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细读课文,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教学过程修改栏一、复习导入,披文入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二、细读课文1.略读第一自然段。讨论:(1)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决心如何?他的态度(诚心诚意)(2)你从哪里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来辅佐自己的?2.精读第二自然段,(1)你想进一步研究刘备吗?研究什么?要研究刘备,还涉及到他的结拜兄弟张飞,那么,我们怎么来了解这两个人物的特点呢?(通过阅读,抓住人物言行、神态等来了解。)研究刘备的同学交流。(2)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特点(3)学生交流: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4)文章主要是写刘备,但同时也把张飞写进去了,这是否多余?分小小组讨论。然后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点拨,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
(5)对比朗读,愿意朗读张飞的读出他的莽撞无礼,愿意朗读刘备的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3.精读第三自然段。(1)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2)交流赏析:*课文抓住“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3)这一部分中有一段秀丽的环境描写非常具体,这和描写刘备拜访诸葛亮有什么关系?引导理解比喻句: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个句子中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的比喻写出了什么?(山冈的蜿蜒起伏)*卧龙除了指山冈,在这里还指什么?(联系诸葛亮被人称为“卧龙”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的才能和性格)*这段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4.精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句子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前后两部分是什么关系?(体会比喻句的精妙。)*比喻手法的运用表现出了什么?(体会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5、精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句子:我得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为什么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刘备对人才的渴求)三、指导背诵:1、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2、交流:说说这一段的内容可以分为哪两层?(1)以熟读为基础,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背诵。(2)第二层指导时,可以抓住方位词进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四、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2、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例:我们来到金鸡湖边,只见湖水(),岸边的树木(),各种鲜艳的花(),微风(),真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来到白塘公园,只见()。五、口头练习:比喻句辨别:以下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为什么?1.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浪漫无边的春天。(《燕子》)2.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都会像从前一样地爱您。(《小抄写员》)3.蝙蝠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地上。(《夜晚的实验》)4.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沙漠中的绿洲》)
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上路前三顾茅庐第三次 见面前见面时拜访见面后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3、完成《补充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