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五壮士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仇恨敌人及坚贞不屈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怀念及敬佩,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激发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个感人的故事,回忆一下在故事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描绘了哪几个场景?(相机板书)二、梳理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起读课题。再看看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想解开疑团,就要认真地读课文。三、研读课文 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在整个过程中.五位壮士几次面临着考验? (接受任务 引上绝路 跳下悬崖)1、请默读第一段,想一想这段里面哪些词告诉我们五位壮士面临的是一场考验? 生:集中兵力 大举进犯。 师:一边是大举进犯。一边是只有五个人。 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形 (屏幕显示) :1941年秋,日军集中7万人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第l军分区第l团第7连担任防御,七连在狼牙山一带坚守了一个多月。9月25日清晨,日军约 3000多人开始向狼牙山进攻,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日军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包抄,实施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抢光、杀光、烧光。整个狼牙山地区顿时烈火熊熊.浓烟滚滚。师:读了这段资料,你明白了什么? (敌人很疯狂,我军人很少,寡不敌众;力量悬殊)师:同学们,七连六班的战士除了受伤牺牲的,剩下的只有5个人。在危难之时,六班临危受命,尽显壮士情怀。带着我们的理解把课文第一段好好读一读。(生读课文 )2、接到任务后,五位战士立刻行动了起来。在痛击敌人的过程中,课文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请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怎么把它写具体的?(1)你的目光定格在了哪位战士的身上?(生交流感受。)马宝玉:“沉着地”(冷静,镇定)你关注到那个词?这是人物的——神态描写。 师:你能读出他的这份沉着吗?(真是一个镇定自若的班长!)葛振林:“大吼一声”(他想吼出什么?)师:把他心中的怒火读出来吧!(这是一团熊熊燃烧的怒火啊!)宋学义:“抡一个圈”(使出浑身的力气) 师:这句话就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读!(这一个“抡”字正是他内心力量的爆发啊!)胡德林,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紧张)“全神贯注”(专注,不畏惧)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面对强敌,他们毫不畏惧!)课文在描写的时候就是抓住了人物神态、动作把人物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3、师:(第二段读完后)胜利地完成掩护人物后,五位壮士又面临第二次考验。默读第三段,这是一场怎么样的考验?(严峻、事关重大、生与死的)出示句子: 同学们,在学习时,我们还要关注标点符号。这个分号告诉我们什么?(面临两种选择)这两种选择各有什么利于弊呢?(第一种选择:跟上连队,可是暴露了群众转移的方向;第二种,保护了群众,牺牲了自己。这是一条死路) 从哪个词语体会到这是一条死路? (悬崖绝壁。理解) 同学们,看,它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这就意味着三个方向都走不通了,那么还有一面是什么呢? (还有一面是后面的敌人。) 后面的追敌,也就是还有一面也是走不通的。四个方向都走不通,这就是一条死路,就是绝路啊! 师:这个选择关系到大家的生命,所以班长马宝玉静静地思考以后才作了这一番选择,哪个地方说明他在思考? 走哪条路呢? 师:走哪条路呢?说明大家都在思考,而且后面有一个标点符号—— 问号。 师:读课文的时候,标点符号千万不能放过。这个问号让你感受到什么? 师:是在思考,是在权衡。其实,这个问号已经向我们说明了班长马宝玉是在思考以后、是在权衡以后才作出了以下的决定。这是一个非常理智的选择.并不是一时的盲目、冲动。对选择这一条死路,班长马宝玉是—— 斩钉截铁。 (指名朗读。生动情朗读。)师:如此坚定而果断。这就是——(生)“斩钉截铁”!哪个标点也能显示出他的斩钉截铁?(再读) 师:老师来读写班长的语句,你们“紧跟着而上”。 停,战士们绝对不会跟得那么慢,再跟一次。面对着生死选择,战士们为了保全百姓的生命和连队的主力,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此时,他们还只是一个个普通的战士吗?(不是的)对,课文中称他们为(壮士)其实,课文的哪一段开始,作者才称他为壮士的?(第四自然段)为什么前面称为战士后面称为壮士呢?你觉得怎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壮士呢?(因为壮士是能经得起生死考验的,能为了人民,为了集体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的。)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