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方案一、教材概述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二教学目标分析依据《新课标》对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根据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1.理解课文,使学生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是能力的培养)2.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这是过程与方法的培养)3.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12-13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2、学生在学习中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4、学生能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写故事,并乐于表达。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和提高课堂参与度;(2)游戏激趣策略:通过模拟借箭的游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3)情境迁移策略: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巩固提高学生运用时间生活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六、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指板书)——草船借箭(课件出示课题)。2、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了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板书:周瑜妒忌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板书:诸葛亮自叹不如3、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使周瑜自叹不如的。
板书:神机妙算4、“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决定策略。)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诸葛亮惊人的机智和巧妙的谋划的呢?让我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去找答案。这里老师给大家一个学习建议点出PPT学习建议(二)、深入探究1、点出PPT学习建议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静心思考,用波浪线勾出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相关句子,并批注出自己的体会2、生自读3、四人小组交流师提出交流的要求:建议:(1)把自己刚才自读获得的信息组内交流,如果找到的句子一样,但体会有一些不同,可以相互补充。(2)请组长做好今天的组织工作,准备好等一会儿的发言。(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引导)4、汇报讨论交流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知天地(此处教师在巡视时,引导一学习小组(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追问:从哪些词体会到雾大呢?“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第三天四更时------通过你的朗读体现雾的大,师范读,生练读。但是,雾大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
你们得再往前面读一读,联系联系上文,你们组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指名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2)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师点评: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真是神机妙算!你们还能从那些句子中体会到诸葛亮知天地呢?(3)、“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那个词体会到的:顺风顺水师点评:看来,诸葛亮早已算准了大雾天,有利的地理位置。这真是个知天地的诸葛亮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单单表现在知天地上,还表现在其他方面。识人心还从哪些句子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抓住“笑着”、“只管饮酒取乐”表现诸葛亮的谈笑风生,镇定自若追问:为什么?(因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师:那诸葛亮算准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8自然段(前四句)2、“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箭好像下雨一样。”抓住:“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师点评: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弩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可见诸葛亮知曹操。把你的意思归纳一下,就是说诸葛亮“识人心”。(板书识人心)3、师:我们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曹操为彼已知,那么”己”诸葛亮又知谁呢?(周瑜鲁肃)诸葛亮知周瑜什么?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追问: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让都督知道我的计划就完了?三自然段中周瑜的话读二自然段4、诸葛亮知鲁肃的什么?读句子5自然段中第二句话。(果然)六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私自)巧谋划你还从其他方面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1、“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师点评:那诸葛亮究竟是怎么妙用这些东西的?哪些自然段在讲?(7-9自然段)2、再读7—9自然段,你还从哪些句子能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a、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高声呐喊出示PPT,追问:为什么要“一字摆开”?(受箭面积大)
又为什么要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虚张声势)(使曹操不清虚实,又提示受箭的方向)(师点评:一切都是诸葛亮在精心安排)。b、师:开始船是一字摆开,后来船又是怎么摆的呢?(8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师:男生读,开始怎样摆船的句子,女生读后来怎样摆船的句子。师问:为什么要“变换草船的姿势,调转船头再借箭?”(受箭面积大,保持平衡外调转船头还可立即离开,这也体现出了诸葛亮的巧谋划。)5、师小结:正是诸葛亮的知天地,识人心,巧谋划,从而使他借箭大获成功。6、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出示PPT,最后一句话)此时,周瑜说这句话时心里会想什么?(这一叹既有惋惜,又有佩服。自己谋划已久,却未能如愿,自然惋惜。诸葛亮神机妙算,考虑周密,安排巧妙,非自己能比。面对事实,周瑜只能无可奈何地说:我真不如他。)7、师:需用箭周瑜想到的是(造)诸葛亮想到的是(借)。多么巧妙啊,让我们带着敬佩赞扬之情再读课文题目。8、读完了课文,你对课文中的这些性格鲜明的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你任选一个人,用一句话总说,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将你想到的写在语文书上。《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就是因为它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课后,我们可以再去品品《三国演义》。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评价机制,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八、帮助和总结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