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词语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执教者观察图片,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毛泽东
学生默读,思考,讨论:(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为什么?
《开国大典》小资料为什么是28响问:小学语文课本《开国大典》中,“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为什么是28响? 答:28响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1949年共有28周年。
一、学习生字、新词。典礼委员协商 外宾电钮瞻仰 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肃立擎着 共产党奏国歌 毛泽东diǎnwěixiébīnniǔzhānfúhuìzhuāngxuānhuānsùqíngdǎngzòuzé
擎钮瞻聂党(zhān)(qíng)(擎起)(niǔ)(按钮)(瞻望)(dǎng)(共产党)(niè)(姓聂)学习生字
典副委协瞻拂骑嗓党宾泽奏诞钮
二、理解词语。开国大典: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礼。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部队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擎:举。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瞻仰:恭敬地看。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读课文,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
入场典礼阅兵游行第(1)——(4)小节(入场)第()——()小节(典礼)第()——()小节(阅兵)第()——()小节(游行)51013111514
请欣赏
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阅兵式的盛况
战车师
骑兵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这三幅图片描写的是什么场景?体现了什么?
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幅图描写的是什么场景?体现了什么?
1992年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欢悦起来。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更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以及“五更天”摸黑步行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人民的急切心情,他们是那样的激动与兴奋.他们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因为“直奔”会场比“走向”会场更能反映人民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喜悦的心情。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朝着”主席台更能反映人们热爱盼望见到毛主席的心情。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说明了什么?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文中用“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两个长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说明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句话体现了什么?群众在阅兵式上,看到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的强大,战士那样的威武,他们不断欢呼,不断拍手,尽管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麻了,他们还是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充分表现出获得了自由和解放的人民,在新中国成立时欢欣鼓舞的心理。呼喊和鼓掌这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这句话是写毛主席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的意思?
‘两股红流’分别向东城、西城的街道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提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流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1、“两股洪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2、“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两段(洪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换掉括号里的词,对比体会。洪流游行队伍流走光明光亮
课外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版书设计开国大典会场情景盛大典礼盛况隆重阅兵式威武群众流行壮观中国人民无比自豪、激动。
再见制作人:陈燕飞制作时间:201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