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题名称《金色的鱼钩》教师姓名方海香学生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选入本篇课文,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平时的快速阅读能力比较强,个别学生能力有待提高,在授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收敛、疙瘩、无边无涯、奄奄一息”等词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简要地复述故事。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茫”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设计思想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如何在一课时内完成?这就要遵循略读课文的教学规律,运用以默读为主的阅读方法,采取抓重点字、找重点句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点带面的学习。基于此,本教案设计紧扣《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总体要求,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通过自主体会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去理解、感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爱护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体现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理念。媒体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在运用现代化手段时注重了科学合理,与传统教学手段相辅相成,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展示资料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把握要点重点赏析感受人物口味金色升华迁移教学流程图复述课文拓展阅读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课件、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展示资料,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了示《过草地》视频。教师请学生思考:这是发展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2、板书课题边写边提醒学生注意“钩”与“钓”的区别。3、提问引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1、学生观看视频并交流回答。2、齐读课题3、学生质疑:故事主角是老班长,那为何以鱼钩作题?鱼钩怎么会是金色的呢?引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初步了解长征中的人和事,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二、整体感知,把握要点1、课件出示“学习导航”,引导学生默读课文。(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2)给文章标清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1)圈出生字、生词。(2)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生字表,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来帮忙。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性强,应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
(3)说说文章订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有困难,可以借助手上的学生活动卡一。2、组织学生交流。(3)(填写学生活动卡一)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自读生字新词学习情况。三、重点赏析,感受人物。1、教师祟导读话题:默读课文,老班长纵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画出有关句子,细心品味。教师巡视指导,帮助理解有困难的学生。2、组织学生交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1)出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体会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1、围绕教师提出的话题,默读课文,圈画词句,体会含义,感受人物形象。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1)学生找到“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深入体会。(2)学生默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结合重点词语体会老班长的尽职尽责。1、在给出导读话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提高阅读的品质。2、教师应适时给予朗读上的指导,可通过范读拨动孩子的心弦,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多媒体课件出示第6-8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动作的语句体会老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3)引导学生抓住第13-15自然段,通过老班长的语言感受其崇高的革命品质。(4)指导学生读第20-22自然段,体会老班长舍己为人。3、教师引言: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的身体又怎么熬得住?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3)默读第6-8自然段,重点抓住“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体会老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4)朗读第13-15自然段中老班长说的话,抓住“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一棵一棵地摸”体会老班长寻找食物的艰难,抓住“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等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的崇高品质。3、要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在引导学生交流时要充分把时间留给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4、教学中可适当关注课文的表现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1)(出示第28自然段)引导学生谈自己的内心感受。(2)指导学生抓住让自己感动的句段,有感情地朗读。(5)默读第20-22自然段,抓住老班长“从怎么着说——收敛了笑容——露出一丝笑意”前后的表情变化体会其内心情感。抓住“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以嘴边”“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体会“我”的心情,并把这千斤重的心情读出来。3、学生自主学习,深入体会。(1)说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2)学生分角色朗读。谈谈从老花班长身上看到了什么。1、教师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设问:那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茫?(课件出示)2、引导讨论:“我”为什么要把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3、教师引言:在长征途中有多少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让我们用一首《长征》一起来缅怀他们!跟我一起朗诵吧!1、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感悟:是这小小的鱼钩,钓到了挽救战士生命的小鱼,是这看似平凡的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三位战友生存的希望!2、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茫”这句话的含义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可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
3、学生深刻体会:这鱼钩是一种深深地怀念,这鱼钩是一份革命的力量,这鱼钩还是一份革命的力量,这鱼钩更是对一代代享受着美好生活的人们的教育。师生共同朗诵《长征》,缅怀先烈。)(配乐:英雄的黎明)五、复述课文,拓展阅读。1、指导学生复述课文。2、教师推荐阅读:《草地夜行》《飞夺泸定桥》等。1、学生复述课文。2、课外阅读老师推荐的文章。课文篇幅较长,在课堂上全篇复述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先让学生选择一个片段进行复述。六、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忠舍接受任务:草地途中、照顾我们(亲切)于己护送病号:弯钩钓鱼、自己不吃(焦急)革为壮烈牺牲:安定情绪、昏迷不醒(鼓励)命人永远怀念:保存鱼钩、子孙瞻仰(教育)教学反思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好,情绪较为饱满,能潜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故事中,去品味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老班长的那种忠于革命的精神品质。学生的发言较为积极,发言质量也较高,对人物的精神品质,内心情感的把握较为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