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常识及《雷雨》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话剧常识及《雷雨》

ID:1189618

大小:1007.5 KB

页数:75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戏剧常识 戏剧知识: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1)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等待戈多》)、多幕剧(如《雷雨》);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戏剧分类按结构按语言表现形式按题材性质按年代独幕剧、多幕剧话、歌、舞剧悲剧、喜剧、正剧现代剧、历史剧、童话剧 喜剧——以讽刺、幽默为特点,以揭露、嘲笑社会生活中的落后丑恶现象,从而肯定歌颂美好事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戏剧。悲剧——往往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矛盾冲突、展示善恶两种社会力量的严重斗争。主要表现主人公所追求的理想、所从事的事业,由于邪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不能实现,并以其悲惨遭遇或自身毁灭引起人们的怜悯、同情、悲愤、崇敬。基调庄重,气氛严肃。正剧——又称“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因素,能够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戏剧。正剧既可表现重大、严肃的社会事件,也可以表现富有社会意义的日常生活;既有对正面人物的歌颂,又有对反面人物的批判。 戏剧的要素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涉及的要素有四点:1)文学要素:即剧本。尤其是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和戏剧语言。2)音乐要素:包括戏曲、歌剧中的唱腔、曲子;还包括音乐伴奏和音响效果。3)美术要素:包括舞台美术设计、布景、灯光。4)舞蹈要素:包括演员的形体动作和舞蹈设计。 戏剧的特点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相关概念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指示组成。经过导演处理,用于演出的剧本,通称脚本或演出本(台本)。 剧本的特点: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即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人物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三要素:戏剧冲突、人物语言、舞台说明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和斗争。戏剧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而且随着剧情发展、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剧本中往往有一些舞台说明,如布景设计,人物服装、动作、表情和上下场等。 集中场景集中时间戏剧冲突四幕话剧(三一律原则)集中的地点集中的时间集中的事件 戏剧鉴赏方法:1、把握戏剧冲突2、揣摩人物语言3、探究舞台说明 雷雨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1922年,入读,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少年时,喜写新诗,常吐露着感伤和凄婉的调子。曹禺简介 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的戏剧作品,这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笔触,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他的三部戏,犹如一座座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且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成功地改编了话剧《家》。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为历史剧《胆剑篇》(1961年)和《王昭君》(1978年)。 《雷雨》是一出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是30年代的优秀话剧之一,在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部话剧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 《雷雨》的社会影响:《雷雨》一问世就引起了中外作家和观众的重视。当时避居日本的郭沫若,称赞它“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1935年初,《雷雨》首次被搬上日本舞台,演出盛况空前,不久,它又被译成日文。茅盾后来也说:“三十年代末,《雷雨》在上海演出,震惊剧坛。” 《雷雨》简介:《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二十年代初,天津大矿业主周朴园年轻貌美的续弦夫人繁漪,长期被禁锢在豪华的巨宅中,感到被压抑的苦闷,过着枯寂的生活。大少爷周萍系周朴园前妻所生。周萍同情、爱慕繁漪,两人发生了暧昧关系。但周萍慑于父亲的威严,耻于这种乱伦关系,对繁漪逐渐疏远。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喜欢上了婢女四凤,产生了恋情。繁漪出于嫉妒,又不甘忍受周家两代人的欺凌,决心报复,她解雇四凤并让其母鲁妈接走。而繁漪与周朴园所生的小儿子周冲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新青年,主张自由平等。对四凤产生了特别的好感,想和四凤一起去上学,过全新的生活。 鲁妈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并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侍萍,她是周萍的生母。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正准备与周朴园进行谈判。他指责周朴园不答应工人的合理条件,揭露周朴园发家的罪恶历史。周萍听到鲁大海对父亲的指责,竟在侍萍的面前动手打了鲁大海。在外省帮佣的鲁妈得悉女儿被周家雇用继而又遭解雇,心急如焚地赶到周家,在客厅与周朴园不期而遇。交谈之中,周朴园得知鲁妈竟是三十年前遭自己抛弃而自杀的梅侍萍,不禁愕然,惶恐不安。他给鲁妈一张支票以赎前罪。鲁妈撕碎了支票后,拖着四凤回家。她要四凤发誓“再也不见周家人,否则就遭雷电劈死”。 当夜,周萍翻窗潜入四凤房内,被鲁妈发现。四凤跪着乞求母亲,自己已怀身孕。鲁妈顿觉天旋地转,最后她还是同意周萍带四凤远走高飞,无论生死永不准回来。于是四凤尾随着周萍到周家,正欲离家出走,被繁漪发现、阻挠。繁漪唤出周朴园和二少爷周冲等人,当面揭露周萍与四凤的关系,并指着匆匆赶来的鲁妈和鲁大海,叫周萍认母、认弟。周朴园无奈,当场承认鲁妈确是周萍的生母。此时,周萍、四凤方知他们竟是同母异父的亲兄妹。四凤哭着冲出客厅,室外暴雨如注。