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几个方面进行本次的说课。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然后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让我们看教材,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首先是认识二分之一、通过直观图帮助学生建立二分之一的表象;然后认识四分之一、,丰富学生的表象,不论怎样折,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最后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目的是为了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以后学习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将打下初步的基础。二、学情分析:再看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如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没有更深入的想怎么用数字表示。有的学生听说过分数这个词,但对它的意义并不了解。同时还学习了平均分。初学分数,由于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会感到困难。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往往能理解分数的含义,但是用语言完整表达分数的含义却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将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通过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表达含义。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分析与以往的教学经验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折、分、涂、画等方式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小。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四、教学思路: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然后,动手操作,构建新知再次,联系生活,拓展新知最后,小结收获,感受成功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一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方方和明明星期天去爬山,他们带了一些食品(4个苹果、2瓶水、一个蛋糕),怎样分这些食品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我提出这一问题目的是给学生建立“平均分”这一概念。板书:平均分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然都参与到分食品中去。“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2个苹果,用整数2表示(板书:2);2瓶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1瓶水,用整数1表示(板书:1)”。“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能平均分吗?”进一步强调“平均分”,因为“平均分”是认识分数的基础。(板书:平均分)通过平均分每人得到了一个蛋糕的一半(板书:一半)“一半如何表示?”在这里我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表示一半的意思。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探索欲望。
通过汇报交流,最后得出“一半”不能用整数来表示,于是就产生一种新的数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这个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分数。(板书:分数)在这个环节里,通过三次分,引出“一个蛋糕2个人平均分”,结果应如何表示的问题,在问题与旧知的冲突中,学生激起了对新知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分得的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认识分数的认知需求得以产生。(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在这个环节里面我分四个层面进行教学,分别是:第一层面:深层理解二分之一又分三个小的环节:1.建立二分之一的表象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是认识其它几分之一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形成二分之一的表象。但理解分数的含义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出示课件:再次演示平均分一个蛋糕的动画,学生初步认识“平均分”,理解图中的几份数和一份数的含义。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的认识。2.理解内化接下来,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纸(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折一折,把它的二分之一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再在小组交流。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贴在二分之一的下面。让学生明确:几种折法不同,有的图形也不同,但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一张纸的二分之一。3.反例强化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进行练习强化:下面哪个图形中涂粉色的部分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让学生讨论:目的是进一步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本环节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主动探索,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学生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二分之一,进一步认识了二分之一,丰富了二分之一表象,为后面继续认识其它分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第二层面:知识迁移认识四分之一学生有了二分之一的表象,根据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情景图的直观演示去认识四分之一。出示课件:方方和明明将蛋糕平均分成2份,正准备吃时,他的好朋友东东和聪
聪也来啦!于是方方和明明将各人手中的半块蛋糕又平均分成了2份,每人得到了其中一份,这一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同位互相讨论,全班交流。最后得出: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因为他不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而是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一份是这个蛋糕的四分之一。接着让学生找出几个四分之一?学生通过看、想、找、讨论、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含义,并理解了这里的四分之一就是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四分之一。第三层面:知识扩展,创造分数几分之一1.学生举例其他分数。然后追问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2.动手创造其他分数要求:用准备好的圆、正方形、长方形折一折,在折痕处用铅笔或水彩笔画线,并把其中一份涂上阴影。3、说说自己所创造分数的意义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教师巡视4.全班汇报,贴在黑板上。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随机板书:三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分之一……并让学生明确:这些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一步完善课题。让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操作练习,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展了对知识的认识角度。学生在独立的操作过程中逐步积累了独立探究的策略,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可以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层面: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1)情境引入:小猴和小猪在一次分吃西瓜的时候,也想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它们都想吃的多,小猴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大,吃得多,,要吃这个西瓜的1/4。”他俩谁吃得多?为什么?图文并茂的生动故事,使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2)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奥秘。当学生发生困难时也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你能从这些图中发现什么规律吗?分得分数越多,其中的一份越少。(三)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设计练习时做到形式多样、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针对性强,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我设计了五个练习内容:1、写:看图写分数。2、涂:看分数涂颜色。3、说:说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是否正确。我设计这三个练习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会读、会写、会认几分之一的分数,面向全体学生,使90%以上的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4、找:从生活实物中找分数设计此练习是让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5、折:用一根绳子,反复对折,得出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是一道拓展思维题。新理念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此练习是在保证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避免少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同时通过折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所占的越少,巩固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四)自我评价,感受成功今天我们学习了新朋友——分数,你对它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