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是苏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课文,它取材于我国的四大民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故事,这是历史题材。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不易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 2.能说出比喻句中比喻的食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理解课文内容,,结合本单元练习读读背背,感悟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的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三顾茅庐》,老师发现课文中四字词语很多,同学们愿不愿意来读读。 2.出示词语:三顾茅庐诚心诚意恭恭敬敬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群雄争分拨开云雾茅塞顿开 指名读齐读 3.师:谁能用上其中的几个词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交流 二、精读感悟,体会诚意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在文中画出表现刘备诚意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些词句。指名读
2.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张飞的话,再读读刘备的话,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2).师: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兄弟,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斥责自己誓死相随、桃园结拜的兄弟,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是多么有诚意呀!这在写作上,是一种从侧面借助张飞的言行举止来反衬刘备的诚意。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张飞“嚷”是的语言和神态,体会张飞的不耐烦、率直;读出刘备的诚意。 3.教师出示句子: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1).师:哪些词能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诚意和敬重?指名说,并让学生给这些词语加点。 齐读这一部分,让学生体会刘备对诸葛亮的耐心、尊敬和渴求,也说明了他的诚心诚意。 三、品捂比喻,领雄才大略 1.教师出示句子: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师:请同学们说说刘备同诸葛亮见面以后,诸葛亮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才华。指名说 师:“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指名说 师:作者这样写刘备当时的心理,表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请同学们读一读。 2.教师出示句子: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师:你读了有何体会,何以看出他们的关系怎样?生回答 师:看来刘备是一条大鱼,没有水又有何用呀!这一比喻非常贴切。更能看出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生回答: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师:课文还有一处秀丽的环境描写,也运用了比喻。 3.教师出示句子: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师:这一处又有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回答 师: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大家一起说:诸葛亮,是的,同学们知道吗?人们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 师: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同学们说一说隆中美吗? 师:让我们美美地再读这一段文字吧!生读,读出美感。 师:那么我们也来写一处景色,用上“来到……只见……” 四、读背结合,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请把书翻到练习3读读背背,看看这些成语,夸夸诸葛亮吧。生读成语 师:诸葛亮辅助刘备“实现统一中原”的目标,竭尽全力,最后战死疆场,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来,诸葛亮对刘备是多么重要啊! 师:(延伸)刘备三顾茅庐靠他的诚心诚意请出了诸葛亮。这是三国的故事,它从遥远的三国走来,走过了千年,但在这个时代它给我们又留下了什么呢?生回答(尊重人才) 师:只有尊重人才,才能成就一番大事。同学们,我们学三国,话三国。希望同学们能更多的了解三国。这还需要你们在课外继续阅读《三国演义》,观看少儿版的《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