花园里四凤和赶来救援的周冲相继触电身亡;周萍绝望中开枪自杀了;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这个家庭终于崩溃了。 课文节选部分介绍节选部分为第二幕,情节背景是:繁漪因为四凤和周萍热恋,便通知四凤的妈妈——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佣人、两年才回家一次的侍萍来周家带走四凤。在周家,侍萍意外地遇到了当年抛弃她的周朴园。课文从这里开始。 看课文,了解文章情节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集中场景集中时间戏剧冲突—周公馆的客厅—同一天上午至午夜—周鲁两家爱情、血缘、阶级的复杂关系四幕话剧(三一律原则)集中的地点集中的时间集中的事件 研究课文结构划分层次:一、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第1层: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相遇述旧怨)第2层:周朴园和鲁侍萍“交锋”——(相认生新恨)二、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 大家提出在阅读或表演过程中所疑惑不解的问题讨论 深度解析:关于《雷雨》中的潜台词分析 周朴园是周鲁两家三十年由血缘纠葛而导致的悲剧事件的核心,也是曹禺“拉开镜头”、多角度探寻、揭示人性隐秘的重心。这是一个社会角色突出、心灵矛盾显著,集中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的人物,也是动态变化中的人物,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透过剧本的关键性台词,联系剧本的前后剧情,解析“复杂”的周朴园的形象。 【任务一】: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看看三十年前发生了什么? (改动的台词):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周少爷就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原文台词):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提问:两处台词不同点在哪?“忽然”一词说明了什么?周朴园应该早就知道自己要迎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为什么事情在侍萍这里是“年三十晚上‘忽然’出现”的?如果是周在竭力拖延告诉侍萍的时间,那为什么要拖延?他为什么能做到让侍萍毫无察觉?明确:忽然,暗示了事件的突然性,事出有因,突然变故。周朴园一直在隐瞒,可见其内心的犹豫和痛苦。他不愿也不敢把这件事当面告诉侍萍。竭力拖延可能是他还想试图通过说服父母留下侍萍。 鲁: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是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孩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周: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鲁: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周: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鲁: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①请朗读鲁侍萍一角的同学说说自己朗读时的感情。②其他同学回答,鲁侍萍在这里控诉的是谁? 鲁: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是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孩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周: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鲁: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周: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鲁: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提问:鲁侍萍台词中所用的人称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明确:四个“你”之后,两个“你们”,接下去人称代词全部变成复数“你们”。而且其中“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一句听起来感觉十分拗口,但正是这拗口的表达,给我们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虽然当年抛弃梅侍萍的人是周朴园,但真正的施恶者不只是周朴园,或者可以说主要不是周朴园,而是他那个封建家庭,比方说“你们老太太”。 光绪二十年,相当于公历1894年,还是清王朝统治时期。封建王朝时期,青年男女是不能自由地追求他们的幸福爱情的。《孔雀东南飞》中两个人多么恩爱,已经结婚了但是还是被活活拆散了。曹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就好比贾宝玉对袭人和晴雯的情感”。我们都知道,贾宝玉最后的结局是想要与他的林妹妹生活在一起都不可能。如果他要去追求袭人和晴雯这样的下人有没有可能?当然没有可能。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周朴园三十年前的处境,也是身不由己的。所以说,鲁侍萍对周朴园三十年前的行为当然首先有一种怨愤,但是还不是那么简单。 鲁:(沉痛地)我太不敢相信世界上的人了。你妈就是在年青的时候没有人来提醒,——可怜,妈就是一步走错,就步步走错了。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这是剧本第三幕中,侍萍要她的女儿四凤发誓不再跟周家人来往时讲的一席话。先请一名同学读一读。提问:最后一句“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是鲁侍萍综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得出的结论,你认为她这个结论是从哪里得出来的? 明确:从周朴园身上得出来的。就是三十年前那个沉痛的经历给她的一个教训。如果我们把它再具体化,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我并不是说周朴园坏,我就是恨周朴园的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答案很容易:像周朴园那样的人太软弱,太容易变了。结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三十年前的周朴园,是时代、家庭压迫下的软弱的妥协者。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看看三十年来周朴园对死去的梅侍萍是一种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感情?明确:周朴园——保留侍萍“生前”喜欢的东西;保留侍萍生前的习惯;记得侍萍的生日,一切都按照她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来做;逢人就打听侍萍的消息;打算替侍萍修坟墓:对“梅家小姐”充满无限的怀念。当侍萍以一个旁观知情者的身份提到当时的事实时,他“苦痛”,以至“汗涔涔”。 