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87~P89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2、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难点:估计一部分大约占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准备:1、PPT教学课件2、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人均2-3张,深色水彩笔一枝。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星期天,小明和小兰去野餐。我们来看看这两名同学带了哪些食品。(出示例题情境图,让学生说出图中每种食品的数量)依次讨论: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个?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几瓶?结合学生的交流,强调: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作“平均分”。进一步讨论: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又分得多少?结合学生的交流,自然引出“半个”。教师依据学生的语言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一半。启发:每人分得的苹果、矿泉水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那“半个”蛋糕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组织学生交流,揭示课题:认识分数。【设计说明: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野餐时分食物的情境,一方面能有效唤醒他们原有的“平均分”的经验,为初步认识分数作好适宜的认知铺垫;另一方面。能使他们在表达分结果的过程中体会到:有时平均分的结果不能用以前修改的数表示,从而引发扩展数概念的心理需要,激发学习分数的内在动机。】二、建构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1)教学例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出示蛋糕图,引导: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半个”是其中的几份?指出:“半个”是2份中的1份,可以用1/2来表示。明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课件演示)介绍1/2的写法和读法,要求学生写一写、读一读。结合1/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提问:小明和小兰各分得多少蛋糕?现在你知道用哪个数表示吗?【设计说明:“半个”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1/2”则是这一生活经验数学化的结果。借助直观演示,能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架起认知桥梁。这样处理,体现了对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知识建构方式的准确把握。】(2)教学“试一试”——动手操作,拓展认识。
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你能表示出这张纸的1/2吗?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展示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结合学生的交流,强调:不管怎样对折,只要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进一步要求: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1/4吗?学生尝试操作后,指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把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1/8。【设计说明: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2,可以有不同的折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折法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关于1/2准确而清晰的表象,并为继续认识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由认识1/2到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是分数外延的扩展。这样的扩展既能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经验,又能使他们已有的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得以及时巩固。】2、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1)做“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演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交流时,重点引导他们说清楚这个图形被平均分成多少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小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2)做“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演示)学生各自判断后,讨论:都分成了4份,为什么有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4来表示,而有些却不能?指出:只有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才是这个图形的1/4。3、比较两个几分之一的大小。(1)教学例2。同桌两人合作,用两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别涂出它们的1/2和1/4。学生操作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表示出这两个分数的。要求学生根据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比较1/2和1/4的大小,并试着说明理由。学生比较后,讨论:通过上面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把同样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2)做“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演示)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含义在图中涂色,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涂,再要求他们借助直观比较大小。【设计说明:例2既是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又是对几分之一含义的进一步认识。在比较分数是大小前,都先让学生在图形里表示出相关的分数并交流操作时的思考过程,很好地体现了上述教学意图,即,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三、应用1、做“想想做做”第3题。(课件演示)先让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并交流填写分数时的思考过程;再要求他们结合图形比较1/3和1/6的大小。讨论:从图上看,几个1/3是1?1里面有几个1/3?你还能想到什么?2、做“想想做做”第5题。(课件演示)学生了解题意后,启发:如果把黑板报的整个版面平均分成2份,那么《科学天地》大约是这样的几份?要想估计《艺术天地》大约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可以怎样想?四、全课小结引导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分数借助的材料,学习积累的经验,等方面回顾。并启发思考还会有怎样的分数,你还想了解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领悟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一、创设情境,主动投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创设一个简单的分东西情景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状态中。知识层面上,从整数的平均分开始,从4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到2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再到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结果是半个。在其中渗透“平均分”的概念,并让学生发现问题(半块月饼用数怎样表示),用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二、面向全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用不同的图形创造二分之一,加深对其意义的理解。接着,通过用正方形纸创造不同方法的四分之一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情感投入也加大了。三、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