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四年级语文)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偶燕212300 [教材简解] 本课是根据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的内容改编而成。课文写了刘备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略写刘备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具体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这是课文的重点。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友情。 本课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作者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写出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书后四字词语的意思。3、了解环境烘托和反衬的写法,学会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段话。4、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重点、难点] 1、通过抓住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2、了解环境烘托以及通过人物之间的彼此衬托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学会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段话。[设计理念] 1、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主动探究意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利用课外阅读丰富课文情节;结合课文特点,相机渗透写作方法;巧抓文中的读写结合点进行写话训练,发挥语文的工具性。2、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将读作为重点。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与练相结合,升华对文本的认识,获得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 [设计思路]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分为五个步骤:“人物引路,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感悟诚意—→拓展延伸,升华情意—→作业布置,引导阅读”。重点以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诚心诚意为突破点,由“这一点”来带动全文,引导学生朗读、想象、积累,使课文的结构、语言、人物都能通过这一突破而解决。并且借助课文这一例子,让学生懂得描写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人物引路,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大家最近都在读哪些书。2、听说过《三国演义》吗?生简介(历史演义小说 、四大名著、罗贯中)书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生说。3、今天老师向大家引荐两位。(出示,指名读,说说写的是谁。)宅心仁厚,礼贤下士;胸怀大志,心系苍生。(板书刘备)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板书诸葛亮)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怎样成为刘备的军师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三顾茅庐》。4、理解题意。板书“三顾矛庐”。 生指出“茅”写错了,应该是草字头的。 老师加上草字头。 那茅庐指什么?(草盖的房子)课文中用哪个词来表达的?(草堂)题目中的“顾”是什么意思?(拜访)谁拜访谁?(刘备拜访诸葛亮。)那“三顾茅庐”的意思是?(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分组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第一组: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清澈见底 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a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吗? (描写景色的成语)这是描写了哪里的景色?(隆中)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描写隆中景色的句子。说说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相机理解词语以及词语中的关键字的意思。指导读出景色的秀丽。b指导学生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c 仅仅是写景物吗?说说自己的理解第二组:诚心诚意 恭恭敬敬 这组词语说的是谁?你在什么时候有恭恭敬敬的表现或者你看见过别人恭恭敬敬的样子吗? 第三组:群雄纷争 茅塞顿开 三分天下 你能根据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来说说这些词的意思吗? 2、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提出要求:大声朗读,字字响亮,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评。3、浏览课文,感悟详略。刘备前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课文都写了吗?(前两次一带而过,详写第三次) 三、重点研读,感悟诚意(一)三顾茅庐表“诚意” 1、师简要介绍背景及前两次拜访的经过 。 2、读了课文,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板书:诚心诚意) 3、第1自然段中哪里让你读出了刘备的诚心?(两次前往,都没见着,但刘备并不灰心,还准备去第三次。)如果第三次还没见着,会怎样?(也许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直到见到为止) (二)察言观行话“尊重”
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屋,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2、3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进行圈画。 A.言语之中闻诚意出示: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1、指名读张飞的话,一个“嚷”字让你读出了什么?(表现出了张飞的性格粗鲁,对诸葛亮不屑一顾) 2 、刘备是怎么说的?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责怪、生气,也表现出自己不可动摇的决心) 3、分角色朗读,对比两人的不同态度。写张飞的态度正反衬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这种写法就是侧面描写。B.行动之中看诚意①半里多路下马步行1、半里多路是多长?300米左右,体会距离之远。2、为何要下马?生说。了解“下马,古代人看到特别有地位或者自己特别敬仰的人,文官会落轿武官会下马,以表示极大的尊敬。”3、指导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②轻轻敲门 不要惊醒先生 吩咐 轻轻地走进去 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1、文中两次用了“轻轻”这个词,给你什么感觉?(刘备举手投足都很小心,生怕惊醒了诸葛亮。) 指导朗读,读出动作的“轻”,读出刘备的小心翼翼、诚心诚意。2、刘备当时为当朝皇叔,诸葛亮为一介村夫,刘备当时四十多岁,诸葛亮只有二十多岁,两人身份地位、年龄相差如此悬殊,而刘备竟——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画面,一起来像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前。(恭立:身体直立,面朝前方,双手抱拳,头略低),回想前两次冒着风雪,吃尽千辛万苦均没有与诸葛先生相遇,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些什么?3、指导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③半晌工夫,一个时辰1、刘备就这样恭恭敬敬的站了多久?(半晌工夫)半晌就是半天。(又等了一个时辰)古代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2、等了这么久刘备会觉得怎样? 3、这一等,让我们深深被刘备打动,又怎能不让诸葛亮感动呢?指导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意。1、诸葛亮出山后为报知遇之恩,帮助刘备实现了三分天下的理想,建立了蜀国。他念念不忘(指板书)刘备还有半里多路就——的诚心诚意!他念念不忘刘备——站在台阶下等候的诚心诚意!他念念不忘刘备一直站了半晌工夫——的诚心诚意!于是,“三顾茅庐”成了“诚心诚意”的代名词。
2、刘备去世后他全力辅助幼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动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肺腑之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示)3、诸葛亮值得刘备如此用心诚心诚意去请吗?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下节课学习。六、作业布置,引导阅读。1、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2、诸葛亮帮助刘备打了很多很多胜仗,请同学们找出青少版《三国演义》读读。板书: 三顾茅庐 刘备 诸葛亮 诚心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