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重点、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并感悟详略。[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在此基础上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刘备、诸葛亮的情况有基本了解。[设计理念]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主动探究题目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利用课外阅读丰富课文情节;主动质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设计思路]了解情况,相机导入——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质疑问题,延伸下节——作业练习,深化巩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中国文化中,“三”是一个奇妙的文字,有许多成语和典故都和它有关?你知道哪些?并能根据这些说说对“三”的理解吗?(极言很多,包含诸多不易)2.利势导入,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三”有关,叫《三顾茅庐》。3.释题:“顾”是本节课的生字,在书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什么?(第四笔是竖提)让我们一起书空这个字。第一自然段中有个词就表示“顾”的意思,哪个词?“茅”也是本节课的生字,在写的时候“茅”的横勾要比草字头略微长一点。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文中“茅庐”指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吗?4.过渡:那么这个故事中有着那些丰富多彩的内容呢?下面让我们三读课文来走进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自主研读,学习生字词,交流读懂的内容,标记不懂的地方。2.理解词语,了解大意(1)出示三组词语,指名读,再齐读 第一组:刘备 关羽张飞 诸葛亮A指名读B提问:你能根据预习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C解释“诸葛”为复姓,并提醒两个字的写法。D齐读第二组:群雄纷争 茅塞顿开 三分天下 A指名读,提示“塞”的读音。B提问:你能根据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来说说这些词的意思吗?C出示图片,相机介绍:是啊!三国是一个魏、蜀、吴三国纷争的年代,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以帮助刘备取胜,刘备听了立刻茅塞顿开。D指导朗读:让我们用朗读展示出当时的情景。第三组: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清澈见底 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 A自读,提问: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吗?B出示图片,根据图片理解词义。C提问:你认为这里的环境怎么样?请你读出这里环境的宁静、优雅。这么宁静优雅的环境最适合做什么?从各位同学的回答中足以证明你们都是富有雅兴的人,诸葛亮和你们想的一样,在此学习、生活、修生养性。那你想隐居在此的诸葛亮会是什么样的人?D指导朗读;现在我们带着对诸葛亮的认识再来读一读这段话。3.总结并过渡: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并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你能根据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说说你读懂了课文的那些内容?4.汇报读懂的内容。二、默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1提问:.如果你是小编辑,你将会把课文分成哪几个部分?说说,你把课文裁剪成几个小部分?说一说你划分的理由.(提示:可以通过时间的变化来划分的,时间的变化也预示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这是我们分段的标志。请同学把这两个时间圈出来。)2.根据学生汇报总结。(一)(1)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二)(2-4)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三)(5)第三次,刘备成功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3.根据段意,概括全文内容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三、浏览课文,感悟详略过渡:课文是不是把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的情景都写出来呢?再次浏览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1..在这之前,刘备和诸葛亮当时各是怎样的处境呢?前两次去请的情况你们知道吗?谁来说说?(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冈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成就大业。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2.总结;因为第三次更能表现出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四、总结课文,质疑问题,延伸下节同学们,今天我们初学了《三顾茅庐》,通过三读课文,初步了解了《三国演义》中三足鼎立的局面,读准了三组词语,又把课文分成了三段,还重点了解了为什么要详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原因。课文学到这里,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新的问题产生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解决。五、作业练习,巩固深化1.抄写课文后第3题词语,并解释加点词语意思。2.试着去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8三顾茅庐三读:认字悟词----理清脉络----感悟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