5)shě (6)qǐn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诲女知之乎(3)是知也(4)默而识之解析:在文言文中,有些字按表面义难解释时,就考虑是否通假。答案:(1)“说”通“悦”,愉快。(2)“女”通“汝”,你。(3)“知”通“智”,聪明、智慧。(4)“识”通“志”,记、记住。3.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择善而从:              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温故知新:答案:择善而从:选择优点学习。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诲人不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诲,教导。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4.了解《论语》及孔子。(1)《论语》是记录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属语录体的散文集,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共20篇,492章。一章记一事或几句话,内容上章与章之间并无一定的联系。形式上或为问答或为独白。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之说,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的家、家、家,儒家的创始人。答案:(1)孔子 儒家 孔子 半部《论语》治天下(2)春秋末期 思想 政治 教育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填空。(1)《论语》十则,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的十条,是在不同时间与弟子们的谈话记录。(2),可以为师矣。,,是知也。,,是以谓之“文”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案:(1)个人修养 学习态度 孔子(2)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而”“知”的意义和用法。解析:“而”作连词时有两种用法:承接和转折。“知”在本课有四种解释:了解知道,明白“知”通“智”,读“zhì”,意思是“聪明、智慧”。答案:3.找出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解析:首先翻译词语、句子,然后看哪些词语的词性有变化。答案:时:时间名词作状语,按时。故:形容词作名词,指旧的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的知识。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认为……可耻。4.与其他三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是以谓之“文”也           B.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C.可以为师矣D.何有于我哉解析:C项是省略句,应为“可以(之)为师矣”。其余三项为宾语前置句。A项,“是以”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应为“以是”,意思是“因此”。B项,“何以”应为“以何”,意思是“凭什么”。D项,“何有”应为“有何”,意思是“有哪一样”。答案:C5.如何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首先理解词义。罔,迷惑。殆,疑惑。而:却。然后翻译句子。最后谈“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参考答案:这句意思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害。主要谈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即经常复习,学思结合。6.如何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析:首先理解词义。然后翻译句子。最后分析意思。参考答案:这句意思是,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谦虚地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快乐时光孔子的故事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出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学生。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地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有朋自远方来(  )A.从      B.自己      C.主动(2)人不知而不愠(  )A.恼怒B.烦恼C.熟识(3)温故而知新(  )A.原因B.旧的,学过的C.事故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朗读下面几句话,看用哪种语气才恰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思而不学则殆。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4.根据提示填空。(1)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 (2)关于培养宽厚胸怀的句子是: (3)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1.解析: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另外也应注意识记实词的意义。答案:(1)A (2)A (3)B2.解析:A、B、C三项是谈学习方法的,D项是谈学习态度的。答案:D3.解析:根据句末标点判断语气的种类。答案:反问语气 陈述语气4.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之此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5.解释加点的字。(1)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2)南山有竹,不柔自直。(3)岂可及乎。(4)括而羽之,镞而砺之。6.解释下列句子。(1)子曰:“汝何好乐?”(2)吾非之此问也。(3)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7.本文讲的是           ,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5.解析:联系上下文解释词义。答案:(1)只是 (2)通“揉”,弯曲 (3)赶得上(4)通“刮”;磨6.答案:(1)孔子说:“你有什么爱好?”(2)我问的不是这个。(3)刮过了,并给它安上尾羽,装上铁头并把它磨锋利了,它进得不是更深吗?7.解析:读懂大意,并进行总结。“南山有竹”句和“括而羽之”句是比喻的喻体。答案:学习的重要性 比喻深层探究8.探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深层含意。解析: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孔子认为,只有教育学生全面了解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术进展情况,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谁违背了它,都会受到惩罚。孔子自己为后人树立了“温故而知新”的榜样。孔子弟子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即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能的。参考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含有两方面的意思:第一,复习旧的功课,便可以帮助理解新的内容,因为学习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温故”也指对已有知识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知新”则指新的发现和新的见解。中考链接9.(2020江苏无锡中考)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赠从弟①刘 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②凝寒,松柏有本性。注:①从弟:堂弟。②罹(lí):遭受。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解析:全诗以“谷中风”反衬“山上松”的坚韧。答案:C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