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随文理解“结拜”“蜿蜒起伏”“青翠欲滴”“景色宜人”“茅塞顿开”等词语的意思。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来体会人物精神品质,初步体会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4、激发学生读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随文理解“结拜”“蜿蜒起伏”“青翠欲滴”“景色宜人”“茅塞顿开”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来体会人物精神品质,初步体会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三顾茅庐》,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谁能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三次拜访茅草房子)(顾:①回头看,泛指看:回~;②照管,注意:~及,兼~;③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货物或要求服务的:~客;④拜访:三~茅庐。)(茅庐:草屋。)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结合刚刚解释的课题,边听边思考,文章说了一件什么事。 ①加上人物:刘备、诸葛亮(复姓,你还能说几个复姓吗?) ②加上目的:统一中国的大业2.随文理解词义:着()结拜:结合“桃园三结义”进行理解蜿蜒起伏: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形容龙蛇等曲折爬行。青翠欲滴:欲:将要景色宜人:宜:使人舒服群雄纷争:(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解说)茅塞顿开:塞:多音字(sāi:塞子;sài:边塞;sè:茅塞顿开) 3.结合文章大意,试着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刘备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见着他。第二段(2-5):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第三段(5):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友情。4.刘备一共请了诸葛亮几次?(三次)在我们的课文中,这三次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略写前两次,详写第三次)三、精读文章,初步体会1.上海文艺出版的《三国外传》中介绍到其实曹操也去请过诸葛亮,曹操吩咐别人去清了诸葛亮两次,诸葛亮都没有理会,后来他自己带着礼物去了,诸葛亮笑着说:“你花了这么大的本钱来买一个普通的山民,就不怕失去了你的面子吗?”说罢摇头大笑。这时候曹操觉得诸葛亮是有意在自己的手下面前取笑自己,支吾几声,很快就灰溜溜的走了。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刘备成功请了诸葛亮出山?刘备这个人物怎样的特点呢?请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圈画出相关句子、词语,和同桌交流一下。交流:课件出示句子: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引导学生思考:(1)这里的“你”指谁?刘备为什么生气?(2)画出描写张飞态度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刘备为什么说张飞不懂尊重人才?引导学生抓住“嚷”“用麻绳捆来”体会张飞的鲁莽和不懂尊重人才。2.师总结提示。(1)绳子只能捆来人,却捆不来心啊!猛张飞不懂这个道理,可刘备知道。所以他要生气地说——(指导学生朗读刘备的话)(2)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兄弟,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责备张飞,这说明什么?(他的真诚)(3)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一鲜明的对比,从侧面更突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好张飞的“嚷”和刘备的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