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八册第70页~7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以及倍数和因数的特征。 2.让学生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3.让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水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自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理解“相互依存”的关系
师:“先来考考大家的语文水平,你能用‘( )是( )的( )’这样一句话来表示老师和你的关系吗?人与人之间有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会有所发现。” 二、操作发现,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1.小组合作。看屏幕,讲活动要求:①每次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看你们小组能拼出几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并派代表到黑板前摆出来。②用乘法算式把不同的摆法记录下来。 2.组织交流。指着其中一种摆法,让其他学生来说一说这位同学是怎么摆的。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4×3=12,6×2=12,12×1=12。 3.你们写的3道算式是什么算式?拿4×3=12来说,4、3与12是什么关系?教师说明:“4×3=12,我们可以说4是12的因数,3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12是3的倍数。根据6×2=12,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吗?1×12=12呢?” 教师板书:34=7,问:“我们能说7是3和4的倍数,3和4是7的因数吗?”教师给出定论:“只有一个自然数是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的时候,才能谈上它们之间具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我刚才听到一位同学是这样说:‘12是倍数,4是因数。’
大家说对不对?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促成学生对倍数、因数的认识。) 4.如果将这3道乘法算式改写成除法算式,怎么改?在这除法算式中,你还能找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列出算式:12÷1=12、12÷2=6、12÷3=4。 5.请学生随便讲一个算式,并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可能会有0的情况,教师要指出:“同学们,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讲乘法、除法算式,自然带出0。然后教师再强调,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自主探索,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1.师:“下面我们研究找一个数的倍数,请大家找3的倍数。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找?能找多少个?”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说出3的倍数吗?3的倍数有多少个?说不完我们怎么办?”完整出示3的倍数。“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出3的倍数的?”接下来学生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小结:找3的倍数时,用3依次去乘1、2、3、4、5……
得出的结果就是3的倍数。 2.归纳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师:“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在根据具体的事例抽象概括出结论时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相互启发、互动发展,在运用方法具体计算时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师:“下面我们研究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36的因数吗?” 2.学生交流。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介绍是怎样想出来的。师:“我们知道()×()=36,括号里的数就是36的因数。如果第一个括号填l,第二括号里的数就用36÷1=36得到。这样依次找到36的两个因数1和3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还要再写吗?为什么?” 3.师:“在小组中讨论一下,我们用什么方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4.试一试。打开数学书第72页“试一试”,直接写在书上。教师板书:15的因数有1、3、5、15;16的因数有1、2、4、8、16。
5.归纳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师生小结: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6.巩固练习。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15,这个数是( )。 (设计意图:有序完整地找一个数的因数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在让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基础上,学生尝试自己找出36的因数,再根据因数的意义和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一步一步有序找出36的全部因数。) 五、巩固练习 1.辩一辩:①2×6=12,2和6是因数,12是倍数。②34=7,7是3的倍数,7也是4的倍数,3和4都是7的因数。③10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④一个数的因数总比这个数的倍数小。⑤50以内9的倍数有9、18、27、36、45。 2.游戏。师:“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数是卡片上的数的倍数或因数,你就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先出示第一张卡片2,接着出示卡片3和5。最后,还剩下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41、43、47、49、53的几位同学。“老师只要给你们哪张卡片,我们剩下的同学就都可以站起来,为什么?” 六、自我梳理,探索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掌握了哪些方法?理解了哪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