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一、教材简析:《三顾茅庐》是根据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二、设计理念:依据“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向学生的情感开放,向学生的未来开放”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创新意识入手,打破平常第一课时简单的学习生字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将其设计成读文、学习生字词、感悟课文内容为一体的开放性语文教学,并创造性地设计了编演独幕剧、课文原文对照阅读等教学环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全身心的感受,激起学生对中国经典名著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的个性在生动活泼、自由开放的学习中飞扬。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知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4、激发学生对中国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四、教学重点:根据中年级段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的特点,我将目标3、4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1、看看咱们班的小书柜里放满了书,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爱看书啊。大家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什么吗?2、四大名著是我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改编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3、全班齐读。4、“顾”是什么意思?拜访。同学们注意,“顾”
的最后一笔是竖提而不是竖弯钩,请大家用钢笔在课后田字格里把这笔清晰地描红出来,提醒自己不要写错。5、“茅”,大家看它的部首是——草字头。指的就是——茅草。这个字特别容易把撇丢了,请同学们拿出小手跟老师再写一遍,牢牢地记住它。6、“茅庐”的意思就是——茅草做的房子。7、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呢?加上人物。8、由这个故事演变到现在,“三顾茅庐”已经成为一个成语,谁来说说它现在的意思?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9、全班齐读“三顾茅庐”。(设计说明:我们班的学生课外阅读面比较广,以他们熟知的四大名著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在教学生字方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地进行“顾”与“茅”教学。)(二)课题质疑,初读解疑1、学生质疑,预设问题:A、谁三顾茅庐,去拜访谁?B、为什么会三顾茅庐?C、当时情况怎样?
D、事情的结果是什么?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并思考:你能解决哪些问题。3、交流(设计说明:对题目质疑养成思考习惯,便于阅读时迅速抓住文章主旨,带着思考察觉读文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下面让我们再认真读读这个故事。在读故事之前,为了把故事读好,老师建议大家先把课后生字读读熟,再去读课文。自由的读课文时把那些你认为最难读好的地方,反复读,力气要花在刀口上。2、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2)课题叫“三顾茅庐”第一小节就交代了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他拜访诸葛亮的目的是——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认真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故事背景?
A、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孙权在江东建立了基业,刘备忙忙碌碌几十年,将不过关张赵云,文不过孙乾简雍,依附刘表栖身却总遭刘表身边人排挤,刘备急需一位诸葛亮这样的大才辅佐。B、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刘表割荆州给刘备镇守,曹操有意攻打荆州,派曹仁设下乌龙八卦阵,刘备派关羽前去攻破,结果失败。回来后经徐庶指点,识破阵法缺陷。关羽带一百精兵前去,不伤一兵一卒,得胜归来。曹操闻得徐庶的才智,又知他是出名的孝子,于是设计把徐庶拉拢到身边为自己谋事。徐庶无奈母亲被曹操所挟,在去曹营之前,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3)齐读第自然段(设计说明:介绍故事背景的目的有二: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二,激发学生读《三国演义》的兴趣。)3、第二自然段
(1)这样的形式下,刘备是多么需要一位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啊!所以,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课文重点写了第三次拜访。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次,我们换一种形式读。前一课我们学习了独幕剧《公礼仪休拒收礼物》,请以四人为一小组把第二自然段改成独幕剧来读。(此设计前提:先教授课文《公礼仪休拒收礼物》)(2)准备、表演预设:一个学生负责舞台说明其余三人分别饰演关羽、张飞、刘备。其中舞台说明中人物神态、动作学生想像配合表演,关羽语言由教师补充《三国演义》中原文:“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谒”读ye,意:进见地位或辈分比较高的人。)(3)刘备是个怎样的人?从他的语言中去找。尊重人才。(设计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仍是教学重点,但中年级的学生对第一课时传统的指读、赛读、齐读等教学方式很熟悉,兴趣不再浓厚。我根据这一自然段的具体内容指导学生以编演独幕剧的方式来读这一自然段,能达到三方面的效果。一,形式新颖,学生兴致高昂,积极参与。二,不但能进行课文朗读的训练,而且需要学生在适当部位展开适当想象,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发展思维。三,本册教材学生需要掌握一种新文体—
即独幕剧,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得更好。)4、第三自然段(1)诸葛亮住在隆中。那里的景色怎么样呢?请一个同学来读“他们来到隆中……景色秀丽宜人。”(2)指导理解:“蜿蜒”都是虫字旁,表示像虫一样弯弯曲曲。“起伏”有高有低。(3)《三国演义》里这个山冈叫卧龙冈,一是因为——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二是因为卧龙冈有一条卧龙就是——诸葛亮。(4)大家看,这里有疏疏朗朗的松林,有潺潺的清溪,有青翠欲滴的竹林,这些景物都让你感觉怎么样?清新、高雅、舒服……(5)是呀,这就叫秀丽宜人。请同学们再去美美地读读。(6)下面这部分就具体写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过程,同学们不知道注意了没有,课文下面有一条注释:根据《三国演义》有关内容改写,大家想了解小说《三国演义》是怎么记叙描写下面的场景的么?
