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沛县鹿楼镇团结小学---袁先锋邮编:221615一、教材简解:《三顾茅庐》是苏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里一篇重点讲读课文。本课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这是一篇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好课文。二、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生字,灵活运用各种解词法理解"大贤、怏怏、仰慕、恭恭敬敬”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通过读、思、悟,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用课题扩展法、段意归并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分清文章的详略,并认识到这样处理详略能突出文章中心思想。三、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四、设计理念:
1、感悟体验与学习语言相结合。抓住文中有关语言、行动描写的词句,揭示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朗读体验,评价人物,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世界里,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艺术解读,体会语言运用的规律和作者的思维结构。使语言和精神同筑共生。 2、朗读与探究相结合。围绕"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相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展开全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体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到原着,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有开放性,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五、设计思路: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通过如下教学过逐一落实(一)、谈话导入,投石问路 由于农村孩子课外阅读面比较狭窄,家长与老师对孩子课外阅读的都不是太重视,所以导致孩子课外阅读材料的匮乏。为了了解孩子课外知识面,我先以“知道中国有哪四大名著吗?”这一问题引出《三国演义》,从而引入我的课题。(二)、质疑导读,理清文意 提纲挈领,百毛皆顺。文题是文章的眼,紧扣这个文题,展开教学,课堂教学流程就会有一条明晰的流线。故此,我先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并要引导学生清楚知道“是谁‘三顾茅庐’?怎么‘顾’的?”由此,为下面刘备诚邀诸葛亮出山的教学埋下伏笔。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揭题解题 1、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四大名著吗?引出《三国演义》,介绍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草船借箭〉〉一文中我们已经领略了他的过人智慧。刘备当年为了得到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颇费了一番周折,也因此留下了一段千古美谈。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茅"字的横钩要比草字头略微长一点,这样才好看,最后一笔是撇;"庐"字的下面是一个"户"。要求学生写一写。 3、解题:理解"茅庐"即"草房子";"顾"即"拜访""三顾茅庐"即三次到茅屋拜访。 4、用课题扩展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题补上"谁""去干什么"就是主要内容。(刘备三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的读课文,认为难读好的地方反复读。找出文中现代人不太常用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吗? 2、检查字词 (1)读准字音。卧龙冈 谒见 数九寒天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大贤、仰慕、出山、辅佐、谒见 怏怏 恭恭敬敬由“贤"一词引出词语扩展练习: 根据意思写词语。 很有钱的人叫(大款 ) 当红的影星歌星叫(大腕
) 武功很好武德高尚的人叫( 大侠) 能把菜做得很好的人叫( 大厨 ) 很有才能,德行又很高尚的人叫(大贤 ) (3)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来,其余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听写词语:大贤、仰慕、 出山、辅佐、谒见 怏怏 久闻 惭愧 三顾茅庐 反馈听写结果,相互纠错改正。 3.按"三顾茅庐"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刘备第一次去见诸葛亮,诸葛亮出门去了,失望而归。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冒着风雪去见诸葛亮,而诸葛亮又不在家,只得快快而回。 第三段(第3-6自然段)写刘备三访诸葛亮,耐心等候,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共图大业。 4、在课题前加上拜访的原因,课题后加上拜访的结果。试着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要求语言通顺连贯。 (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大业,就三次到茅草房里去拜访。诸葛亮看到刘备很有诚意,就答应出山,并辅佐他打了很多胜仗。)
[解释课题时指导学生用课题扩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段意后再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降低了概括主要内容的难度,又引导学生学会了两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诚心诚意 1、自由朗读,思考刘备哪一点吸引了诸葛亮,打动了诸葛亮的心,让他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2、学生朗读课文后,课件出示下列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正因为……所以才……、……如果不是……就不会……"提示学生可以用上屏幕上出示的关联词,把自己的读后的感感表述的流畅、准确。(此处也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3、对学生的各种表述,教师不作点评,待学生充分表述个人的感受之后,再引导学生对刚才的信息进行处理。概括出一个词--诚心诚意。 [培养学生现场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4、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内心--品味诚心诚意 重点交流品读刘备张飞的三处对话。 (1)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 刘备斥责说:"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2)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 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 (3)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 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
理解刘备为什么对张飞要"斥责--大声斥责"? 借助画面理解:桃园结拜,誓死相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亲如兄弟。可是现在为了请诸葛亮不惜斥责自己的兄弟。刘备当时已有47岁,而诸葛亮却只有27岁。现在,刘备竟然给诸葛亮下跪,他如此屈尊就孔明,足见对诸葛亮的诚心,那足可以感动诸葛亮。 训练点: 1)、抓住人物对话进行朗读训练。 2)、抓重点句进行思维训练。 3)、写话训练。(四)课外延伸,拓宽文路(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并深情朗读) “臣本布衣,躬耕干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自由朗读。 2、这段短文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五)引向课外。 1、发散:除了《三国演义》外,你还知道哪些名著? 2、总结。(六)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诚心诚意
刘备 尊重人才 诸葛亮 (生气下马步行恭恭敬敬)出山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