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说课稿(修改稿)209贾翔荔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第八课《三顾茅庐》,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本课的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由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而成。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文中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旷世奇才。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学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目标:第一是常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学会“顾、茅、庐、恭、”等生字词,理解词义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是核心目标,抓住细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刻画以及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第三是内容目标,引领学生感知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并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本课时的重难点。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对《三国演义》的一些小故事略知一、二,但毕竟不够全面,所以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课文的背景也了解得不够透彻,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三、教学策略:《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中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采用引导学生通过“读----思---悟—演”从而全面阐释课文的教学方法,运用开放性、拓展性的阅读教学,长文短教,避免烦琐的情节分析,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顾茅庐》是一篇历史故事,时代背景离孩子们比较遥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习能力,这节课我初步设想通过3课时完成。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解决学生的识字、写字及朗读课文情况。一、情景导入。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四、指导书写生字。下面我将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思路,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的:一、教学有线,牵动全篇。《三顾茅庐》这一课,很明显,它的主线是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找到文章的文眼后,我便设计了一个统领全篇的核心问题展开教学,使各个分散的教学点串联起来。因此开课我便以杜甫的名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导入,设计了这样一个抛砖引玉的问题:刘备三顾茅庐,他的真心到底有多诚,他的真情到底有多真?让我们细细品味刘备这份深深的诚心诚意,听听他是怎么说的,看看他是怎么做的。随后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文,并且遵循这样的一条主线,我将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几个板块:1.话语之中闻真情;2.行动之中看诚意;3.隆中之对表真情;4.出师表里忆真诚。【设计这样的阅读环节,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步步深入,从而,较好地完成“言——像——意”的转换,使学生不但能够准确地把握课文“意蕴层面”的含义,而且也能够深刻地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社会层面”含义,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刘备的一片诚心,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了“诚”的基础,实现人文性的整体回归。】二、想象品悟,感受真诚。我把第三段“行动之中看诚意”作为第二课时的重点。我让学生抓住体现刘备动作的词语“轻轻敲门”“轻轻走进”“恭候等待”“快步走进”自由谈体会,并让学生品悟刘备的“一下”、“一行”“一站”“一等”“一快”,从而感受刘备的虔诚,实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目的。分而不乱,连而有线是板块教学的优势,教学时只要提炼一个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就能“
牵一发而动全文了”。此处我还利用文本空白处进行情景创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人物内心,丰富人物形象。如在体会刘备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的诚心诚意时,我设计了让学生试想三人步行的画面:张飞见大哥下马,不解地问:_____________,刘备对张飞解释说:____________。在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许久之处,我设计了想象同样在外等候这么久的张飞关羽二人在门外会交谈些什么,引导学生对空白处进行补白,将文本读厚,然后对学生由扶到放。语文的素养就是在这样的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中慢慢形成的。我通过引导想象、创设情景、抓住关键词句等手段,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一步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使人物形象立体化,具体化。老师将文本读得有多深,学生就能将文本学得有多透,情感的闸门一旦打开,朗读自然水到渠成,入情入境。三、以演促读,升华真诚。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诚”的理解。有刘备与张飞的对话表演,有刘备与诸葛亮相见的表演。让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中体会“诚”的重要,从而引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正是因为刘备的诚心,直至20年后,诸葛亮对这件事还记忆犹新,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此处我用课件出示诸葛亮的名篇--《出师表》里那一段千古传诵的名段并朗诵,让刘玄德与孔明的故事在时空中轮回。【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使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四、品悟比喻句,读写结合。品悟本课三个精妙的比喻句是课后练习题,也是本课的重难点。如何让学生明白比喻句中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并学会注意积累或迁移运用是个难点,因此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回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三处比喻句:“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的卧龙。”“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啊!”,我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朗读并指导学生用较为连贯的语言将这三个比喻句试着串成一个整体,并用比较句子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比喻句的后面部分是对前面部分的形象具体的说明,从而突破教学
难点,并让学生从中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刘备对人才的渴求。在此处,我还将安排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结合文后第5题的要求,用来到……只见……进行仿写,使读写结合落到了实处。五、课后延伸。延续性的活动使学生得到新的实践机会,实现了在实践中发展能力的目标。为此,我设计了一道拓展题:收集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小组交流,从中整理概括刘备与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并想一想在本文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