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海安县李堡镇中心小学许百惠226631[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8课《三顾茅庐》[教材详解]《三顾茅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重点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成的,课文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文中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赞美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方法的恰当使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强化写作技巧的一个很好的素材。与此同时,这篇课文又能很好地去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对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目标预设]根据教学大纲及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结合我们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色,第一课时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随文理解词语“三顾茅庐”、“蜿蜒起伏”、“青翠欲滴”、“景色宜人”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3、通过赏读描写隆中美景的句子,及3个比喻句,认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4、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重点、难点]通过赏读描写隆中美景的句子,及3个比喻句,认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设计理念]:《三顾茅庐》是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时体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依据第一课时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为此,我确立了“凭借文本,品读感知”这一教学理念,在掌握词语和感知大意的基础上,我以欣赏隆中美景和文中的三个比喻句,自然地进入对诸葛亮的志向和才干的欣赏,感受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为第二课时感知刘备的诚心诚意作好铺垫。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让学生的个性在生动活泼、自由开放的学习中飞扬。[设计思路]基于以上认识,我力求通过“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检查预习,再读课文”“初释课题,感知大意”“欣赏美景,感知才华”“课外延伸,拓宽文路”这几个环节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1、谈话。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同学们看过这部作品吗?那电视剧呢?《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书中刻画了许多经典故事,你知道哪个故事呢?2、揭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再次走进《三国演义》,走近其中的一个故事《三顾茅庐》。来看老师写课题,“顾”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第三笔是“竖提”,注意不能写成“竖弯钩”;“庐”字的下面是个“户”,我们在写的时候不能写错。(板书课題)指名读课题。3、质疑。同学们,看到这样一个题目,脑海里产生了哪些疑问呢?或者说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检查预习,再读课文。1、学生再读课文。过渡: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对这个故事进行了预习,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已经能保证把课文读得又正确又流利的同学,请举手。看来,有些同学还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那么,我们就再用两分钟时间,大家自由地来读课文,只读那些你认为最难读好的地方,反复读,力气要花在刀口上。2、检查词语过渡:时间到!现在有信心了吧?展示一下你们预习的收获吧!第一组: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草堂时辰策略讨论半晌a开火车读,齐读。
b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中的一个人名。相机了解“诸葛亮”中的“诸葛”是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呢?c这些词语中红色的字是本课的一些生字,你有一些好办法记住它们吗?或者说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吗?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二组: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群雄纷争茅塞顿开恭恭敬敬a指名读,相机纠正。指名一读的好的学生领读。b提醒“塞”在词语中读“sè”,出示多音字“塞”组词练习。3、朗读课文过渡:看到各位同学学习兴致很高,老师很高兴,有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朗读的风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指名几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一、初释课题,感知大意1、理解“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呢?你能通过课文中的话来解释吗?“顾”是什么意思?“茅庐”呢?学生交流。2、感知大意(1)刘备为什么要三次拜访诸葛亮呢?三次拜访的结果又是什么?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出山辅助出山商讨)(2)谁能把“三顾茅庐”的意思加上原因和结果连起来用一小段话说一说呢?指名几位同学概括。师小结:各位同学,像刚才这样抓住课题,找到原因和结果能用一段话叙述出来就是一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二、欣赏美景,感知才华1、赏识隆中美景(1)刘备三次前往哪里拜访诸葛亮呢?课文有没有描写隆中的句子?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隆中的句子画下来。(2)交流: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美在哪儿?相机引导学生理解:a蜿蜒起伏蜿蜒是什么旁?那你能猜到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b青翠欲滴说明颜色怎样?“欲”是什么意思?c秀丽宜人宜人换个词?“宜”是什么意思?(3)引导想象,指导朗读a是呀,如此之美的地方,也引起了我想读的雅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师配乐范读)听过老师的朗读相信你的脑海之中也形成了一幅画面。你的画面中有什么?给你的画面起个名字?这么优美的句子你愿意读一读吗?为什么这么读?指名读。b这么宁静幽雅的世外桃源最适合在此——做什么?从各位同学的回答中足以证明你们都是富有雅兴的人,诸葛亮和你们想的一样,在此学习、生活、修生养性。那你想隐居在此的诸葛亮会是什么样的人?现在我们带着对诸葛亮的认识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全班齐读(配乐)2、体会三个比喻句(1)谁把第一句在读一读,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什么?把什么比成什么?诸葛亮自喻卧龙,所以这里的卧龙还指——?(诸葛亮)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就是——(等待时机腾飞的诸葛亮)等着谁让他来腾飞?(2)还从哪儿看出刘备的眼中诸葛亮是非常有才华的?相机出示: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从这句中你看出了什么?相机出示: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把自己比成什么?把诸葛亮比成什么?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3)小结(出示三个比喻句)这三个比喻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出诸葛亮的才华,却从对隆中的描写,对刘备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衬托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呀!(齐读三个比喻句)一、课外延伸,拓宽文路
1、在刘备的眼中诸葛亮就是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经过诸葛亮的指点,疑惑得到了解决,就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在刘备的眼里诸葛亮就是鱼儿离不开的水,所以渴求人才的刘备才会三顾茅庐!刘备又是怎样去拜访诸葛亮的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一同来研读。2、作业(1)收集有关诸葛亮的成语、读一读他的故事(2)课后有兴趣的同学搜集更多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读一读。[板书设计](出山辅助)三顾茅庐(出山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