提问:你怎样理解侍萍“死去”后周朴园的这些表现?从中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明确:一方面,觉得那些年轻时的日子就像年轻的侍萍一样美好,于是三十年以来他从来不曾忘怀,对侍萍充满了真切而深刻的怀念;另一方面,对自己给侍萍造成的伤害觉得十分愧疚,内心充满苦痛,一直在想办法进行弥补。可以说,三十年来,周朴园“坚守”着对侍萍的怀念,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对感情坚贞的、温情脉脉的形象。 提问:在认出侍萍之前,周热切地问“别人”打听梅的消息,并声称要为死去的梅修坟墓。可是,一旦侍萍真的站在他面前,为何他的态度突然发生那么大的改变呢?担心鲁来敲诈;惟恐自己的财产、名誉受到威胁。 请大家关注P18这段文字中的舞台说明,特别是其中“望”这一动作与“半晌”一词,他为什么要“望”相片,又“望侍萍”,又为什么停顿“半晌”未说话?你怎样理解“半晌”这段时间内周朴园的心理活动?参考:当周认出侍萍后,一开始,他很惊讶,苍老的鲁侍萍与年轻的梅侍萍怎么也不能对应起来。当周最终确认了这一事实后,他感到有些失望,失望于他心中美好、理想的女子幻像的破灭。接着涌上心头的是恐慌,经过“半晌”的电光石火的思想斗争,理智占了上风,自身安全、物质利益成为第一考虑,所以,他忽然严厉地开始质问鲁到这儿来的目的、企图。 你怎样理解周朴园的突然“变脸”?明确:周朴园根据自己三十年来的人生经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一反应是鲁侍萍一定是来敲诈他的,所以质问鲁“你来干什么”,当鲁说“不是我要来的”的时候,他马上意识到一定是有幕后主使,所以紧跟着责问“谁指使你来的”。两句厉声责问,撕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从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周朴园原先在我们面前那个具有良知的形象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时,周朴园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金钱、地位、物质利益,而把感情抛在一边。他原先的温情,良知,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自私、冷酷。可以说,这时候的周朴园,是一个彻底的自私的、无情的、冷酷的家伙,反观之前他对“梅侍萍”的深情怀念,我们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感情的虚伪性。 (剧本第一幕台词)鲁贵:讲脸呢,又学你妈那点穷骨头,你看她,她要脸!跑她妈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一月八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这叫本分?还念过书呢!简直是没出息。 (剧本第四幕台词)周朴园刚才我叫帐房汇一笔钱到济南去,他们弄清楚没有?仆人您说寄给济南一个姓鲁的,是么?周朴园嗯。仆人预备好了。……周朴园:(郑重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向侍萍)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既然你又来了……鲁侍萍:不……四凤,我们走! 总括:那么,这样看起来,在我们面前的周朴园显然是非常复杂的。在他的身上,温情与绝情、真爱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是错综交杂、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夏竹《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曹禺研究专集》) 1997年12月11日,北京的首都剧场上演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雷雨》,这是雷雨自1954年首演以来的第三次复排。剧中周朴园的扮演者郑榕,此时已是73岁高龄,在此之前他扮演这个角色有400多场。当掌声响起时,郑榕自己却说,到了这次演出,我才刚刚弄明白,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2002年6月10日CCTV10科教频道《人物》栏目 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列夫•托尔斯泰 关窗无锡口音叙侍萍身世熟知绣着梅花衬衫侍萍,是你?返回 你--你贵姓?(抬起头来)你姓什么?(忽然立起)你是谁?(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返回打探吃惊惊愕愤怒 手段(语气)言行厉声责问用缓和的语调稳住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你可以冷静点。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用感情软化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想用金钱收买打发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你,你贵姓?——似曾相识,内心仍很平静(抬起头来)你姓什么?——感到意外,疑惑(忽然立起)你是谁?——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分析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心中释然,有些不知所措哦,侍萍!(低声)是你?——知道眼前是谁,但抱侥幸心理,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恼怒,害怕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日——每年我总记得…”“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弥补我一点罪恶”当周朴园得知侍萍不是特意找他后,从哪些话中可以感受到他心理的微妙变化?先用缓和的语调极力要稳住她,接着又想用感情软化她,当这招奏效后便露出资本家的本性,想用金钱收买人心借此掩盖自己的罪恶,急于赶走侍萍,免得夜长梦多威胁到自己的生活。 周朴园还爱侍萍吗?他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难道这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认出侍萍后的“愤怒”,与前面周朴园的反复表白是否矛盾?如何理解?讨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从课文的对话可以看出,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没有忘记过鲁侍萍。每年四月十八日,都不忘为她做生日,一切都按照她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我们也的确看到他屋子里的家具还是从前侍萍喜欢的旧物,而且陈设布置仍按三十年前侍萍用时的样子。甚至因为侍萍在生周萍时生了病,总要关窗户,还是不许人打开。他穿衣服不管是雨衣、衬衣,都爱穿旧的而不爱穿新的。 周朴园年轻时的确是真心喜欢侍萍的。他曾经到德国留学,有着年轻人的热情和上进。而侍萍当时是周家的侍女,漂亮伶俐,还读过些书,而且对周朴园服侍得很周到,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年轻人是很容易产生感情的。 从周朴园和侍萍分别后的家庭生活来看,他怀念侍萍也是有根据的。周朴园的后妻繁漪桀骜不驯,不吃他那一套,于是周朴园就自然而然地从她身上联想到温顺多情的侍萍,引起对她的怀念。