出示: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7)请同学们把这段通读一遍,再对照课文读,可以相互讨论,弄明白一点,就站起来交流一点。预设:A、“扣”敲的意思。还记得《游园不值》中的“小扣柴扉久不开”么?B、“昼寝”就是睡午觉。“昼”指白天。C、“徐步而入”指轻轻地走进去。(表演)D、“分付”古时候可以不加口字旁。(8)谁知道一个时辰是多久?两个小时。(9)“拱立阶下”在课文里改成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你看“恭”字,在书写时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不要写错?
对!下面一边是一点,一边是两点。其实这是心字的变体。请大家在课后田字格里描红。注意撇捺在字的中部如同鸟翅,要舒展。(结合练习3中写好钢笔字撇捺在字的中部的内容教学。)(设计说明: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上,我一分为二。先带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关注内容来学习景色描写部分。再引入《三国演义》原文,指导学生对照原文阅读、合作探究学习后半部分刘备等候到见着诸葛亮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拓宽视野、接触文言,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激发其读《三国演义》的兴趣。)5、第四自然段(1)请一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2)我们来看这一自然段中的成语。“群雄纷争”还记得上课开始的时候有同学介绍的故事背景吗?曹操统一北方,孙权据有江东,你还知道哪些吗?对!这就叫“群雄纷争”。再读。(3)“茅塞顿开”,“塞”是一个多音字,读se,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组个词。刚刚我们说“茅”就是指茅草,我们看看字面,想想是什么意思?是呀,茅草堵住了思想,一拿掉,就——开阔了,就像——拨
开云雾见到了青天。一起读——茅塞顿开。你有没有茅塞顿开的时候?造个句。(4)这一自然段中还藏着一个成语,“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就是拨云见天(日)。意思和茅塞顿开差不多。(5)请女同学一起读这一段。(设计说明:这一自然段内容比较简单,我指导学生从音形意三个角度理解重点字词,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6、第五自然段(1)请一个同学读第五自然段。(2)哎呀!刘备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换成成语就是——如鱼得水。(3)请男同学一起读这一段。(设计说明:我带领学生通过简单地读课文和理解重点语句学习这一自然段,给下节课的教学留下充分的空间。)(三)总结课文,延伸拓展1、今天,我们读了《
三顾茅庐》这个精彩的故事,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得也很棒。我们知道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做三件事。一,围绕问题“刘备三顾茅庐体现了他对人才的尊重。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他对诸葛亮的尊重?”去进行第二课时的预习。二,比较阅读课文和原著,用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把你的理解和困惑进行注释、标记。三、利用课余时间读《三国演义》,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故事。(设计说明:因为在今天这第一课时中就涉及了许多课文内容,所以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一放在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上,二放在以《三顾茅庐》为引,引一方“活水”——“读三国,读经典”进入课堂,拓展孩子阅读视野。所以在总结课文的同时,别出心裁地给学生布置了这三条第二课时预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