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三顾茅庐》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三顾茅庐》 教案

ID:1192359

大小:4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8三顾茅庐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的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的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十分虔诚的特点。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诚意。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教学重难点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一、导入:1、读过或看过《三国演义》吗?相机简介当时群雄纷争的局面,喜欢谁?为什么?(相机学习生字:诸葛)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三顾茅庐》板书时学写“茅”3、理解课题“顾”:①看、②照顾、③拜访。选择(设计意图:从学习和理解“诸葛”、“三顾茅庐”等词语中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为下文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铺垫,另一方面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为下文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打下基础。)二、初读:1、自由读一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1)读准:半晌讨论草堂没有见着茅塞顿开读好:蜿蜒起伏的山冈疏疏朗朗的松林清澈见底的溪流青翠欲滴的竹林秀丽宜人的景色诚心诚意地邀请恭恭敬敬地等候(2)组织分节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3)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要三顾茅庐?结果如何?)(4)感知课文结构:略写前两次拜访,详写第三次拜访。(设计意图:明确提出自读要求,使得学生学习有目的,思考有方向。 读准和读好中又深化字词的理解,为理解课文做铺垫。)三、作业布置:1、写一写本课生字新词。2、你如果想更多的了解刘备,请你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设计意图:学生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课文内容后,能及时地加以巩固,这对本课的教学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重点品读第三次拜访,通过一“说”、一“行”、一“敲”、一“站”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2、在读、说、写等拓展性言语实践中,发展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培养以诚待人,诚心实意去做事情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的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十分虔诚的特点。一、复习课文,引出“诚”1、诸葛亮被称之大贤,想请他出山的人很多,那么刘备是以什么打动了诸葛亮,也感动了我们呢?2、学生交流回答3、板书:诚4、小结:刘备诚心相请,一顾茅庐失望而归,二顾茅庐快快而回,直到第三次才请得诸葛亮出山,相信他的诚心诚意是的确感动了诸葛亮。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重点来研究刘备的第三次拜访,感受刘备的至真至诚。(从整体上回顾课文,以“刘备是以什么打动了诸葛亮”一问水到渠成引出一个“诚”字,突出了中心,起到画龙点睛之效,为下文品读课文作下了铺垫。)二、读文品句,感受“诚” 1、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轻读课文中刘备的第三次拜访,用直线画出表现刘备诚心相请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2、学生读书思考。3、学生品句交流。(多媒体相机出示句子)(1)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A、读句子B、找出句中“诚”的体现C、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结合介绍“桃园三结义”的故事。D、是呀,为了诸葛亮,刘备竟然生气地说自己的结拜兄弟,这一“说”可见他的“诚”。E、联系课文,配上表情、动作分角色朗读刘备和张飞的对话。(2)离诸葛亮的住地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A、读句子B、找出句中“诚”的体现:“半里多路”、“下马步行”C、找联系体会“诚”:在电视电影中有没有见过类似的情况?D、小结:一“行”见诚心!E、引导感情朗读。(3)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轻轻敲门。A、读句子B、“轻轻”一词体现了什么?C、这一“敲”也见其“诚”,让我们再来轻轻敲一敲,引导感情朗读。(4)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A、读句子B、找“诚”的体现C、品“轻轻”:为什么要轻轻走?D、品“恭恭敬敬地站”:①刘备可以怎样站着等候?②他又是怎样站的?(请一学生试着站一站)③早春,春寒料峭,挺冷的,刘备为什么要这样站?④全体学生一起试着恭恭敬敬地站一站。⑤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些什么呢?⑥这一站,就站了多久?(引导找到文中两个表示时间的词)E、引导感情朗读F、小结:刘备就这样恭恭敬敬地站着,一直到诸葛亮醒来。这一“站”让刘备的诚心更加表露无遗。(此环节的教学,注重朗读的指导与词句的品析,抓住刘备的一“说”、一“行”、一“敲”、一“站”,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近刘备,直至被刘备感动,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三、总结升华,赞美“诚”1、刘备的诚心终于打动了诸葛亮,如果你就是诸葛亮,耳闻目睹了刘备的所作所为,你会怎么想?请你代诸葛亮写几句赞美刘备的话。2、学生动笔,师巡视辅导3、口头交流(情境创设,引导写话,帮助学生深入文本体验情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创造语言,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力争达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课外延伸,深化“诚”因为刘备求贤若渴,所以《三顾茅庐》中写刘备二顾茅庐而不遇诸葛亮时,他亲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留给诸葛亮。这封信,一般读《三顾茅庐》的人都忽略了。其实这封信也深深打动了诸葛亮的心。因为信中,刘备将自己的一番诚意、仰慕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请大家发挥想像,替刘备写一封简短的信留给诸葛亮。(像这类历史性题材且选自古典名著的美文,应该引导学生到美的世界中去探索,去创造,让知识内外沟通。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把诚意延伸到课外,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紧密衔接,实现了教学的可持续性。)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2、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教学重难点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一、复习导入通过“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你对刘备这个人物有什么认识?课文哪一段作了具体地描述?(设计意图:回顾复习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人物的印象。)二、指导背诵:1、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2、交流:说说这一段的内容可以分为哪两层?(景色秀丽和拜访经过)(1)以熟读为基础,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背诵。(2)第二层指导时,可以抓住方位词进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使他们能轻松地识记课文背诵课文。)三、片段指导:1、明确要求:认真读文中描写隆中“景色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2、出示: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朗读后分析:(1)刘备一行来到隆中,见到哪些景物,请在景物名称下画一横线。(2)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呢?分别朗读写这些景物的语句。(3)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3、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走一走,找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看看那里有哪些景物(能说出景物名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学生拟稿。把写好的短文誊写在小作文本上。(设计意图:写作一直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事,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再进行逐步分析,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板书设计求贤若渴8、三顾茅庐诚 礼贤下士教学反思:不同的文体课文,其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体裁特点,依文而教,在对教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教给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按照教材的主题体系,不顾文体知识一味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小说的特点,展开教学。一、丰富而细腻的人物刻画在《三顾茅庐》一文中,有一段张飞和刘备的对话。这是在刘备执意第三次到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时,张飞与之意见不一,而引起的争论。读好这段话,学生会对张飞、刘备这两个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二、完整而多变的情节铺叙在教学中,我补充介绍了刘备前两次拜访的情节,帮助学生感悟小说完整而多变的情节铺叙。三、具体而独特的环境描写环境有两种,一是社会环境,一是自然环境。在课的导入部分,我请已经看过《三国》的学生介绍,为学文打好铺垫。自然环境是故事情节发展所处的自然现象状况。在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开头有一段精彩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感悟出,文中暗喻诸葛亮将被明君赏识,成就一番伟业。这段环境描写还显示出诸葛亮是个高雅脱俗的人。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方法,从而为今后学习其他小说打下基础。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