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与鲁迅《风筝》的精神“遇合”2006年9月第三期(总第71期)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JournalofHebeiYouthAdministrativeCadresCollegeSept.2006No.3Set.No.71三毛与鲁迅《风筝》的精神"遇合''刘素萍,翟思成(1.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3;2.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摘要:鲁迅在《风筝》中主要提出了"对儿童的精神虐杀"问题和"中国人的健忘症"问题.三毛与鲁迅《风筝》的精神"遇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弟弟"般的寂寞孤独和"弟弟"般被虐杀的命运.但三毛没有重复"弟弟"般靠"遗忘"麻术自己的悲剧,而是通过反抗最终走出了"家长本位"的阴影,在"漫漫黄沙万里天"的撒哈拉沙漠中寻找到了自己的"自由".《风筝》在三毛心中能够产生如此生长的力量,体现了鲁迅作品深刻的影响力.关键词:三毛;《风筝》;精神"遇合"中图分类号:I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912(2006)03—0067—03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鲁迅以其丰富的文学乳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作家.而出生在大陆,成长于台湾的三毛也是吮吸鲁迅思想"乳汁"成长的作家之一.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鲁迅和三毛是两类毫无关
系的作家,二者之间几乎没有交叉值与结合点,鲁迅在国人心目中是严肃的,冷峻的形象,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