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草船借箭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县府城镇第二小学蒙瑶珍谁用草船借箭?为什么用草船借箭?怎样用草船借箭?结果怎么样?
《三国演义》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三国演义》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广泛流传。本课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走近名著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识记20个词语,并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事情的起因、准备、经过、结果,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重难点)
起因(1~2):准备(3~5):经过(6~9):结果(10):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周瑜不给造箭材料,想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请你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重难点)3.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品读课文,解剖“起因”周瑜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嫉贤妒能,欲加陷害▲▲▲▲▲▲▲▲▲▲▲▲▲▲▲▲▲▲▲▲▲▲▲▲▲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早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品读课文,解剖起因诸葛亮不知道周瑜的阴谋吗?宽厚待人顾全大局胸有成竹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品读课文,解读“准备”你想对周瑜说什么?心胸狭窄、用心险恶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品读课文,解读“准备”▲▲▲▲▲▲▲▲▲▲▲▲▲▲▲▲诸葛亮为什么找鲁肃帮忙?鲁肃:忠厚守信诸葛亮:知人善用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品读课文,解读“准备”▲▲▲▲▲▲▲▲▲▲▲诚实守信、为大局着想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认真默读课文6~9自然段,找一找借箭成功的因素有哪些?(2)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3)汇报展示,欣赏评析。
品读“经过”,解读“成功”三天后江上有大雾借箭成功因素船身相连容易受箭曹操多疑不敢出兵士兵擂鼓虚张声势,引敌受箭刮西北风,使船回去顺风顺水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走近人物,感受诸葛亮神机妙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①知天文②晓地理③懂人心④布置周密、准确
回顾全文,总结人物特点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妒能忌贤、心胸狭窄、凶狠狡诈、不顾大局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华卓越忠厚老实、顾全大局生性多疑谨慎
起因准备经过结果草船借箭整体回顾,体会表达特点1.以“借”为主线2.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3.结构严谨4.结尾与开头照应,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5.人物形象鲜明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斩马谡[sù]──不念旧情★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课外阅读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