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掌握“商议、都督、委托、水寨、轻易、支援、甘受惩罚、大雾满天、饮酒取乐、神机妙算”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精神。 ㈡能力训练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㈢德育渗透点 1、感悟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 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 ㈣美育渗透点 体会古典故事的民族文化美。 二、学法引导 ㈠教师教法:谈话法,演示法,导读法。 ㈡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㈡难点: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他的创新精神。 ㈢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掌握“商议、都督、委托、水寨、轻易、支援、甘受惩罚、大雾满天、饮酒取乐、神机妙算”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精神。 ㈡能力训练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㈢德育渗透点 1、感悟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 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 ㈣美育渗透点 体会古典故事的民族文化美。 二、学法引导 ㈠教师教法:谈话法,演示法,导读法。 ㈡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㈡难点: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他的创新精神。 ㈢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㈠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故事。(出示课题后齐读) 2、简介背景: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3、从《草船借箭》这个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如:怎样借?为什么能借到?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讲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段(6~9)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10)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因借箭而显示才干。通过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基本把握了。请大家以“箭”来总结段意。 第一段,写周瑜让诸葛亮造箭; 第二段,写诸葛亮准备造箭; 第三段,写诸葛亮借箭; 第四段,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学生归纳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的。 二、学习第一段。 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生读书) 师:这一段对话的提示语太单调,怎么总是“周瑜问,周瑜说”呢?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译过来的,古人写文章用提示语一般很简洁,“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一个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更深地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 (学生默读、思考) 讨论交流,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生:我给第一句加“假惺惺”,因为一个大都督怎么会不知道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他这是装的。(读) 生:我认为加“明知故问”好(读“周瑜明知故问地说”)。 师:词用得好。但这儿“问”和“说”有重复之嫌。请再读读,改一改,把句子读好。 生: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生:我给周瑜第二句话前加“狡猾地”一词。诸葛亮是一个文人,一个客人,他没有兵工厂,怎么造十万枝箭?分明想害他。 生:我说这是“狡黠”。(笑) 师:刚才,大家从周瑜的语言中体会出他的险恶用心,由此加深了对人物的了解,真棒极了。接下去,把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认真读读,仔细想想,从中挑选出你认为有必要的,补充提示语,并说说理由。 (生稍作准备,继续讨论) 生:我认为“军情紧急,可开不得玩笑”一句前可以加“高兴”。因为周瑜看到诸葛亮上当了,心中非常高兴。 生:周瑜虽然高兴,但又要忍着,装模作样。所以,我添上“心中暗喜,嘴上却说”。 师:好啊,从语言交流中体会到人物内心复杂的变化了。 生:诸葛亮愿立军令状之前,应加上“很有把握”。 师:意思对了,若用上一个成语就好了。 生:胸有成竹。 师:请你把诸葛亮的话读一读,读出他胸有成竹的语气。 (生读)还有哪句话也表现出他胸有成竹?我们一起读。 小结:这一段的语言交锋,句句紧扣,可画出两个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九课《草船借箭》。(出示课件题目)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使周瑜自叹不如的。 “神机妙算”什么意思?(课件出示) 二、学习课文。 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线划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从中体会后再小组交流。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1)诸葛亮和周瑜都看到了这场大雾周瑜和诸葛亮各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读出鲁肃的吃惊害怕,诸葛亮的高兴与自信) (2)会不会是凑巧赶上大雾满天呢?联系上文说说。【“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3)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议论。) 小结:“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2、“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 3、“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军事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 4、“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诸葛亮是笑着说的。“笑着说——”咱们一起读读。{齐读}诸葛亮在笑谁,笑什么?小声读书,好好想想。(自由汇报) 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为什么?因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样写,不仅使课文含蓄,而且给读者以思考回味的余地。 5、诸葛亮算得准不准呢?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出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引导学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弩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7、“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为什么?【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
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生齐答:神。)妙不妙?(生齐答:妙。) 8、什么时候曹操才知道上当了?出示:“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㈡出示讨论: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提示后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根本区别在于,提到箭,周瑜想到得失什么,诸葛亮想到的是什么?由此你觉得两个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创造性思维) ㈢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①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其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②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雾满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放箭。③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2、请同学们自己组织语言,要求用四个字来概括诸葛亮的才干。 足智多谋智慧超群精明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 课题《草船借箭》说“借”合适吗?是借的吗?为什么? 出示后人借这件事赞美诸葛亮的一首小诗: 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这首诗是后人用来赞扬诸葛亮的智慧的。引导学生齐读、背诵;同时指出:这首小诗精炼地概括了草船借箭的经过,其中的“骤雨飞蝗”用来比喻曹军射来那么多的箭。要求学生课后把这首诗抄下来,背熟。 四、课外延伸。 1、你还知道《三国演义》的那些历史故事?交流。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