他的确曾喜欢她,何况她还是周萍的母亲,怎能不常常想起她呢? 一个人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总是特别觉得可贵,特别感到恋念的。尤其是他做了那样一件伤天害理的事,他又以为侍萍已经死去,对他不再有什么威胁,他就更容易想到她的种种好处而不胜怀念起来。问题在于有没有威胁? 三十年来,周朴圆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一直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一直保留着总是关着窗户的习惯一直记得侍萍的生日一直保留着侍萍绣了花的衬衣一片深情三十年后,周朴圆如何对待“活着”的鲁侍萍?听到侍萍还活着,感到惊谔,更是避而不愿见得知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时,先是声色俱变的责问,接着企图稳住侍萍,希望用金钱平息侍萍的旧恨新仇,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冷酷无情周朴圆对侍萍的爱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情感,他伪善、丑恶、冷酷、凶残。 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有真诚的成分的,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现在,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所以 3、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有几处掩饰?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自己?4、如何理解侍萍拒收周朴园的钱?讨论 3、周朴园四次问到她姓什么,是谁,她都很自然地掩饰过去,语调平缓,不露声色。又险些暴露她身份的语言动作有:熟练自然的关窗动作,对侍萍的身世及周朴园的隐情细致地述说,对绣着梅花衬衣的熟记。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她正直、善良,在周公馆备受凌辱和压迫。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跳河自杀。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这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周朴园的蔑视和对不公平社会的抗议,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 归纳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两种不同的性格集于一身。自私、虚伪、冷酷、残忍和奸诈。作家本人1979年谈《雷雨》: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他自己,在时社会上当然是“名流”、“贤达”。他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他教育的儿子周萍,也是个好儿子,“健全的子弟”,其实已经腐烂透顶了。三十年前……那时的确常常闹罢工。我听到过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个资本家在哈尔滨修一座江桥,他故意让江桥出险,使几千个工人丧生。他是承包商,从每个工人身上扣二百块钱。我所写的周朴园就是这样发了一笔昧心财、血腥财,从此他才阔起来。 这样一个人,你说他没道德,他可觉得自己高尚得很,觉得自己最崇高、最了不起了,他是那么“多情”,那个被他糟蹋过的丫头,被他升格为“前妻”了,甚至连这个丫头生了孩子的那间房子,房子里的摆设,他都一直保持原样,不准别人动一动,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人君子,其实是一个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当三十年后侍萍又来到他家见到周萍时,他让周萍跪下,说:“不要以为她出身低下,却是你生身之母,不要忘了……”多么冠冕堂皇!他竟没有惭愧自疚。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经过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他也曾花天酒地的放荡过,但从来没有尝到过什么是幸福。回想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在他罪恶的生涯中多少留下了些美好的回忆。他对侍萍的思念、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以填补她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以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家史带着野蛮的盘剥能够主宰他人的的命运自己走向毁灭的深渊怀念侍萍的情感中有真实的成分再见侍萍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具有浓郁的封建意识在社会上成就卓著真实 周朴园:1.对侍萍始乱终弃,虚伪、自私、冷酷、残忍。2.血腥镇压工人,发昧心财,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3.他对侍萍的感情有一定的真实性,并非完全虚假。但在发觉鲁侍萍的出现可能会危及自己的名誉、地位、家庭,便马上变了另一副面孔。总结 鲁侍萍正直、善良,但在周公馆备受凌辱和压迫。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痛不欲生,跳河自杀。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又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归纳鲁侍萍的性格特点 但最后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这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周朴园的蔑视和对不公平社会的抗议,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她终于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 鲁侍萍旧中国劳动妇女的代表。她善良、勤劳、正直但备受欺辱和压迫。却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刚毅,顽强。有尊严、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总结 剧本为什么要以雷雨为题?探讨本文的主题。讨论 一方面看,《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雷雨》解题: 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总结 《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反动的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道德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主题思想: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