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设计:刘志玉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92~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都准备圆片两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和长方形若干。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师讲述:老师想问小朋友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那就好办了。昨晚啊,鼠王国里的鼠妈妈告诉我,她呀在分东西上遇到了麻烦,需要请小朋友们帮个忙,那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吗?(好)请看大屏幕。1、(课件出示鼠妈妈做的四个饼和两只鼠宝宝)从屏幕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该怎样解答呢?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每只鼠宝宝分2个饼)2、(课件出示鼠妈妈做的两个饼和两只鼠宝宝)师问:第二天鼠妈妈只做了两个饼,又该怎样分给两个小宝宝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每只鼠宝宝分1个饼)
师讲:像这样,每份分的一样多,在数学上我们叫它平均分。板书:平均分3、师讲平均分后,回过头用语言叙述1和2中的内容。如:把4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这一步有必要进行吗?)4、(课件出示鼠妈妈做的1个饼和两个鼠宝宝)师叙述:第三天呀,鼠妈妈只做了1个饼,要把它平均分给两个鼠宝宝,每个鼠宝宝分得多少呢?小朋友们看到百宝箱了吗?请同学们拿出百宝箱中的圆形纸片代替鼠妈妈的那一个饼,折一折、看一看,再想一想能用像刚才的1或2等数字来表示吗?5、师: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初步认识分数。(出示课题) “假设学生能答出用二分之一表示呢”(有些学生可能知道。)师:对,。板书:,怎么读?没错,从下往上读。谁还愿意读?(指名读),大家一起读。像这样的数我们叫它分数,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初步认识它。出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㈠认识6、师:刚才小朋友们用圆形纸片代替鼠妈妈的饼,你是怎样帮她分给两个鼠宝宝的呢?说一说你的想法吧。(指名讲解折叠过程,强调两部分完全重合,说明是平均分)接着教师边用课件演示边讲解: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每一块就是一半,也就是饼的,那么另一份呢?(也是饼的。)(此时,教师可将准备好的一个比课件中小得多的真饼,问,这个二分之一能说是我手中饼的二分之一吗?教师强调:把任何事物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来表示,所以要说清楚是谁的。
7、课件出示或者老师用圆形纸片代替饼不是平均分成2份的现象,那么每一份就不能用表示。强调平均分8.那这表示什么呢?你有自己的理解吗?请小朋友在百宝箱里取出你喜欢的图形,试着折一折,并用水彩笔或其他笔画上斜线,表示出它的好吗?9、全班交流展示①师问:(叫3个同学展示)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折纸成果?这样老师和这个学生一起将作品进行全班分析。问:你所表示的二分之一在哪儿呢?(画线部分)那空白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能)②表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图形或者不同的折法,都能用来表示呢?孩子们现在明白了吗?请小组互相说说看。③指名汇报(尽量多叫几名同学。注意要叙述清楚)④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板书)⑤、教师小结:像这样的数,我们叫分数。(板书:分数)讲解:老师指着板书的二分之一,请同学们观察后得到,写分数时,平均分的份数写在下面,取的一份写在上面。10、(课件出示鼠妈妈和一个饼)师叙述:鼠妈妈想啊,要是把这一个饼平均分给4个鼠宝宝,又该怎样分呢?每个鼠宝宝分得多少呢?拿出百宝箱中圆形纸片。快想办法帮帮鼠妈妈吧。请小朋友汇报。得出分数四分之一。㈡认识11、师:小朋友帮鼠妈妈解决了她的问题,老师也有困惑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百宝箱中都放有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请你折出一个正方形的,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然后送给老师留作纪念行吗?12、展示折正方形的成果①选取几张作为代表张贴在黑板上(不同折法各1张,发现折法有误的也可以张贴)②观察,如有错的,说理由。
③师问:指着黑板上贴的图,说这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那每一份的大小相同吗?也就是都能表示正方形的吗?先让同学说理由。然后课件演示验证。(把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都是平均分成4份,都是取的其中的1份。所以他们的大小相同,都能表示正方形的)㈢创造分数13、同学们可真能干,那你们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分数吗?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折一折,并用水彩笔画上斜线,表示出一个自己想要的分数。14、成果展示(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创造的是什么图形的几分之一,教师板书该分数,并由学生说明自己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同学们可真聪明,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分数。如果老师给你更多的时间,你们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分数吗?能创造多少个?(板书:……学生汇报的分数,写时,教师应注意书写顺序。尽量写慢一点,让学生引起注意。)师生一起总结:要得到几分之一的分数,必须要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三、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抢答题(看图填分数),学生答对了奖励一颗智慧星。2、生活中的分数3、看图填分数4、判断题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1.教师谈话: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分数,现在呀,小猴和小猪也遇到了一个有关分数的问题,想让大家帮忙解决,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问题: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吃西瓜的时候,也想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它们都想吃的多。小猴子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小猪想:“我肚皮大,吃的多,要吃这个西瓜的。”2.究竟他们谁吃得多呢?请小朋友也想办法帮帮他们好吗?(小组讨论,解决问题。)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说明理由)4.教师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5.用课件演示和比较大小。
得出:>6.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规律吗?(小组讨论)7.全班交流,总结得出规律: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一份就越少。8、验证规律,完成“做一做”第2题和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看图比较大小)五、课堂小结。小朋友们,通过这一堂课咱们的探讨,你有收获吗?学会了什么?请谈谈。老师寄语:小朋友们的收获啊可真不少。今天我们主要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其实分数还有很多种,以后我们将会再进一步学习。你们这节课表现出了一种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还有和小朋友之间分工合作的意识。你们是最棒的!板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分数:像┅┅的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多也就是说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小,这个分数反而越大