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备课
加入VIP免费下载

《风筝》备课

ID:1189461

大小: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案名称:《风筝》备课时间:2009年9月28日周次及课时数:第五周第1、2、3课时主备人姓名:孙飞使用人姓名:胡翠霞正文备注世纪中学六年级(上)语文讲学稿课题:1、《风筝》课型:新授时间:2009年9月28日执笔:孙飞审核:初一语文组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和掌握鲁迅的文学常识。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鉴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3、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教学重点:1、积累字词和掌握鲁迅的文学常识。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鉴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学习难点: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学法指导: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作者儿时与小兄弟之间发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反思自己的错误,全文在误解和冲突中表现亲情。由于鲁迅的文章有些晦涩难懂,所以要求学生多读,老师适当提示,理清故事的脉络和作者的感情变化,从而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感悟作者的一段心路历程。所需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字词与文学常识(1)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将本文中你认为的重点字词(结合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整理到下面:(请认真抄写,注意字词的音、形、义)(3)你知道作者的哪些常识?写下来交流吧!2、读课文,解决下面几个问题个人对备课的修改意见;组内的修改意见都可以在此进一步说明注明 (1)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2)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你觉得作者的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二、学习研讨1、导入2、检查预习——字词、文学常识3、合作探究(1)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北京冬季的句子和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句子。(2)作者在北京的冬季里看见天空中有浮动的风筝,为什么感到惊异和悲哀?(3)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哥哥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弟弟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在课本上画出相关的句子)(4)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何把自己写的如此粗暴?(5)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指的是什么?(6)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7)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4、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共同交流解决。三、巩固练习(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丫杈()吐蕾()点缀()瑟缩()虐杀()堕()风筝()憔悴()嫌恶()苦心孤诣()(二)课内阅读阅读《风筝》第4、5自然段,做以下题目1、填空。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________集《________》。鲁迅,原名________,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和________家。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①恍然大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苦心孤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要求从文中摘录关键词句,填写下表。人物细节描写内心活动小兄弟  “我”  4、“我恍然大悟似的”,文中的“我”悟到了什么? 5、“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一句中的“掷”“踏”能否改成“扔”和“踩”,为什么?6、看了一本世纪末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8、“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刀爱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__。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⑽“那有什么不好呢?”⑾“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⑿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⒁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⒂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1)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白处填入一个选择恰当的词。___________(2)第⑺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第⑻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谜:底:(4)根据语境,解释第⒀段中加点词“芬芳”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6)找出文中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课外阅读参考答案(1)侥幸(庆幸)。   (2)成百上千把跳跃飞舞的刀;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的优美。   (3)迷:三月三奶奶砍枣树;底:储存养料,以利结果。   (4)酝酿(或酿造)。   (5)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的思想准备。教后记:本文是鲁迅的作品,一向被人们解读的意义深刻得不得了。可是我认为不需要向初一的学生如此解读。我们姑且把它看做是一篇普通的描写兄弟亲情的文章即可。我觉得这样一解读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错。尤其是动词用法理解到位。板书设计:风筝看风筝嫌厌风喜欢我{忆风筝{毁坏偷做}小兄弟忏悔筝忘却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