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论语》十则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①不亦说()乎②人不知而不愠()③学而不思则罔()④吾日三省吾身()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①有朋自远方来()②人不知而不愠()③思而不学则殆()④传不习乎()3.翻译下列短语。①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敏而好学E.学而不思则罔F.择其善者而从之G.学而不厌5.填空。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的言行。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7.翻译下列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二、同步解读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论语·为政》)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述而》)8.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③诲女知之乎()④知之为知之()()⑤是知也()10.翻译下列句子。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三、美文赏析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2.解释第一则中的加粗词语。(1)惑:(2)忧:(3)惧:13.试着将第二则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这一则是论述的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14.从第三则语录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四、创新作文15.你对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方面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选取一个角度来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一、基础演练1.①yuè②yùn③wǎng④xǐng
2.①志同道合的人②恼怒③精神疲倦而无所得④老师传授的知识3.①不也是快乐的吗②温习旧的知识,却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新的发现③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④任务重,完成任务的道路遥远4.①ADFG②BCE5.1)儒;孔子及其门徒2)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3)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6.7.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2.复习了旧知识,进而又领悟了新知识二、同步解读8.“女”通“汝”,读rǔ,作“你、你们”讲;“是知也”中的“知”通“智”,作“聪明”讲9.①了解②知道③记住④知道知道⑤通“智”10.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②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③不能举一反三11.第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这是一句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三、美文赏析12.(1)疑惑;(2)忧愁;(3)害怕。13.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这则是从学习态度方面论述的。14.不畏严寒,坚强(意思对即可)。
四、创新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