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三顾茅庐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动作中,认识人物内心与品质。2.通过模仿写景的句子,来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博大胸怀和广博的才能。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顾茅庐》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表现出来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二、品读感悟,体悟人物性格1.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决定第三次拜访,可是在临行之前,张飞不高兴了,他是怎么说的?刘备又是怎么回答他的?课件出示张飞和刘备的话。 2.交流一: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1)刘备在对谁说话?(张飞)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结拜兄弟)那刘备为什么如此生气呢? (2)读一读张飞的话,(注意是“嚷”)你从他的话听出了什么?(无礼,粗鲁)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麻绳”“捆”)这个张飞,人称“莽张飞”,他性格急躁,想法简单,哪里了解大哥一次次恭恭敬敬去拜访诸葛亮的心情呢?不过老师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是聪明人,刘备的心理肯定已经被你猜着了八九分,能说说吗? (3)同学们,你们懂刘备的心思,但张飞不了解,所以他表现出了无礼,而他的言谈举止又恰恰反衬出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设计意图】通过抓张飞话中的关键词来了解人物的性格,并由此来揣测刘备的心理,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通过对文本的补白,丰富了文本内容,人物的性格变得鲜明起来 3.交流二:“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1)刘备他们为何不快马加鞭赶马到草堂前,而那么早就下马步行呢?(怕马蹄声惊扰了诸葛亮) (2)同学们可能有所不知,古人对特别有地位的人有这样的要求,叫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表示极大的尊敬当时的刘备是一个贵族,而诸葛亮不过是一介草民,但刘备却对诸葛亮行如此大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意 4.交流三:“到了诸葛亮的家……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1)从“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都要“轻轻”呢?(生怕惊醒诸葛亮) (2)“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这“恭恭敬敬”地站是怎样的站?透过这个词,你感觉看到了什么? (3)诸葛亮在舒适温暖的床上高卧不起,刘备却在春寒料峭的门外恭恭敬敬等候,等了多久?(半晌再加一个时辰,大概两三个小时)老师迫切地想来采访一下刘备,谁愿意来做一回“小刘备”? 师:刘皇叔,您一直站在那儿等,难道您不觉得累,不感到冷吗? 师:刘皇叔,这诸葛亮不过是一介村夫,还要摆臭架子,您苦苦等候这样一个人值得吗? 师:刘皇叔,依我看这诸葛亮不过是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我看他是不敢出来见您,有意躲避您啊! 师:刘皇叔,我看这诸葛亮分明是在装睡,他是有意戏弄您,您可千万别上他的当啊! (4)就这样,刘备在春寒料峭的门外足足等了两三个小时,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只见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刚刚刘备不还是很有耐心吗?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急切呢?你能体会刘备当时的心情吗? 【设计意图】这段话是刘备诚意的集中体现,教师带领学生“登山”,学生对刘备的“诚心诚意”体会更深了,而且文本的趣味性也增强了不少。 5.交流四:“诸葛亮出山后……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在同一张床上睡觉”这样的关系可谓是——(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2)刘备还高兴地对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鱼和水是什么关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诸葛亮对于刘备的重要性,刘备为拥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而感到高兴)你能通过读把刘备内心的兴奋之情表达出来吗?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才27岁,而刘备已经47岁,比诸葛亮长20岁,然而刘备却把他视为自己的老师,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刘备对人才的尊重和他的谦恭) (4)那么,诸葛亮值得刘备为他如此诚心相邀吗?请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引读)“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这是一个比喻句,它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茅塞顿开”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也时有发生,比如:当你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老师或同学的指导会让你;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父母或老师的一番话会使你 (5)而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刘备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设计意图】举一反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6.刘备以他的诚心和谦恭感动了诸葛亮,从此,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南征北战,帮助他打了很多胜仗,你知道哪些胜仗?(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空城计、草船借箭……)最后还建立了蜀汉王朝,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回忆起这段往事,感慨万千地写下了这样的话语——(出示《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段古文虽然比较深奥,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诸葛亮对刘备有一种深深的感激之情“三顾茅庐”到了今天也就成为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代名词了。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诸葛亮的《出师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对刘备深深的感激之情,这样,不仅丰富了文本内容,强化了学生的感知,而且也使他们从中悟到了: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方能成就大业 7.填空:只见那里的山冈(),好像一条()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潺潺的溪流(),茂密的竹林(),景色()这段话和我们这个故事好像没有多大的联系,是否可以把它去掉呢? 理由一:“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条卧龙影射的就是诸葛亮,他也是在隆中等待时机腾飞,等候贤明的君主来发现他。 理由二:秀丽宜人的景色恰恰可以看出诸葛亮生活的环境很好,他应该是个儒雅之士,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可以折射出这个人的修养品性。理由三:美丽的景色可以衬托人物的心情,说明那天刘备去拜访的心情特别好,也寓含着这次拜访会成功,刘备的心愿能够得以实现。 【设计意图】出示这段话有这样的作用:(1)品赏优美的语言文字;(2)探究这段景色描写的句子是否可以删去,将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理解巧妙地融为一体。三、课堂小练笔指导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1.分析:写了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2.指导用用“来到……,只见……”说话。如:来到花果山,只见。3.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4.动笔写一写。四、迁移运用,走近“三国”。课后作业:1、读一读下面这些词都跟什么故事有关?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苦肉计夜走麦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生读词。(2)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周瑜为什么要打黄盖吗?关羽又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又讲的是谁的故事?等等,你们想知道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吗?(生:想)(3)师:欲知下回故事如何,请读《三国演义》。【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对课外的延伸中,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在孩子的好奇中,我以“讲书”的结尾形式戛然而止,将阅读的主动权推向了学生。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刘备诚心诚意诸葛亮雄才大略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诚心诚意”展开教学,首先抓住“刘备”这一人物,在教学中抓住了刘备、张飞的对话,抓住张飞、刘备对待诸葛亮的不同态度,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刘备对贤才的尊重。其次抓住刘备的行动,进行人物的剖析,引导学生抓住“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等候”等词语学习、理解,体会刘备的求贤若渴、诚心诚意。最后延伸到“三顾茅庐”的真正含义,那就是“当你邀请别人或求人做事时一定要诚信诚意、礼贤下士”。在品读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时随机理解比喻句前后的关系也达到了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