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三顾茅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3.学习课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难点: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8三顾茅庐第一课时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刘备张飞关羽
桃园三结义
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
顾三庐茅
它是根据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三十七回改写的。
8三顾茅庐
fǔkǔnzūn辅捆尊wānchéncè蜿辰策
sāi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子。sài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关~。~外。边~。~翁失马。塞sè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阻~。搪~。~责。顿开茅~。
zhuó穿(衣):穿着。着装。zháo感受,受到:着凉。着急。着zhāo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zhe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着。开着会。
我要会写这些字gùmáoshǎng顾茅晌zhūgěgōng诸葛恭
辅助见着捆来 尊重时辰策略潺潺同榻半晌悠然恭敬茅塞顿开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群雄纷争疏疏朗朗秀丽宜人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个长句子谁会读?
()三次亲自到()拜访(),邀请他()辅助()的故事。
(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故事。
课文从哪段到哪段重点写了刘备第三次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的呢?
课文从哪段到哪段重点写了刘备第三次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的呢?(2—4段)那么课文第一段又写了什么?第5段呢?
第一段(第1自然段):略写刘备两次去隆中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都没见着。第二段(第2~4自然段):具体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友情。朗读段意
.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
.纠葛瓜葛
.1、适合,适当:宜人权宜适宜相宜2.应该,应当:事不~迟。
三顾茅庐.顾名思义
茅舍名列前茅
刘备(161-223),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汉照烈皇帝,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时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207),徐庶荐举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63岁。
关羽(?-220),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佗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58岁。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张飞(?-221),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55岁。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8三顾茅庐第二课时
刘备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上节课我们了解: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可张飞嚷道,男生读——刘备对张飞的表现很生气,女生读——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尊重人才鲁莽通过俩人的对话,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刘备、张飞?这样一对比,写出了什么?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来到隆中,他们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景色描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仿写练习:我们来到小花园,只见()的草坪(),()桂花树(),上面开满了(),犹如(),()翠竹(),在阳光的照耀下,竹子映在()的墙壁上,简直就是()。啊!这儿的景色()!
仿写练习:我们来到小花园,只见(碧绿)的草坪(像一块软绵绵的地毯),(几棵)桂花树(亭亭玉立),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犹如(碧天里的星星),(几丛)翠竹(疏疏朗朗),在阳光的照耀下,竹子映在(雪白)的墙壁上,简直就是(就是一幅水墨画)。啊!这儿的景色(真迷人)!学生自由说一出景物。
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刘备马上就要见到这条卧龙了,他又有怎样诚心诚意的表现?
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此时刘备会如何拜见诸葛亮呢?
三国中,各路英雄好汉、诸侯大臣们纷纷为各自的利益去争夺天下、争夺权力等。群雄纷争:各路诸侯为各自的利益争夺、争抢。一群英雄纷纷去争夺自己的利益,土地。三分天下诸葛亮给刘备分析: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这个比喻句写出了什么?(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刘备的豁然开朗。)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后来他们共同策划,打胜了好多次战斗。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所以刘备说——,这个比喻有写出了什么?(重要性)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方能成就大业。所以"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到今天也成为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代名词了。
《三国演义》中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读读青少版的《三国演义》。
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计诸葛亮的《隆中对》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对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几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计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或“草庐对”。
诸葛亮的《隆中对》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诸葛亮的《隆中对》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的《隆中对》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却说徐庶趱程赴许昌,曹操知徐庶已到,遂命荀、程昱等一班谋士往迎之。庶入相府拜见曹操。操曰:“公乃高明之士,何故屈身而事刘备乎?”庶曰:“某幼逃难,流落江湖,偶至新野,遂与玄德交厚。老母在此,幸蒙慈念,不胜愧感。”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操曰:“公今至此,正可晨昏侍奉令堂,吾亦得听清诲矣。”庶拜谢而出,急往见其母,泣拜于堂下。母大惊曰:“汝何故至此?”庶曰:“近于新野事刘豫州,因得母书,故星夜至此。”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曰:“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骂得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视。母自转入屏风后去了。少顷,家人出报曰:“老夫人自缢于梁间。”徐庶慌入救时,母气已绝。后人有《徐庶母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