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案例陈新红《草船借箭》案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许多情况往往有着很大程度上的随机性。课标中指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阅读教学是个性化的行为。”今天,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学生研读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内心。分角色朗读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对话,谈谈对人物的认识。学生一个个都很踊跃生A:周瑜明知故问,真阴险!生B:是啊,周瑜真是不怀好意,内心狠毒!生C:诸葛亮表现得胸有成竹,很镇定!生D:诸葛亮顾全大局,不和周瑜计较。……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初步把握了人物性格,这些回答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这时,学生E站起来说:“我通过读他们的对话认为诸葛亮的做法不太好,周瑜让他十天造十万枝箭,可是他却主动提出来用三天,如果三天完不成任务不就被杀头了吗?为什么不给自己留条后路呢?”话音未落,众生议论纷纷:生1:是啊,万一他三天完不成任务不就被杀头了吗?生2:他一定是胸有成竹,这更能说明他的自信。生3:我想诸葛亮一定是把一切都计划好了才这么说的。……师:哦,原来是这样!那么,诸葛亮后来做了什么呢?他为什么这么做呢?请同学们在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和看法与同学交流。学生积极地置身于朗读、探究之中。通过这样的师生即兴创造,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而且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节课比我预想的要生动得多,价值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