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4.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论语十则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山东曲阜“三孔”
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孔子墓地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本文十则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之道。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君子乎?”(《学而》)时常的复习先生,指孔子yuè“悦”的古字,愉快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代指学习的内容也、也是人家不了解(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泛指多次反省自己wèi忠心,尽心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zēng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做,成为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旧的知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却,表示转折就迷惑而无所得有害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试试自己来翻译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导同“汝”,你代词,指教诲的,内容语气助词“吧”是这通“智”,聪明,智慧孔子说:“仲由(子路),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人想相同内心自我反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走一定在其中那好的学那
试试自己来翻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使命把当作停止使命重大路程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样凋谢无义年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概,也许给施加不要想要用来奉行一句话代词,代这句话古今异义词,可以用来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类型1、语录体2、对话体3、叙事体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重点字词:时、习、说、朋、知、愠、君子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乐趣个人的修养
孔子说:学到的(知识)能时常反复温习,心里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心里不是很欢喜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怨恨,不也很君子吗?译文: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与朋友交往温习知识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忠(尽心力)信(诚实)习(温习)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情是不是不尽心竭力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温习过呢?”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三省吾身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独立思考有所发现获取新的知识将旧知识融会贯通温习学过的知识↙↙↑↘↗
译文:孔子说:“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进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词:罔、殆学习辨正统一停殆迷惘思考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重点字词:“女”通“汝”“知”通“智”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述而》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见贤思齐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重点字词:士、弘毅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仁以为己任”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宽广胸怀、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岁寒常青(困难)其他树木(小人)(君子)松柏凋落(变节)(保持节操)
译文:孔子说:“天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之行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过的部分,还有哪些是讲与人交往的。“仁”“忠”——“恕”——不做做
译文: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一句话而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说——三、通假字知——女——四、背诵全文悦汝智而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有一言而可……
1、作家作品类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成语类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名言警句类①用于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以致用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来表达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不知而不愠任重而道远
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8、越是艰苦的时候,越要坚强,要像松柏那样:9、一个人要经常反思,孔子是:曾子是每天三省: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文言知识④流传至今的成语[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任重道远]担子重,路程又长。比喻担负的责任很艰巨。[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表示顺接表示转折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时习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不亦乐乎
半部《论语》治天下。(宋朝宰相)赵普
永远的孔子
世人尊称孔子为--------“圣人”、“先师”人们把到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人书籍中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孔府
孔府大成殿大成殿孔子像
孔林神道
享殿
孔子墓
孔子和弟子们
《论语》十则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南宋朱熹把《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及《论语》简介: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492章,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文字简短,精练质朴,含义深刻。不少句子被人们当作人生格言而奉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用重要地位。“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
一、生字论( )语 愠( ) 省( )罔( ) 殆( ) 诲( )焉( ) 弘( ) 恕( )lúnwǎngyānyùndàihóngxǐnghuìshù二、通假字:说:通“悦”,愉快。女:通“汝”,人称代词,你。知:通“智”,聪明。
指导学生翻译课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说孔子学习及时复习它,指学过的知识也通“悦”,愉快吗志同道合的人从也高兴吗了解却怨恨也吗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及时复习它,不也是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身替别人办事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尽心竭力吗跟交往真诚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学而》)复习吗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温习旧知识明白新道理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读书却思考就迷惑而无所得空想却读书疑惑、有害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着(这一点)做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看作自己的任务(使命),不也很重大吗?(要终生为之奋斗)到死才停止,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叶是最后凋谢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讨厌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
探究质疑:第一则讲学习方法、态度和为人态度,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第二则可看出古代学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第三则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第四则讲学习方法,加强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第六则和第七则讲学习态度,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第八则讲的是思想品德修养,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第九则讲的是思想品德修养,面对着利害关系,遇到事变关头,方能见君子的操守。第十则讲的是思想品德修养,为人处事之道。
重要词语:一、通假字:说:通“悦”,愉快。女:通“汝”,人称代词,你。知:通“智”,聪明。二、古今异义词:朋:文中指志同道合的人。(旧注:同门曰朋。与今义“同学”相近。)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本义为“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今义,“时”,时间。“习”,学习。善:好。今义,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